“宗族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最主要的是领导人有偏颇、私心,在衣食住行方 面会徇私,家人当然就会起愤愤不平之心。 除此之外,长幼是否有序,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尊卑,没 有次第,那么这个家一定是很混乱,在一起相处时一定会纷争不断。更何况彼此 之间如果不能相互包容,就会相互争吵,彼此不能同心协力相互合作,不愿意努 力生产,家里的产业就不能蒸蒸日上。这个家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如果每一个人,都积极为家里做贡献,在平时互相协助,都能用这个’忍’字 做到礼让,那么家庭当然就能和睦了。” 智慧小语: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 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 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张公艺的家能够九代同堂的秘诀是一个“忍”字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学会“忍”,忍耐的结果是“百忍成金”。 68智者寿,仁者寿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是心 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并不 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掉的。比如起居没有定时,饮食没有节制,时常让 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使身体受到损 伤,这样,疾病就可以夺去他的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 对于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节制,贪求无厌。这样的人,刑罚也能夺去他的寿命。 再者,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 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 他夭折。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 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义,喜怒适时,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养 自己高尚的性情,这样他们得享长寿,不也合乎道理吗? 智慧小语:《黄帝内经》上提出:“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然而, 现实生活中却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和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若想长寿,就要知足少欲。无论饮食、情绪、欲望都要节制、克己,始终保持恬 淡的心境。 69郭伋()亭候
“宗族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最主要的是领导人有偏颇、私心,在衣食住行方 面会徇私,家人当然就会起愤愤不平之心。” “除此之外,长幼是否有序,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尊卑,没 有次第,那么这个家一定是很混乱,在一起相处时一定会纷争不断。更何况彼此 之间如果不能相互包容,就会相互争吵,彼此不能同心协力相互合作,不愿意努 力生产,家里的产业就不能蒸蒸日上。这个家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如果每一个人,都积极为家里做贡献,在平时互相协助,都能用这个'忍’字, 做到礼让,那么家庭当然就能和睦了。” 智慧小语: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 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 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张公艺的家能够九代同堂的秘诀是一个“忍”字。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学会“忍”,忍耐的结果是“百忍成金”。 68 智者寿,仁者寿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是心 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并不 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掉的。比如起居没有定时,饮食没有节制,时常让 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使身体受到损 伤,这样,疾病就可以夺去他的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 对于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节制,贪求无厌。这样的人,刑罚也能夺去他的寿命。 再者,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 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 他夭折。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 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义,喜怒适时,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养 自己高尚的性情,这样他们得享长寿,不也合乎道理吗?” 智慧小语:《黄帝内经》上提出:“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然而, 现实生活中却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和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若想长寿,就要知足少欲。无论饮食、情绪、欲望都要节制、克己,始终保持恬 淡的心境。 69 郭伋(jí)亭候
汉朝郭伋,是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到并拜州(今山西省)做刺史,对待百姓 们素来广结恩德,言出必行。 有一次,他准备到管辖的西河郡(今山西离石)去巡视。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 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拜见他,欢送他,问他什么日子才 可能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 郭伋巡视得很顺利,比预定告诉孩子们的日子早回来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 就在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的野亭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才进城来。 当天,那些孩子们都在路上欢迎郭伋的归来。光武帝刘秀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 后来郭伋活到了八十六岁才去世。 郭伋做到了童叟无欺,信之至极! 智慧小语:诚信是一生的功课。真正做到童叟无欺,这个人的诚信就是做到了极 致 70五不祥 哀公有一次问孔子说:“寡人听说,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是不吉祥的,这 个说法可信吗?” 孔子回答道:“不吉祥的事有五种,但是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却不在其中。 损人以利己,是自身的不祥;遗弃老人而只顾孩子,是家庭的不祥;舍弃贤明之 人却任用不肖之徒,是一国的不祥;年老智慧者不愿意教导,而年轻的人又不肯 好学,是风俗的不祥;有才德之人隐退起来,没有智慧与德能的愚昧之人却来掌 握大权,这是天下的不祥。” 智慧小语:祥与不祥,并非在外去追求一些事相,而是真正的从源头上入手,去 培植吉祥的因,从而避免不祥的果,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才能帮助我们趋吉避 凶,得到真正的吉祥。 71讳疾忌医 扁鹊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 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
汉朝郭伋,是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到并拜州(今山西省)做刺史,对待百姓 们素来广结恩德,言出必行。 有一次,他准备到管辖的西河郡(今山西离石)去巡视。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 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拜见他,欢送他,问他什么日子才 可能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 郭伋巡视得很顺利,比预定告诉孩子们的日子早回来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 就在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的野亭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才进城来。 当天,那些孩子们都在路上欢迎郭伋的归来。光武帝刘秀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 后来郭伋活到了八十六岁才去世。 郭伋做到了童叟无欺,信之至极! 智慧小语:诚信是一生的功课。真正做到童叟无欺,这个人的诚信就是做到了极 致。 70 五不祥 哀公有一次问孔子说:“寡人听说,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是不吉祥的,这 个说法可信吗?” 孔子回答道:“不吉祥的事有五种,但是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却不在其中。 损人以利己,是自身的不祥;遗弃老人而只顾孩子,是家庭的不祥;舍弃贤明之 人却任用不肖之徒,是一国的不祥;年老智慧者不愿意教导,而年轻的人又不肯 好学,是风俗的不祥;有才德之人隐退起来,没有智慧与德能的愚昧之人却来掌 握大权,这是天下的不祥。” 智慧小语:祥与不祥,并非在外去追求一些事相,而是真正的从源头上入手,去 培植吉祥的因,从而避免不祥的果,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才能帮助我们趋吉避 凶,得到真正的吉祥。 71 讳疾忌医 扁鹊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 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
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 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 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 蔡桓侯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 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 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 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 “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 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 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 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 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智慧小语: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 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 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72名利是什么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说:“庄子 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说:“南方有只鸟,名叫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 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 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 住腐鼠,仰头看着它大喝一声:'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又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 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经三千岁了。楚 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
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 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 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 蔡桓侯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 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 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 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 “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 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 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 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 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智慧小语: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 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 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72 名利是什么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说:“庄子 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说:“南方有只鸟,名叫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 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 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 住腐鼠,仰头看着它大喝一声:'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又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 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经三千岁了。楚 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
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 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智慧小语:在胸怀大志的庄子眼里,名利富贵不过是一只腐烂的老鼠罢了。庄子 有着大智慧,幽默、辛辣、不羁,他永远不会教我们解决问题的小技巧,教给我 们的是气魄和眼界。 73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 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 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 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 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 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 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 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 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 轮那么大。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 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竟然射中了,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 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 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 智慧小语: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 是没有的。 74心无挂碍 古时有位将军,骁(xiao)勇善战,万夫莫敌。平时,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陶器, 有不少收集品,一有空就拿出来把玩欣赏
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 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呢。” 智慧小语:在胸怀大志的庄子眼里,名利富贵不过是一只腐烂的老鼠罢了。庄子 有着大智慧,幽默、辛辣、不羁,他永远不会教我们解决问题的小技巧,教给我 们的是气魄和眼界。 73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 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 师。 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 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 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 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 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 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 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 轮那么大。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 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竟然射中了,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 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 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 智慧小语: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 是没有的。 74 心无挂碍 古时有位将军,骁(xiāo)勇善战,万夫莫敌。平时,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陶器, 有不少收集品,一有空就拿出来把玩欣赏
一天,他把一个心爱的杯子拿在手中欣赏,心里正高兴,忽然手一松,杯子差点 滑落在地,还好他动作快,又把杯子捧住。当时不觉竟吓出一身汘。事后他想: 为什么我平时身经百战,刀、枪都不怕,竟为了这个杯子而吓出一身汗?他一直 在心里自问:为什么? 忽然有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动—这都是因为“贪爱”,有这份贪爱,就会有恐 惧!于是他毅然把手中最爱的杯子重重地摔破了。当下觉得一身轻松,不必再为 了这个杯子的圆缺而挂心了。 智慧小语:心中无一物,其大浩然无涯。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何苦让物欲 束缚心灵的脚步。有时拥有不一定带来快乐,放下反而是智慧的选择。当我们不 再执着于一朵云时,却已在无意间收获了整片晴空。 75哭婆与笑婆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晴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 叫他哭婆 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 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 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 说完,老婆婆又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雨天, 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 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 变成了笑婆。 智慧小语:换位思考,就是在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当遇到让自己伤心的人,难过 的事,走不过去的境遇的时候,除了交给时间慢慢变淡之外,还可以学着换位思 考。这样,微笑就是最好的礼物。 76郑人买履
一天,他把一个心爱的杯子拿在手中欣赏,心里正高兴,忽然手一松,杯子差点 滑落在地,还好他动作快,又把杯子捧住。当时不觉竟吓出一身汗。事后他想: 为什么我平时身经百战,刀、枪都不怕,竟为了这个杯子而吓出一身汗?他一直 在心里自问:为什么? 忽然有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动──这都是因为“贪爱”,有这份贪爱,就会有恐 惧!于是他毅然把手中最爱的杯子重重地摔破了。当下觉得一身轻松,不必再为 了这个杯子的圆缺而挂心了。 智慧小语:心中无一物,其大浩然无涯。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何苦让物欲 束缚心灵的脚步。有时拥有不一定带来快乐,放下反而是智慧的选择。当我们不 再执着于一朵云时,却已在无意间收获了整片晴空。 75 哭婆与笑婆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晴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 叫他哭婆。 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 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 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 说完,老婆婆又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雨天, 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 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 变成了笑婆。 智慧小语:换位思考,就是在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当遇到让自己伤心的人,难过 的事,走不过去的境遇的时候,除了交给时间慢慢变淡之外,还可以学着换位思 考。这样,微笑就是最好的礼物。 76 郑人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