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试卷九 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确定平面点位的常用测量方法分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3.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 _的影响。 4.地面上同一点的 方向与方向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方向与方向 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5.用6”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欲使测角精度达到士5”,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 标 计算上方量的方法 和 般常用」 9 坡度线的测 两种方法,在坡度较小的地段常通常采 在坡度较大且设计坡度与地面自然坡度基本一致的地段 10.桥梁三角网的布设形式主要是 和 、选择题 1.适用于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A) 地理坐标系 面直 标系 高断克日格坐标系 2. <准测量中,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视准轴水平 C©十字丝横丝水平 D) 十字丝竖丝竖直 3.经纬仪视准轴检校是为了满足()。 A)L⊥VV C) 4. 知H 绵B的真方位角为4850'15”,A点的磁偏角为5=-一2”45”该直线 4895300 48°50'15 C948°47'30 D48°55'45 5.对某量做了N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 A)N倍 C)N'In 6. : 人后的坐 D)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7.按照二分之一的基本等高距加密等高线是指()
测量学试卷九 一、填空题 1.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确定平面点位的常用测量方法分 为 、 、 、 。 2.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3. 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 、 、 的影响。 4. 地面上同一点的 方向与 方向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方向与 方向 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5. 用 6″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 6. 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 、 、 和 。 7. 坐标格网的绘制方法有 和 ,一般常用 。 8. 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 、 和 。 9. 坡度线 的测设有 和 两种方法,在坡度较小的地段常通常采 用 ,在坡度较大且设计坡度与地面自然坡度基本一致的地段 10. 桥梁三角网的布设形式主要是 、 和 。 二、选择题 1. 适用于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 A) 地理坐标系 B) 平面直角坐标系 C) 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D) 都可以 2. 水准测量中,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 A) 竖轴竖直 B) 视准轴水平 C) 十字丝横丝水平 D) 十字丝竖丝竖直 3. 经纬仪视准轴检校是为了满足( )。 A) LL⊥VV B) HH⊥VV C) CC⊥LL D) CC⊥HH 4. 已知直线 AB 的真方位角为 48°50′15″,A 点的磁偏角为δ=-2′45″。该直线磁 方位角为( )。 A) 48°53′00″ B) 48°50′15″ C) 48°47′30″ D) 48°55′45″ 5. 对某量做了 N 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 )。 A) N 倍; B) N1/2 倍; C) N ﹣1/2 倍; D) N/2 倍; 6. 解算一条导线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 )。 A)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B)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C)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D)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7. 按照二分之一的基本等高距加密等高线是指( )
A)首曲线 间曲线 9 计曲线 肋曲线 1-50-15 J-50-2 9 列选项中,不是测设最基本的工作的选项是() 水平距离 水平角商 高程 D) 坡度 10.坝体与地面的交线称为()。 A)建筑基线 词解基挖线 水准点 2.尺长改正: 3.误差传播定律 4.地貌特征线: 5路线测量转点 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 ·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 平角?
A) 首曲线 B) 间曲线 C) 计曲线 D) 肋曲线 8. 编号为 J-50-14 的图幅,其正东边的图幅编号为( )。 A) J-50-13 B) J-50-15 C) J-50-2 D) J-50-26 9. 下列选项中,不是测设最基本的工作的选项是( )。 A) 水平距离 B) 水平角度 C) 高程 D) 坡度 10. 坝体与地面的交线称为( )。 A) 建筑基线 B) 腰线 C) 坝脚线 D) 清基开挖线 三、名词解释 1. 水准点: 2. 尺长改正: 3. 误差传播定律: 4. 地貌特征线: 5. 路线测量转点: 四、问答题 1. 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 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 平角?
2.何谓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 真误差有什么区别? 3.如何识别地貌? 竖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盘 测 站 点 置 A00530 B1201824 A1800542 右 B3001830 A900418 B2101706 A2700424 B301724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薄的计算。 测站高程H。-65.321m 仪器高i1.542m 指标差 x=-60" 视距间 中丝 竖盘 水平 水平角 竖直角 高差 高程 隔读数 读数 。 距离 点 m m
2. 何谓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 真误差有什么区别? 3. 如何识别地貌? 五、计算题 1.下列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请完成表中各项计算(计算取到秒)。 测 站 竖 盘 位 置 测 点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º ′ ″ º ′ ″ º ′ ″ º ′ ″ O 左 A 0 05 30 B 120 18 24 右 A 180 05 42 B 300 18 30 O 左 A 90 04 18 B 210 17 06 右 A 270 04 24 B 30 17 24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60″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间 隔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 ´ 水平角 ° ´ 竖直角 ° ´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03251.23691066524 oa正8即f 3.已知2=210000”,请按图中所注观测角值推算BC,CD,DE边方位角。 2102000 150°30'00 }601000
O P 0.325 1.236 91 06 65 24 Q 0.582 1.513 88 25 98 30 3.已知 ,请按图中所注观测角值推算 BC,CD,DE 边方位角。 B C D
4.完成下列闭合导线计算表,取位到mm 改正后 坐标(m) 坐标方位角 距离 △Y 4x 改正后 名 。 (m (m) (m) △Y(m X (m) 1 500.000 500.000 1253000 105.330 -61.165 531842 80.180 64.296 3061914 129.340 +76.608 2155316 78.160 -45.817 1 500.000 500.000 辅助计 = f= K= K。3000 1 /3 略图:
4.完成下列闭合导线计算表,取位到 mm。 点名 坐标方位角 ° ′″ 距离 (m) △X (m) △Y (m) 改正后 △X (m) 改正后 △Y(m) 坐标(m) X Y 1 125 30 00 105.330 -61.165 500.000 500.000 2 53 18 42 80.180 +64.296 3 306 19 14 129.340 +76.608 4 215 53 16 78.160 -45.817 1 500.000 500.000 ∑ 辅助计 算: 4 1 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