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ENAC: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1946年2月14日在宾西法 尼亚大学诞生。占地 170m2,30T,170KW, 18000个电子管,6000个开 关,7000个电阻,10000 个电容,50万条电线组成。 5000次加法/秒或500次乘 法/秒。 使用时全城电灯变暗一刻钟就得更换零件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ENIAC: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1946 年 2 月 14 日在宾西法 尼亚大学诞生。占地 170m 2 ,30 T ,170 KW , 18000 个电子管,6000 个开 关,7000 个电阻, 10000 个电容,50万条电线组成。 5000 次加法 /秒或 500 次乘 法 /秒。 使用时全城电灯变暗 一刻钟就得更换零件
计算机的发展 ■ 电子管时代:1946-1957(第一代) ●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 寿命短,可靠性大,成本高 ●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没有操作系统,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计算机的发展 z 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 寿命短,可靠性大,成本高 z 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z 没有操作系统,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z 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电子管时代:1946-1957 (第一代)
计算机的发展 ■ 晶体管时代:1958一1964(第二代) ●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 功耗降低,成本下降,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普遍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 以批处理方式操作,出现了Fortran等高级语言 ●开始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计算机的发展 z 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 功耗降低,成本下降,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z 普遍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z 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 以批处理方式操作,出现了 Fortran 等高级语言 z 开始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晶体管时代:1958-1964(第二代)
计算机的发展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一1969(第三代)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更快 ●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使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 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可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开发 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计算机的发展 z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更快 z 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使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 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z 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可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开发 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69(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