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清代书顺型幸草纲目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清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是赵当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化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的第六次大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八、清 代 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 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是 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 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 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 的第六次大总结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交市华术草编委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当代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几乎涵盖了当今中药学的全部内容,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中药学成就,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等内容,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出版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九、当 代 成书于1999年,几乎涵盖 了当今中药学的全部内容,总 结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中药学 成就,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 学成分、药理等内容,超过了 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 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 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产地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四川一一黄连、川莒、附子江苏一一薄荷、苍术举广东一一砂仁、云南茯苓东北一一人参、细辛、五味子例河南一一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一一阿胶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一 、产 地 道地药材 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 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 药材。 举 例 四川——黄连、川芎、附子 江苏——薄荷、苍术 广东——砂仁、云南茯苓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 山东——阿胶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全草采集植物枝叶茂盛、一花朵初开时采集叶类一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花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杀花粉一一花朵盛开时采菜植物类果实、种子一果实成熟时采收采集时间根、根茎一阴历二月、八月采收树皮、根皮,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动物类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矿物类一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二、采 集 采 集 时 间 矿物类 动物类 植物类 全草 叶类 树皮、根皮 根、根茎 果实、种子 花 花粉 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 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 花朵盛开时采集 果实成熟时采收 阴历二月、八月采收 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 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 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一 、炮制的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 以便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