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247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试题 2012年1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是客观存在的 B.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的原因之一是客观事物的变易性 C.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内在的规定性可引起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 D.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不可预防 2.某社会政策与法规处于其正效力递减的时期,此社会政策与法规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力 发展的推动作用()。 A.不变 B.减小 C.增强 D.不能确定 3.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 )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 A.等同于 B.大概等同于 C.不同于 D.相似于 4.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强烈的政治性 B.带有精神褒扬的倾向 C.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D.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不完善的 1502
试卷代号 座位号 B. D. 不能 〉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试题 2012 年1 |题号 - |分数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共 0题,每题 2分,共计 0分) 1.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转变是客 B. 正效 之一是 观事物 c.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内在的规定性可引起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 D. 2. 某社 策与 时期 社会政 进步 发展的推动作用( )。 A. c. 3. 社会 法规 A.等同于 B. 大概 c. D. 4. 社会优抚政策与 法不正 )。 A. 有强烈 B. 褒扬 c.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D. 社会 障政 1502
5.社会政策与法规以( )为理念依据。 A.解决社会问题 B.增进社会福利 C.保障公共利益 D.社会公正 6.国家政策和国家法规以国家的( )作为后盾,要求人们按照政策法规的规定行事。 A.经济实力 B.强制力 C.武装力量 D.政权 7.提高社会政策权威性的途径是( A.社会政策法律法规化 B.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度 C.提高政策的知名度 D.国家强制执行 8.社会政策法规的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是()。 A.对照一标准一纠偏 B.标准一纠偏一对照 C.标准一对照一纠偏 D.对照一纠偏一标准 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化开端于()。 A.1993年上海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出台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布 C.《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发出 D.《“九五计划”》 10.社会政策法规只能由( )来制定和实施。 A.企事业集团 B.国家 C.政治组织 D.社会中介机构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 5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B.控制机构不够健全 C.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D.民主决策机制不够健全 E.执行机制不健全 2.下列属于德尔斐法特点的是( )。 A.置名性 B.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 C.历史十分悠久 D.具备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 E.信息反馈保持独立性 1503
5. )为理念依据。 A. 社会 C. 6. 家政 A. 经济 c.武装力量 7. 权威 径是 )。 A. 会政 律法规化 B. 增强 C. 度D. 8. 法规 过程 骤是 )。 A. 标准 偏B. 标准 c.标准一对照一纠偏 B对照一纠偏一标准 9. 低生 )。 年上 市居 障线 B.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布 c. ((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发出 D. (("九五计划"» 10. 社会 法规 A. 企事 c.政治组织 B. 福利 D. 公正 )作为后盾,要求人们按照政策法规的规定行事。 B. 强制 D. 政权 )来制定和实施。 B. D.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 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 题2 共10 1.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不够 C. 督机 E. 不健全 Z. 列属 斐法特 A. c.历史十分悠久 E. 馈保 B. 构不够健全 D. 不够健 BD 1503
3.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包括对( )。 A.偏离社会政策法规行为的监督 B.社会政策法规失误的监督 C.社会政策法规受动者的监督 D.社会政策法规效果的监督 E.社会政策与法规受益者的监督 4.除预先控制和事后控制外,政策法规的控制方式还有( A.事中控制 B.动态控制 C.模拟控制 D.目标控制 E.效果控制 5.在从事政策法规的评估工作时,选择评估对象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有( A.地域性 B.行业性 C.有效性 D.可行性 E.现实性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X”表示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1.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体现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者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体现了社会政策 与法规目标的规范性。 () 2.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优劣的主要判断标准是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的前后承接 顺畅与否。 () 3.“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灵感顿悟。 () 4.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完善健全的是社会保险政策法规。 () 5.救灾政策法规必须保障灾民在吃、穿、住、治四个方面得到基本保障,这体现的是救灾政 策法规的普遍性原则。 6.社会保障政策属于再分配性政策。 ( 7.制定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原则是利益原则。 ( 8.“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信息透视预测法。 ) 9.社会保障立法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标志是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 ( ) 10.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是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同承担。 ) 1504
3. 对社会政 法规 情况 )。 A. 社会 法规行 B. 会政 法规 会政 法规受 法规效果 E. 会政 法规 4. 预先控 事后控 法规 方式还有 )。 A. 制B. 态控 c.模拟控制 .目标控制 E. 效果控 5. 在从事政 法规 评估工作 选择 对象 )。 A. 地域性B. 业性 C. 性D. E.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 "X" 错误 2 0 1.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体现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者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体现了社会政策 与法规目标的规范性。( 2. 社会政 法规循环运行优 要判断标 会政 循环运 顺畅与否。 3. "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灵感顿悟。( ) 4. 社会保 规体 最完善健全 会保 策法 5. 规必须保 方面得 本保 灾政 策法规的普遍性原则。 6. 社会 障政策 分配性 ) 7. 定社会政 益原 8. "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信息透视预测法。( 9. 社会保 化方 发展 欧五 会保 ) 10. 救济 救济对象 政府财政 承担 1504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3个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哪几个方面? 2.社会政策与法规终结的内容分为几类? 3.简要说明德尔菲法的特征。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20分) 为什么社会保障水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505
得分|评卷人 四、筒答题 3个小题,每题 0分,共 0分} 1.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哪几个方面? Z. 会政 法规 儿类 3. 菲法 特征 得分评卷人 • 五、论述题{共 0分} 为什么社会保障水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505
试卷代号:224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 2分,共计20分) 1.D 2.B 3.C 4.D 5.D 6.B 7.A 8.c 9.A 10.C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5题,每题2分,共10分) 1.ACDE 2.ABE 3.CDE 4.BD 5,CD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X”表示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1. 2.X 3./ 4.X 5.X 6./ 7./ 8./ 9./ 10.×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不够健全。有一些领导者对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价值和重要 性缺乏深刻的认识,改革旧的决策体制,是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3分) (2)控制机制不够健全。一项政策法规制定之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实施。但如果没有控制 能力,结果会是实施不力或实施走样,甚至导致政策法规半途而废。(2分) (3)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带有某些试验性的新政策法规出台较 多,有的新政策法规与其他政策法规之间配套不够,时常出现互相碰撞和摩擦。(2分) (4)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如果缺少了监督,就有可能使错误的政 策法规得以出台,使政策法规的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3分) 2.参考答案:政策法规终结的内容可分为4类: (1)功能的终结。即终止由政策法规执行所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在政策法规终结的 所有内容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2分) (2)机构的终结。即伴随着政策法规终结进行的机构缩减或撤销。机构终结的困难也比 较大,因为它关系到有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实施时难免遭到有关人员的强烈抵制,使得机构 1506
试卷代号 2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 年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共 0题,每题 计20 l. D 6.13 2. B 7.A 3.C 8. C 4. D 9. A 5.D 10. C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 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 5题,每题 2分,共 0分} 1. ACDE 2.ABE 3.CDE 4.13D 5.CD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 "表示错误。每题2分,共 0分) 1. -J 2. X 3. -J 4. X 5. X 6..) 7..) 8..) 9. -J 10.X 四、简答题{共 3题,每题 0分,共 0分) 1.参考答案z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不够健全。有一些领导者对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价值和重要 性缺乏深刻的认识,改革旧的决策体制,是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3分) (2) 制 不 一项 策法 需要进行 没有 能力,结果会是实施不力或实施走样,甚至导致政策法规半途而废。2分) (3) 协调 健全 改革 放过程 有 某 试验 法规 多,有的新政策法规与其他政策法规之间配套不够,时常出现互相碰撞和摩擦。2分) (4) 不够 缺少 策法规得以出台,使政策法规的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3分) 2. 法规 为4 (1)功能的终结。即终止由政策法规执行所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在政策法规终结的 所有内容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2分) (2) 终结 结进 构缩 减或 较大,因为它关系到有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实施时难免遭到有关人员的强烈抵制,使得机构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