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公斤小麦有玉米象幼虫约60头时,分别接雌、雄锋10和20对以上,2个月后的控害效 具依次是71.63%和90%以上。由此提出了益害比为1:30的该蜂保护利用指标 五、防治要点 1。环境治理清洁仓库,改善贮存条件,堵塞各种缝隙,改善贮粮条件,可减少危害 2。改进贮藏技术在稳堆表面销塑料膜或牛皮纸.再在上面压盖一层61m厚的草木 灰或非寄主粮进行储存.春天,在仓外四周喷一条宽100一200cm的马拉硫街或毒死填药带, 防止在仓外越冬的成虫返同仓内。如已发生点害,要先把表层热取出去虫,使其与无虫粮分 开,防止向深层扩辰。必要时在入仓前暴耵也可达到防虫目的 3.诱杀城虫利用米象类成虫向上爬的习性,在粮堆上扒起许多小尖堆,每堆顶插竹简 或草把,待成虫爬至竹筒或草把内时,集中消灭。秋末冬初,在粮闻或粮堆四周铺上麻袋, 引诱成虫米袋下潜伏准备越冬,收集并予以消灭 4.防虫粮袋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可有效地防治小发、玉米、菜、 豆类、稻谷出虫,同时还可防止霉变,有效期2年,对已生虫的粮食,装入袋后周,杀虫 效果80%,二州后杀虫效果达100% 5。日光暴晒、缺氧保管和药剂触杀和熏蒸参见麦峨防治法 第四节谷蠹 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英文名Lesser grain borer..俗称硬壳虫、谷长避、 米长避等,属销翅日、长叠科。谷蠹是危害储藏期种子和粮食的重要害虫之一。 一、分布与危害 谷蠹遍及世界各地,亚热带、热带地区发生最多:国内除西藏、新疆未见报道外,其它 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尤以南方各省发生普遍严重
可危害稻谷、小麦、玉米、图书等,但稻谷和小麦受害尤为严重。成虫和幼虫都蛀食粮 粒成空壳,大量繁殖时常引起粮食发热、变霉。谷登还喜蛀入木头、木板内潜伏,化斯,严 重俄坏仓库木质结构 二、形态特征(图7-3) 成虫体长243.0mm,长 筒形,暗红色至黑褐色,稍具光 泽.头部下弯,隐假在前胸之下, 复眼大而黑色,触角0节,未端 3节片状应大。前胸背板中央隆 起,上者生许多小颗粒状突起, 呈同心圆列,端缘较彩。鞘短覆 盖腹末,翅末端向后方斜削,小后 片正方形,每躺翅上者生由刻点排 成的纵线9条。前足基竹资后方开 放,路节5节,各足上有胫2 个。 y36 卵椭圆形,灰白色,长约 图7.3谷益Rhizopertha domisce(Fabricius) 0.56mm。一端稍细而略弯曲。一 1成血背面2成县训面3成口触为4第5幼胆6物口二数7幼马 端程粗 触角8话(仿北衣学完箱(农业比出学) 幼虫体长2.533mm,初 辱化时乳白色,术龄幼虫淡棕色。头小,半缩在前南内,触角3节,上叛者生有3个小齿。 胸部较股部知大,斯足短小,腹节腹面及胸足、尾部均生有短毛 蛹长约3mm。头部下弯,除复眼、口器、触角和翅褐色外,其余均为乳白色。腹部可 见7节,销翅和后翅均伸达第4腹节,腹部自第5腹节以后各节都向散而弯曲。散部末端获 小,着生有1对小肉测。堆娟的肉刺为3节,并仲出体外,雄蛹的肉刺只有2节,并贴附在 臀节上。 三、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史 华中地区一年发生2代,华南2一5代。多以成虫蛀入仓库木板、竹器内或在发热的粮垢 中、粮粒内或室外树收下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冬季在章内的感冬死亡率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