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区域宽度 R 用来衡量色谱峰宽 20 信 度的参数, 号进 m矿 有三种表示方法: 空气峰 0.60 (1)标准偏差(: 流出时间 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Y1) 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Y12=2.354σ (3)峰底宽(Wb) Wb=4 0
4. 区域宽度 (1)标准偏差(): 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Y1/2): 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4 (3)峰底宽(Wb): Wb=4 用来衡量色谱峰宽 度的参数, 有三种表示方法:
例题:1在某色谱分析中得到下列数据:保 留时间为50分钟,死时间为10分钟液 相体积为20mL载气出口流速为50m/ 分钟计算 (1)分配比k:(2)死体积V(3)分配系数 K(4)保留体积va 解:k=(tt/tM=tg/t=(5-1)/1=40 Vu=tu=lx50,0=50.0mL K=kvM/V=40x50.0/2=1000 V=5x50=250mL
例题: 1在某色谱分析中得到下列数据:保 留时间为5.0分钟,死时间为1.0分钟,液 相体积为2.0mL,载气出口流速为50ml/ 分钟.计算: (1) 分配比k;(2)死体积VM ;(3)分配系数 K;(4)保留体积VR 解: k= (tR -tM)/tM=t/ R/ tM=(5-1)/1=4.0 VM=tM.u=1x50.0=50.0mL K=kVM/VL=4.0x50.0/2=100.0 VR=5x50=250mL
第二节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分离原理 不同的物质在由两相一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 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做相对 运动时,这些物质也随流动相一起运动,并在两 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分配系数上有微小差 别的物质在移动速度上产生差别,从而使各组份 达到分离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一、分离原理 不同的物质在由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 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做相对 运动时,这些物质也随流动相一起运动,并在两 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分配系数上有微小差 别的物质在移动速度上产生差别,从而使各组份 达到分离
流动相 色语柱 检测器记录器 冲洗剂,A+B A B 固定相 烟
二、分配系数、分配比与滞留因子 1.分配系数 组分在色谱柱内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间 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称 为分配过程。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 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mL) 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用K表示
二、分配系数、分配比与滞留因子 ⒈分配系数 组分在色谱柱内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间 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称 为分配过程。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 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mL) 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用K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