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二)影响粘结力的因素: 1.土壤颗粒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粘 接力越强 (1)土壤质地:粘性土>壤质土>砂质土 (2)粘土矿物的类型2:1矿物>1:1型矿 物 (3)代换性阳离子组成:土壤上代换性 识20 Na+(盐渍土)越高,粘结力越强(白僵土、10 不毛毡)。 10 20 30 40 (4)土壤颗粒的团聚化程度:结构性强 水分(%) 的土壤粘结性差 图12-6土壤水分含量与粘结力的关系 2.土壤水分合量 曲线C的粘结力单位为:克/英寸 在适度含水量肘粘结力最大。水分的 (1英寸=2.54cm) 变化过程也会影响到粘结力(见图 C表明由干土到涩土粘结力变化 ‘涩射一团糟,干时一把刀”; “宁可干耕勿湿耕”道理要理解。 A(clay)、B(sand)从湿到干变 3.有机质缺乏的土壤,粘结性强。 化中粘结力变化
(二)影响粘结力的因素: 1.土壤颗粒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粘 接力越强。 (1)土壤质地:粘性土>壤质土>砂质土 (2)粘土矿物的类型2:1矿物>1:1型矿 物 (3)代换性阳离子组成:土壤上代换性 Na+(盐渍土)越高,粘结力越强(白僵土、 不毛毡)。 (4)土壤颗粒的团聚化程度:结构性强 的土壤粘结性差 2.土壤水分含量 在适度含水量时粘结力最大。水分的 变化过程也会影响到粘结力(见图) “湿时一团糟,干时一把刀” ; “宁可干耕勿湿耕”道理要理解。 3.有机质缺乏的土壤,粘结性强。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C表明由干土到湿土粘结力变化 A (Clay)、B(sand)从湿到干变 化中粘结力变化
第一节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各种土壤的粘结力及对铁片的粘着力 (Schubler) 土壤 干土的相对粘结力涩湿土对铁片的粘着力 (以灰色纯粘土作为100) (磅/英尺2) 1.硅质纯砂土 0.0 3.8 2.腐殖质 8.7 8.8 3菜园土 7.6 6.4 4.砂粘土 57.3 7.9 5.壤粘土 68.8 10.6 6灰色纯粘土 1000 17.2 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粘结性、粘看性差异
土 壤 干土的相对粘结力 (以灰色纯粘土作为100) 湿土对铁片的粘着力 (磅/英尺2) 1.硅质纯砂土 2.腐殖质 3.菜园土 4.砂粘土 5.壤粘土 6.灰色纯粘土 0.0 8.7 7.6 57.3 68.8 100.0 3.8 8.8 6.4 7.9 10.6 17.2 各种土壤的粘结力及对铁片的粘着力 (Schubler)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粘结性、粘着性差异
第一节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二粘着性( adhesion): (一)概念:土壤颗粒粘附外物(农机具)的性能。是土粒分子与外 物之间通过水分子吸引力而产生的性质 粘结性是农业机具表面进行镀金属处理的主要依据。 粘着性用粘看力表示,单位面积粘着力(N/cm (二)影响土壤粘着性因素(同粘接性) 就含水量而言,开始出现粘看性的含水量要比开始出现粘结性的合 水量高。也就是说,在低含水量下,可能只有粘接性,而无粘看性, 当含水量较高肘,粘接性和粘着性同肘出现。 在土壤浞润肘产生粘看性(土壤含水量达到全蓄水量的45%左 右);水分过多肘(超过全蓄水量⑧0%左右)粘看性下降。 (1)粘看点:土壤开始出现粘着性是的含水量。 (2)脱粘点;土壤因含水量增加而不再粘覆外物肘的含水量
二.粘着性(adhesion): (一)概念:土壤颗粒粘附外物(农机具)的性能。是土粒分子与外 物之间通过水分子吸引力而产生的性质 粘结性是农业机具表面进行镀金属处理的主要依据。 粘着性用粘着力表示,单位面积粘着力(N/cm2 ) (二) 影响土壤粘着性因素 (同粘接性) 就含水量而言,开始出现粘着性的含水量要比开始出现粘结性的含 水量高。也就是说,在低含水量下,可能只有粘接性,而无粘着性, 当含水量较高时,粘接性和粘着性同时出现。 在土壤湿润时产生粘着性(土壤含水量达到全蓄水量的45%左 右);水分过多时(超过全蓄水量80%左右)粘着性下降。 (1)粘着点:土壤开始出现粘着性是的含水量。 (2)脱粘点:土壤因含水量增加而不再粘覆外物时的含水量。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第一节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三可塑性( plasticity) plasticit )概念:土壤在适宜水分范围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消后和干 燥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也称可塑性。传统的泥塑艺术工艺,就是利用粘 土的这一特性形成的。 原因:粘粒成薄片状,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粘粒表面被包一层水膜,外力 揉搓肘,片状的粘粒重新排列且粘结固定,由于粘结力的存在,失水后能保持原 状。粘结性关糸到土壤耕作质量。 土壤表现塑性的含水量施國是土粒间的水膜 已厚到允许土粒滑动变形,但又没有丧失其 与关 粘结性的范围 (二)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原来的杂乱排列 揉捏后的平行排列 凡影响粘结性的因素都影响可塑性 (1)下塑限(塑限)( lower plastic limit) 土壤呈现塑性的最小含水量 图127片状粘粒塑性的 (2)上塑限( upper plastic limit):土壤因合 水量增多而丧失塑性,并开始成为流体肘的含水量。也有人叫流限 Cliquid limit (3)塑性值(塑性指数) plasticindex:上塑限与下塑限的差值。在这一含水量 范内,土壤才会有塑性。乞也是土壤可塑性强弱的指标
三.可塑性(plasticity): (一)概念:土壤在适宜水分范围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消后和干 燥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也称可塑性。传统的泥塑艺术工艺,就是利用粘 土的这一特性形成的。 原因:粘粒成薄片状,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粘粒表面被包一层水膜,外力 揉搓时,片状的粘粒重新排列且粘结固定,由于粘结力的存在,失水后能保持原 状。粘结性关系到土壤耕作质量。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表现塑性的含水量范围是土粒间的水膜 已厚到允许土粒滑动变形,但又没有丧失其 粘结性的范围 (二)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凡影响粘结性的因素都影响可塑性 (1)下塑限(塑限)(lower plastic limit): 土壤呈现塑性的最小含水量 (2)上塑限(upper plastic limit): 土壤因含 水量增多而丧失塑性,并开始成为流体时的含水量。也有人叫流限(liquid limit) (3)塑性值(塑性指数)plastic index :上塑限与下塑限的差值。在这一含水量 范围内,土壤才会有塑性。它也是土壤可塑性强弱的指标
第一节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塑性值直接影响到土壤的 上塑限 适耕期长短 下塑限 可塑性与土壤质地关糸 粘粒(%) 图128土壤塑性值与粘粒含量的关系 几种土壤质地的塑性值 土壤质地|物理性粘粒上塑限(%下塑限(%)塑性值 砂壤土 <20 28± 23± 5 轻壤土偏砂 20~25 30± 22 轻壤土偏中|24~-30 31± 21 10 中壤土 28~40 32~34 18~20 12~16 中壤土偏重 >40 34~40 16~19 18~21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质地 物理性粘粒 上塑限(%) 下塑限(%) 塑性值 砂壤土 轻壤土偏砂 轻壤土偏中 中壤土 中壤土偏重 <20 20~25 24~30 28~40 >40 28 ± 30 ± 31 ± 32~34 34~40 23 ± 22 21 ± 18~20 16~19 5 8 10 12~16 18~21 几种土壤质地的塑性值 土壤塑性值直接影响到土壤的 适耕期长短 可塑性与土壤质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