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6课时) (2)实验过程:仔细阅读课本99页 (3)实验结果 必修1光合作用 钥萝卜素橙黄色 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课时) 叶黄素:黄色 ※【基础知识杭理】 叶绿素a:蓝绿色 反 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绿光 叶绿体 叶绿索h:黄绿色 (1)结构模式图 ※【习题巩固】 【例题1】:右面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0: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2)结构{②:基质:含有与 有关的爵。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③:_: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_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例题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3)功能:进行 的场所 A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过程都需有水浴加热过程 2: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B叶绿体色素提取过程中,收集滤液的试管需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而在层析过程中,不 色素的种类 色素的颜色 需对层析装置加盖 叶绿素 C叶绿体色素提取过程都正确在色素分离过程中画滤液细线的操作也正确,但最后在滤纸 叶绿素 叶绿素b 条上没有清晰的色素带,最可能的原因不是利用了脱落叶片 D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如果提取到的滤液颜色较浅可往滤液中加入碳酸钙 类胡萝卜素 橙黄色 【例悳3】: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依据叶色变化判断可 能是缺少类胡萝卜素。试设计实验探究叶色暗绿是否由缺磷造成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3: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所霱主要用具、试剂:烧杯、漏斗、试管、硏钵、完全培养液、只缺磷的完全培养液、无 0d吸收光能的百分比 水乙醇、SO、CaCO、层析液等 类胡萝卜索 实验材料:正常生长的黄瓜幼苗。 叶绿素b (1:实验假设: 叶绿素a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各放 的黄瓜幼苗 第二步:向A烧杯中加入适量 (1):色素的功能:叶绿素主要吸收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向B烧杯中加入 (2):色素吸收光的范围: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30-3m,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嘤6照,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到两组黄瓜幼苗叶片出现差异时。 第三步:分别从A、B两组中选取等量叶片,用提取叶片色素,用法 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分离色素,观察比较 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3实验结果预测 (1)实验原理 ①: ,说明缺磷导致 ①:色素的提取:绿叶中色素溶于有机溶剂 而不溶于水中。 叶色暗绿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②:色素的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 叶色暗绿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到 第1页共6页
第 1 页 共 6 页 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6 课时) ----必修 1 光合作用 考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 课时) ※【基础知识梳理】 1: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模式图 ①: 。 (2)结构 ②:基质:含有与 有关的酶。 ③: :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 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3)功能:进行 的场所。 2: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色素的种类 色素的颜色 叶绿素 叶绿素 a 叶绿素 b 类胡萝卜素 黄色 橙黄色 3: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1):色素的功能:叶绿素主要吸收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 (2):色素吸收光的范围: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 390~760nm,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 收 ,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实验原理: ①:色素的提取:绿叶中色素溶于有机溶剂 ,而不溶于水中。 ②:色素的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 得 ,反之则 。 (2)实验过程:仔细阅读课本 98 页 (3)实验结果 ※【习题巩固】 【例题 1】:右面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例题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过程都需有水浴加热过程 B.叶绿体色素提取过程中,收集滤液的试管需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而在层析过程中,不 需对层析装置加盖 C.叶绿体色素提取过程都正确,在色素分离过程中,画滤液细线的操作也正确,但最后在滤纸 条上没有清晰的色素带,最可能的原因不是利用了脱落叶片 D.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如果提取到的滤液颜色较浅,可往滤液中加入碳酸钙 【例题 3】: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依据叶色变化判断可 能是缺少类胡萝卜素。试设计实验探究叶色暗绿是否由缺磷造成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实验所需主要用具、试剂:烧杯、漏斗、试管、研钵、完全培养液、只缺磷的完全培养液、无 水乙醇、SiO2、CaCO3、层析液等。 实验材料:正常生长的黄瓜幼苗。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 A、B,各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瓜幼苗。 第二步:向 A 烧杯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向 B 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 对照,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到两组黄瓜幼苗叶片出现差异时。 第三步:分别从 A、B 两组中选取等量叶片,用__________提取叶片色素,用_________法 分离色素,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缺磷导致 叶色暗绿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缺磷导致 叶色暗绿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考点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及过程(课时 ※【习题巩固】 【例题4】: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 ※【基础知识梳理】 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阅读课本10-102页 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 2:光合作用程 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 (1):根据课本图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 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白色 光反应 Ⅱ暗反应 A:a、b和dB:a、c和e C:c、d和eD:b、c和 条件 光、色素和酶 多种酶 【例题5】: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H 原料 HO、ADP、Pi 产物 ADP、Pi、HO、(CHO) A:O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啪化学畿转变为C中化学能 ①:水的光解:2H0→4+O B:CO可直接被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物质变化|②:AP的形成:ADP++魔/0:00的定:0+C)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3 (CH2O)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 ②:C的还原:0-(CHO)+C3【例题61: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能量变化 AI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 太阳能 定的化学能 ADP+Pis (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H20 糖类等有机物 CO 能一光反应二 A叶黄素缺失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比若给予红光照射,则光吸收差异显著 ATP 暗反应 B过程Ⅱ为暗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2和3只能用于暗反应还原C3 C若降低周围环境中的CO2浓度,则释放O2的速率不变 02 ADP+P D若该细胞净光合速率大于0,推测该植物体能积累有机物从而使植株干重增加 【例题7】: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3(即RuBP)→2C。为测定RuBP羧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s与"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C3 ②: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③:写出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并用箭头标注反应物中H、O的去向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3C、田、ATP以及(CH0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3c3凹和AP(CH0O D单位时间内“℃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光照强→弱 【例题8】: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供应不变 光照弱→强 A利用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2,则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C2一C一(CH20) O2充足→不足 光照不变 C给水稻提供C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C』H:OH C2不足→充足 D小白鼠吸入1,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0 第2页共6页
第 2 页 共 6 页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及过程 (1 课时) ※【基础知识梳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阅读课本 101-102 页 2:光合作用过程 (1):根据课本图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 过程 Ⅰ光反应 Ⅱ暗反应 场所 条件 光、色素和酶 多种酶 原料 H2O、ADP、Pi 产物 ADP、Pi、H2O、(CH2O) 物质变化 ①:水的光解:2H2O→4[H]+O2 ②:ATP 的形成:ADP+Pi+能量 ⎯⎯酶→ ATP ①:CO2 的固定:CO2+C5 ⎯⎯酶→ 2C3 ②:C3 的还原:2C3 ⎯⎯酶→ (CH2O)+C5 能量变化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 定的化学能 (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 ②: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 ③:写出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并用箭头标注反应物中 H、O 的去向 。 3: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3、C5、[H]、ATP 以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C3 C5 [H]和 ATP (CH2O) CO2 供应不变 光照强→弱 光照弱→强 光照不变 CO2 充足→不足 CO2 不足→充足 ※【习题巩固】 【例题 4】: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 物在黑暗中放置 48h 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 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 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 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a、b 和 d B:a、c 和 e C:c、d 和 e D:b、c 和 e 【例题 5】: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 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 C3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 C5 含量会升高 【例题 6】: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黄素缺失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比,若给予红光照射,则光吸收差异显著 B.过程Ⅱ为暗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 2 和 3 只能用于暗反应还原 C3 C.若降低周围环境中的 CO2 浓度,则释放 O2 的速率不变 D.若该细胞净光合速率大于 0,推测该植物体能积累有机物从而使植株干重增加 【例题 7】: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5(即 RuBP)→2C3。为测定 RuBP 羧 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 与 14CO2 的反应,并检测产物 14C3 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 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测定 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单位时间内 14C3 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 【例题 8】: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 15N 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 14C02,则 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2 一 14C3 一(14CH20) C.给水稻提供 14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 14C2H5OH D.小白鼠吸入 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2 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 180
考点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意(2课时) ※【基础知识梳理】 因素 应用 l: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数量。 影响光反应阶| (2)表示方法:一定时间内 段,制约ATP 2: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光照强度|及凹的产生 光饱和点 温室大棚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1):方法:黑白瓶法:用黑瓶(无光照的一组)测得 进而制约暗反、下A中所/可以提高光合速率 呼吸作用强度值,用白瓶(有光照一组)测得净光合作用强 度值,综合两者即可得到真光合作用强度值 (2):用一系列不同光照强度、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的 毛细管 大田中增加空气流动,以增 装置,可探究光照强度、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 D)度|段,制的C的器 加CO2浓度,“正其行, b最重E,以增大表 其风”;温室中可增施有机 (3):NaCO3溶液的作用:保证容器内CO2浓度的恒 绿色植物 定,同时满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Nahco溶液 (4):植物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通过影响酶的 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表示光合速率 活性进而影响 大田中适时播种:温室中,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因素 光合作用(主要A 增加昼夜温差,保证植物有 (1)内部因素 影响暗反应)。10 机物的积累 ①:与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十光合速率 可通过所够成↑光合速率 合理施肥促进叶面积增大, 阳生植物速 开花期 的与光合作用 提高酶合成速率,加快光合 阴生植物 营养生长期 矿质元素|相关的化合物 作用速率:施用有机肥、有 多光合作用产 机肥被徵生物分解后既可补 生直接或间接 充CO又可提供各种矿质元 光照强度 0光强度 的影响 0N、P、K等矿质元素素 g:叶片的叶龄、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3)外界多因子对光合作用度的影响 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忄光合速率 物质量 光合速 高cO浓度合 总光合量 CQ)度速 呼吸量 低CO浓度率 低光强 干物质量 Q光照强度PQ光照强度 Q温度 叶龄 0叶面积指数 P点:此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随着该因素的不断加 (2)外界单因子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矿质元素等 合|点此盒时,横坐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府金的因素而是坐标图中所 标示出的其他因子 第3页共6页
第 3 页 共 6 页 考点三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 课时) ※【基础知识梳理】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的数量。 (2)表示方法:一定时间内 的消耗或 的生成数量。 2: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1):方法:黑白瓶法:用黑瓶(无光照的一组)测得 呼吸作用强度值,用白瓶(有光照一组)测得净光合作用强 度值,综合两者即可得到真光合作用强度值 (2):用一系列不同光照强度、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的 装置,可探究光照强度、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 度的影响 (3):NaHCO3 溶液的作用:保证容器内 CO2 浓度的恒 定,同时满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4):植物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表示光合速率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因素 (1)内部因素 ①:与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②:叶片的叶龄、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 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2)外界单因子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CO2 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矿质元素等。 因素 原理 图像 应用 光照强度 影响光反应阶 段,制约 ATP 及[H]的产生, 进而制约暗反 应 温室大棚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可以提高光合速率 CO2 浓度 影响暗反应阶 段,制约 C3 的 生成 大田中增加空气流动,以增 加 CO2 浓度,“正其行,通 其风”;温室中可增施有机 肥,以增大 CO2 浓 温度 通过影响酶的 活性进而影响 光合作用(主要 影响暗反应) 大田中适时播种;温室中, 增加昼夜温差,保证植物有 机物的积累 矿质元素 可通过所够成 的与光合作用 相关的化合物 多光合作用产 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合理施肥促进叶面积增大, 提高酶合成速率,加快光合 作用速率;施用有机肥、有 机肥被微生物分解后既可补 充 CO2 又可提供各种矿质元 素 (3)外界多因子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含义 P 点:此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随着该因素的不断加 强,光合速率提高。 Q 点:此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而是坐标图中所 标示出的其他因子
※【习题巩固】 【例题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例题1】: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辜。请回答以下相关向题 心植物甲 (1):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图甲的实验装置为密闭容器,图甲中的曲线为测 量Ih内该容器中α02的变化量。图甲中A~B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 该绿色植物前30min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 L-L-1CO,/min cOAμL·L 连接计算机4060 015 叶片温度/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COQ传感器2000 1200 B:叶温在36~5j℃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绿色植物 220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103050时间/min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例题10〗: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 片的生理指标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2):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 物种马尾松苦槠 石栎 室(如图乙A所示:其中C02缓冲液可以吸收和提供CO2,保证瓶中CO2恒定) 光补偿点(pmdm2s) 青22 光饱和点( u mol. m2s) 氧气释放速率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d,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叶绿体 CO缓冲液 B:光强小于125 u mom2s,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乙 将该装置 【例题1】: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 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 点图中装置划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点 30t 强光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新光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乙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A: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的生成较少 ③:为了使实验更加准确,还应该设置实验的」 ⑨: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怎样利用该装置设计实验? B: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第4页共6页
第 4 页 共 6 页 ※【习题巩固】 【例题 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 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 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 【例题 10】:在适宜温度和大气 CO2 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 片的生理指标(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指标 物种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μmol.m-2 .s-1) 140 66 37 22 光饱和点(μmol.m-2 .s-1) 1425 1255 976 924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 140μmol.m-2 .s-1 ,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CO2 全部进入叶绿体 B:光强小于 1255μmol.m-2 .s-1 ,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例题 11】: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 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图中 d 点与 c 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 C5 的生成较少 B:图中 M、N、P 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CO2 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甲图中 a 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例题 12】: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图甲的实验装置为密闭容器,图甲中的曲线为测 量 1 h 内该容器中 CO2 的变化量。图甲中 A~B 段,叶绿体内 ADP 含量最高的场所是_______。 该绿色植物前 30 min 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μL·L-1CO2/min。 (2):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 室(如图乙 A 所示;其中 CO2 缓冲液可以吸收和提供 CO2,保证瓶中 CO2 恒定)。 ①: 将该装置 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 B 所示曲线, 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 ________点;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________点。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 B 曲线的________段获得的。 ③:为了使实验更加准确,还应该设置实验的 。 ④: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怎样利用该装置设计实验? . 。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38 …
考点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1课时) 【例题3】:如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 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实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基础知识梳理】 AH点时植物产生AI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B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因为D点后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C处于实线与虚线交叉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经历一天的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容器内氧气的含量增加145:114660218间 谢类型|合成作用(或同化作用) 分解作用(或异化作用 【例题14】: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 物质变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200lk光照强度下,每 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是() 能量变化|光能一→化学能(储能) 化学能一→ATP、热能(放能) A.17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B.12 光照强度 场所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18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例题15】: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热量ATP 联系 (化学能) H0光 比合作用CHO—有氧呼吸 ⑤2cHQH+2CQ CO+H0 ⑥2H 6H060 2: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遠率的计算 H O ⑦6C0+12H0 D A:过程表示渗透吸水对④⑤⑥⑦⑧⑨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ATP中 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 C:过程③产生的CdH1O中的氧来自水和CO2过程⑧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 Co 呼吸速喜光照强度 D就整个植株来说茬过程2O的释放量小于过程9O的吸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杋物的量将减少 【例题16】: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 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h<)。 (1):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表 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量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的消耗量,结果如表所示。 (2):绿色植物组织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表示 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真正光合速率〓表现光合速率十呼吸速率。用O2、CO2或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 ①: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实测的O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的O量 温度 ②:光合作用固定的CO2的量=实测的CO吸收量+细胞呼吸释放的C2量 气体变化量相对值mg ③: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的量=葡萄糖的积累量←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 光照下O2的增加量 125|120 (4)有关生物量的表示方法 黑暗下O的消耗量204080120 项目 表示方法 A:黑暗条件下,O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与凹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O释放量、CO吸收量、葡萄糖的积累量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真正光合速率」0的产生量、CO的固定量、葡萄糖的制造量 C:在L温度条件下降低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将减少 呼吸速率 O的吸收量、CO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消耗量 D:由实验数据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t 第5页共6页
第 5 页 共 6 页 考点四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 课时) ※【基础知识梳理】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代谢类型 合成作用(或同化作用) 分解作用(或异化作用) 物质变化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化学能(储能) 化学能―→ATP、热能(放能)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联系 2: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计算 (1):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表示 。 (2):绿色植物组织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表示 。 (3):真正光合速率=表现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 O2、CO2 或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 ①:光合作用产生 O2 的量=实测的 O2 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的 O2 量 ②: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的量=实测的 CO2 吸收量+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 量 ③: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的量=葡萄糖的积累量+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 (4)有关生物量的表示方法 项目 表示方法 净光合速率 O2 释放量、CO2 吸收量、葡萄糖的积累量 真正光合速率 O2 的产生量、CO2 的固定量、葡萄糖的制造量 呼吸速率 O2 的吸收量、CO2 的释放量、有机物的消耗量 【例题 13】:如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二 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实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H 点时植物产生 ATP 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光合作用是从 D 点开始的,因为 D 点后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 C.处于实线与虚线交叉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经历一天的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容器内氧气的含量增加 【例题 14】: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 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 2 000 lx 光照强度下,每 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 ) A.17 B.12 C.18 D.23 【例题 15】: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渗透吸水,对④⑤⑥⑦⑧⑨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 ATP 中 B:过程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 C:过程③产生的 C6H12O6中的氧来自水和 CO2,过程⑧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 D:就整个植株来说,若过程②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⑨O2 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 【例题 16】: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 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 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 O2 的增加量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 O2 的消耗量,结果如表所示。 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温 度 气体变化量[相对值/(mg·h)] t1 t2 t3 t4 光照下 O2 的增加量 2.7 6.0 12.5 12.0 黑暗下 O2 的消耗量 2.0 4.0 8.0 12.0 A:黑暗条件下,O2 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与[H]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 t3 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C:在 t4 温度条件下,降低 CO2 浓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 含量将减少 D:由实验数据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 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