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正聚类交配 一、完全同型交配 、一般模式 三、与印记有关的聚类交配模式
6 第二节 正聚类交配 一、完全同型交配 二、一般模式 三、与印记有关的聚类交配模式
、完全同型交配 ●概念:所有交配都发生于表型相同的个体间,亦即显 性个体仅与显性个体交配隐性个体只与隐性个体交配 ●假设:AA,Aa,a的频率分别是P,H,Q ●因而有 显性×显性P+H=1-Q 隐性×隐性Q 交配类型交配频率 后代 AA Aa aa AAXAA P2/(1-Q) P2/(1-Q) AAXAa 2PH/(1-Q) PH/(1-Q) PH/(1-Q) Aa×AaH2(1Q)1/4H2(1-Q)1/2H(1Q)1/4H2(1Q aa×aa 0 0 Q 总和 1.00(P+1/2H)2(1-Q)H(P+1/2H/(1-Q)1/4H2/(1-Q)+Q 7
7 一、完全同型交配 概念:所有交配都发生于表型相同的个体间,亦即显 性个体仅与显性个体交配, 隐性个体只与隐性个体交配 假设:AA, Aa, aa的频率分别是P, H, Q 因而有 显性×显性 P+H=1-Q 隐性×隐性 Q 交配类型 交配频率 后代 AA Aa aa AA×AA P2 /(1-Q) P2 /(1-Q) 0 0 AA×Aa 2PH/(1-Q) PH/(1-Q) PH/(1-Q) 0 Aa×Aa H2 /(1-Q) 1/4H2 /(1-Q) 1/2H2 (1-Q) 1/4H2 /(1-Q) aa×aa Q 0 0 Q 总和 1.00 (P+1/2H)2 /(1-Q) H(P+1/2H)/(1-Q) 1/4H2 /(1-Q)+Q
、完全同型交配 假设pn=P+1/2H为亲代群体的基因频率则 p+H HIP+-H 2 2 1-O P+hP+=H+-H 2 p、(P+H)p(1-Q) 1-O 1-Q ●令H代表群体特定世代的杂合子比例H=H H, P+H Hnp P P+h h+-h p+h 2p+H
8 一、完全同型交配 假设 pn=P+1/2H 为亲代群体的基因频率 则 ( ) ( ) n n n n p Q p Q Q p P H Q P H P H H Q H P H Q p H p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2 1 2 1 2 1 1 2 1 2 1 1 2 1 2 1 令Hi代表群体特定世代i的杂合子比例Hn=H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p H pH p H H p P H H H p P H H p Q H P H H + = + = + + = + = − + + = 2 2 2 1 2 1 2 1 1 2 1 1
、完全同型交配 H 2p+H, C 由于un、C+kn 这里k=1,C=2p C+nki 于是 H phO 2p+nH 由于p和H都是常数当n0H→0但是,一般说来, 杂合子频率H减少的速度比近亲交配时慢得多 ●如果初始群体是随机交配的,则H=2p。则有 2 pHo p+n·2pg1+ng
9 一、完全同型交配 由于p和H0都是常数,当n→∞ Hn→0 但是,一般说来, 杂合子频率H减少的速度比近亲交配时慢得多。 如果初始群体是随机交配的,则H0=2pq。则有 n n n p H pH H + + = 2 2 1 由于 k C p C nku C u u C k u C u u n n n n , , 1, 2 0 0 1 = = + = + + = 这里 于是 0 0 2 2 p nH pH Hn + = nq H p n pq pH Hn + = + = 2 2 1 2 0 0
二、一般模式 ●基因频率p不变,纯合子比例增加,杂合子减少。 ●假定交配分两部分1.同型交配2.随机交配 同型交配比例群体比例 AA中 Aaaa a1 a, P Aa中 AaxAa a ah aa 中 aa xaa a 未找到同型交配的个体可以进行随机交配,而且都有 同样的育性。其余个体的比例为 X=(1-a, P-a,H-aQ)
10 二、一般模式 基因频率p不变,纯合子比例增加,杂合子减少。 假定交配分两部分 1.同型交配 2.随机交配 同型交配 比例 群体比例 AA中 AA×AA a1 a1P Aa中 Aa×Aa a2 a2H aa中 aa×aa a3 a3Q 未找到同型交配的个体可以进行随机交配,而且都有 同样的育性。其余个体的比例为 X=(1- a1P- a2H- a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