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书写分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 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语文知识积累。(29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纳百川的海将它们rou 和,无论在陆上曾经多么澎湃的江河,海都以拼合的心接 受,接受江河激情的力量,拥起海浪。但海不允许一丝浮zo▲和不羁▲。海就是 这样——人们给y▲的,不全要,它留下该留的,成就了伟大的孤独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限山河泪,▲。(夏完淳《别云间》)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5)五月,梅子黄了,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 样的句子:“ ⑥6)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 豪情万丈,正如诗云“ (李白《行路难》)”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8分) (1)学而时习之(▲) (2)其此之谓乎( (3)世隶耕(▲) (4)寻病终( (5)其两膝相比者( (6)长跪而谢之曰( (7)弗敢加也( (8)左右流之( 4、读书与积累。(7分)
浙江省临海市 2017 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说明: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含书写分 5 分,书写分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 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语文知识积累。(29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纳百川的海将它们 róu__▲ _和,无论在陆上曾经多么澎湃的江河,海都以拼合的心接 受,接受江河激情的力量,拥起海浪。但海不允许一丝浮 zào__▲ _和不羁.__▲ _。海就是 这样——人们给 yǔ__▲ _的,不全要,它留下该留的,成就了伟大的孤独。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__ ▲ _,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 ▲ 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限山河泪,__ ▲ _。(夏完淳《别云间》) (4)___ ▲ _,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⑸五月,梅子黄了,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 样的句子:“__ ▲ _,__ ▲ _。” 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__ ▲ _, __ ▲ 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 豪情万丈,正如诗云“___ ▲ _,__ ▲ _(李白《行路难》)”。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8 分) ⑴学而时.习之( ▲ ) ⑵其.此之谓乎( ▲ ) ⑶世隶.耕( ▲ ) ⑷寻.病终( ▲ ) ⑸其两膝相比.者( ▲ ) ⑹长跪而谢.之曰( ▲ ) (7)弗敢加.也( ▲ ) (8)左右流.之( ▲ ) 4、读书与积累。(7 分)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 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 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 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 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 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 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齐天大圣 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①“受他降伏”指的是。(1分) A.二将军宫门镇鬼B.小圣施威降大圣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 并帮助 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1分) 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2)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3)、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的 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3分) 简·爱B.林冲 C.格列佛 、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11题 (-)论名声(13分)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 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 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 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 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 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 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齐天大圣 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 回)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①“受他降伏”指的是________。(1 分) A. 二将军宫门镇鬼 B. 小圣施威降大圣 C.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________,并帮助 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1 分) A. 黑河妖 B. 黄狮精 C. 九头虫 (2)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2 分) _ _ ▲ (3)、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的 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3 分) A. 简·爱 B. 林冲 C. 格列佛 _ _ ▲ 二、现代文阅读(29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5——11 题 。 (一)论名声 (13 分)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 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 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 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 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 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 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 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 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 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 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 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 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 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 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 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 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 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 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 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 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 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 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 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 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 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 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 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 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 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 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 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 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 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 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 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 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 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 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
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 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 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 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5、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4分) 6、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 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7、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三不朽的说法与叔本 华说法的异同。(6分) (二)重返北京(16分)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 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 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清华大学 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年 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 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11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坐在客厅
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 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 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 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5、 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4 分) ▲ 6、 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 二者是否矛盾? 请简要分析。(3 分) ▲ 7、 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三不朽的说法与叔本 华说法的异同。(6 分) ▲ (二) 重返北京 (16 分)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 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 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清华大学 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 1911 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 年 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 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 11 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坐在客厅
等一忽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 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 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凊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 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 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 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 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 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 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 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 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 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跋徨, 羽毛般的飞扬! 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 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
等一忽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 谈到 12 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 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 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 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 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 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 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 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 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 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 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跋徨, 羽毛般的飞扬! 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 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