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烃组成对裂解结果的影响 (一)族组成 (二)原料含氢量 (三)芳烃指数 (四)特性因素 (五)几种原料裂解结果比较 第二章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16
第二章 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16 一、原料烃组成对裂解结果的影响 (一)族组成 (二)原料含氢量 (三)芳烃指数 (四)特性因素 (五)几种原料裂解结果比较
(-)族组成 简称P0NA值,即P烷烃、0烯烃、N环 烷烃、A芳烃。 从表中比较:同条件下,原料愈轻,乙 烯收率增加;分子量愈大,(N+A)量愈 大,乙烯收率愈小,液态产物量愈大 第二章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第二章 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17 (一)族 组 成 ➢ 简称PONA值,即P烷烃、 O烯烃、 N环 烷烃、A芳烃。 ➢从表中比较:同条件下,原料愈轻,乙 烯收率增加;分子量愈大,(N+A)量愈 大,乙烯收率愈小,液态产物量愈大
(二)原料含氢量 原料中同C原子数时含H量:烷烃>环烷烃>芳烃。 含H↑,乙烯收率↑。 按目前技术水平,对重质烃裂解要求 1、气态产物含氢量易控制在18%(质量)。 2、液体产物含氢量易控制在7-8%,若低于7 8%易结焦,堵塞炉管和急冷换热设备 总之,含氢量与裂解产物分配关系为: ①含氢量:P>N>A②液体产物收率:P<N<A ③乙烯收率:P>N>A④易结焦倾向:P<N<A 第二章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18
第二章 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18 (二)原料含氢量 ➢ 原料中同C原子数时含H量:烷烃>环烷烃>芳烃。 含H↑,乙烯收率↑。 ➢ 按目前技术水平,对重质烃裂解要求: 1、气态产物含氢量易控制在18%(质量)。 2、液体产物含氢量易控制在7-8%,若低于7- 8% 易结焦,堵塞炉管和急冷换热设备。 ➢ 总之,含氢量与裂解产物分配关系为: ① 含氢量:P >N > A ② 液体产物收率:P<N < A ③ 乙烯收率:P >N > A ④ 易结焦倾向: P<N < A
(三)芳烃指数(BMCI) 一美国矿物局关联指数 正构烷烃,BMCI!↓;芳烃,BMCI↑↑(苯为99.8)。 BMCI↑,乙烯收率↓,且易结焦 故:原料中 BMCI,乙烯收率↑,但液态产 物减少 第二章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19
第二章 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19 (三)芳烃指数(BMCI) —美国矿物局关联指数 ➢ 正构烷烃, BMCI↓↓;芳烃,BMCI↑↑(苯为99.8)。 ➢ 故:原料中 BMCI ↑,乙烯收率↓,且易结焦 BMCI↓,乙烯收率↑,但液态产 物减少
(四)特性因素K >计算方法:K=1216V立 156 K,烷烃八,环烷烃l,乙烯收率1 K,烷烃l,环烷烃1,乙烯收率l。 (五)几种原料裂解结果比较(表11,表12) 石脑油:沸点范围约20-160° 石油醚:30号 30-60 60号 60-90 第二章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第二章 烃类热烈解(乙烯的生产) 20 (四)特性因素K ➢ 计算方法: K↑,烷烃↑,环烷烃↓,乙烯收率↑。 K↓,烷烃↓,环烷烃↑,乙烯收率↓。 (五)几种原料裂解结果比较(表11,表12) ➢ 石脑油: 沸点范围约20-160℃ ➢ 石油醚: 30号 30-60℃ 60号 60-90℃ 15.6 15.6 3 1.216 d T K 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