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 系统 4.1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4.1.1单片微机控制的PWM可逆直流 教学内容 调速系统 4.1.2有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 统 4.1.3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 统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特点,理解晶闸管反 并联可逆线路工作状态与电机运行状 教学目的 态的关系。掌握有环流和无环流可逆直 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教具与方法多媒体教学系统,讲授(PPT)
教学内容 第四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 系统 4.1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4.1.1 单片微机控制的 PWM 可逆直流 调速系统 4.1.2 有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 统 4.1.3 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 统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特点,理解晶闸管反 并联可逆线路工作状态与电机运行状 态的关系。掌握有环流和无环流可逆直 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 建议学时 2 学时 教学教具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系统,讲授(PPT)
4.1.1单片微机控制的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改变直流电机电枢电压的极性来改变电机转 向,双极式控制的波形。系统构成时转速、电 流反馈极性,调节器双向限幅 4.1.2有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晶闸管反并联线路中两组晶闸管整流器和 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 从单组VM系统到 两组四象限。 2可逆V-M系统中的环流问题。 教学过程 3α≡β配合控制一一消除直流平均环流,环 流电抗器一一限制瞬时脉动环流 4α=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V-M系统 组成、动态过程 4.1.3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从有环流可逆系统的优缺点和工艺要求不高 时,可引入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系统。 1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和工 作原理 2DLC一无环流逻辑控制环节 作用,切换条件、封锁和开放延时
教 学 过 程 4.1.1 单片微机控制的 PWM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改变直流电机电枢电压的极性来改变电机转 向,双极式控制的波形。系统构成时转速、电 流反馈极性,调节器双向限幅。 4.1.2 有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 晶闸管反并联线路中两组晶闸管整流器和 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从单组 V-M 系统到 两组四象限。 2 可逆 V-M 系统中的环流问题。 3 α=β配合控制――消除直流平均环流,环 流电抗器――限制瞬时脉动环流 4 α=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 V-M 系统 -组成、动态过程 4.1.3 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从有环流可逆系统的优缺点和工艺要求不高 时,可引入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系统。 1 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和工 作原理 2 DLC -无环流逻辑控制环节 作用,切换条件、封锁和开放延时
4.1.1单片微机控制的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改变直流电机电枢电压的极性来改变电机转 向,双极式控制的波形。系统构成时转速、电 流反馈极性,调节器双向限幅 4.1.2有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晶闸管反并联线路中两组晶闸管整流器和 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 从单组VM系统到 两组四象限。最后总结表4-1 、可逆VM系统中的环流问题。 环流的定义,形成和分类。 教案 、环流的消除与抑制 1.直流平均环流与配合控制 α=β配合控制消除直流平均环流 2.瞬时脉动环流及其抑制环流电抗器 一限制瞬时脉动环流 四、α=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VM系统 组成、正向制动过程分析,着重讲清三 个阶段 4.1.3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从有环流可逆系统的优缺点和工艺要求不高 时,可引入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系统 1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和工
教 案 4.1.1 单片微机控制的 PWM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改变直流电机电枢电压的极性来改变电机转 向,双极式控制的波形。系统构成时转速、电 流反馈极性,调节器双向限幅。 4.1.2 有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一、 晶闸管反并联线路中两组晶闸管整流器和 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从单组 V-M 系统到 两组四象限。最后总结表 4-1。 二、可逆 V-M 系统中的环流问题。 环流的定义,形成和分类。 三、环流的消除与抑制 1. 直流平均环流与配合控制 -α=β配合控制消除直流平均环流 2. 瞬时脉动环流及其抑制环流电抗器 ―限制瞬时脉动环流 四、α=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 V-M 系统 -组成、正向制动过程分析,着重讲清三 个阶段。 4.1.3 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从有环流可逆系统的优缺点和工艺要求不高 时,可引入无环流控制的可逆系统。 1 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和工
作原理 2DLC一无环流逻辑控制环节 作用,切换条件、封锁和开放延时 4.2.位置随动系统 4.2.1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 4.2.2位置传感器 4.2.3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教学内容 和参数计算 4.2.4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校正与控 制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 位置随动系统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系 统对典型给定信号输入的给定稳态误 教学目的 差分析。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方 法。了解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校正的 般方法
作原理 2 DLC -无环流逻辑控制环节 作用,切换条件、封锁和开放延时 教学内容 4.2. 位置随动系统 4.2.1 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 4.2.2 位置传感器 4.2.3 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和参数计算 4.2.4 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校正与控 制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 位置随动系统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系 统对典型给定信号输入的给定稳态误 差分析。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方 法。了解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校正的一 般方法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系统对典型给定信 教学重点 号输入的给定稳态误差分析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教具与方法/多媒体教学系统,讲授(PrT) 4.2.1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 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特征及其与调速系统的 比较 4.2.3位置传感器 分类:模拟量和数字量,增量式和绝对值 4.2.4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和参数计 算 教学过程 1检测误差 2系统误差 一不同类型系统对典型给定信号输入的给定稳 态误差 扰动误差 4.2.5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校正与控制 一位置、转速、电流三环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 方法 给定量前馈的复合控制系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系统对典型给定信 号输入的给定稳态误差分析。 建议学时 4 学时 教学教具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系统,讲授(PPT) 教 学 过 程 4.2.1 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 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特征及其与调速系统的 比较 4.2.3 位置传感器 分类:模拟量和数字量,增量式和绝对值 4.2.4 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和参数计 算 1 检测误差 2 系统误差 -不同类型系统对典型给定信号输入的给定稳 态误差 -扰动误差 4.2.5 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校正与控制 -位置、转速、电流三环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 方法 -给定量前馈的复合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