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练习题 读图1“黄河流域简图”,回答1~2题。 黄河注入的海洋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黄河上中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A.水量大 B.流经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L C.地形平坦 D.水土流失严重 图1 3.各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A.广西—粤B.湖北—湘 C.福建—闽D.重庆—蜀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 B.崇明岛 C.台湾岛 D.舟山群岛 5.以下哪个地区华人华侨最集中() A.南亚 B.西欧 C.东南亚 D.北美 6.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B.合理人口分布C.减少人口数量D.实行计划生育 7.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分布均匀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东风 B.西风C.冬季风D.夏季风 9.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表1北方与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比较 A.壮族 B.汉族C.回族D.蒙古族 资源 读图2,回答10~11题。 北方地区62% 10.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耕地和水资源的配合状况是 秦岭一淮河 南方地区3%83% A.耕地多,水资源多B.耕地少,水资源少 图2 C.耕地少,水资源多D.耕地多,水资源少 11.秦岭一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之相吻合的是() A.1月份0℃等温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早地区分界线 读图3,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12~13题 12.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3.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围湖造田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图3 图4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西南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
1 图 1 2018 练习题 读图 1“黄河流域简图”,回答 1~2 题。 1.黄河注入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黄河上中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A.水量大 B.流经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C.地形平坦 D.水土流失严重 3.各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 A.广西——粤 B.湖北——湘 C.福建——闽 D.重庆——蜀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海南岛 B.崇明岛 C.台湾岛 D.舟山群岛 5.以下哪个地区华人华侨最集中( ) A.南亚 B.西欧 C.东南亚 D.北美 6.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 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 B.合理人口分布 C.减少人口数量 D.实行计划生育 7.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分布均匀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9.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 A.壮族 B.汉族 C.回族 D.蒙古族 读图 2,回答 10~11 题。 10.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耕地和水资源的配合状况是 ( ) A.耕地多,水资源多 B.耕地少,水资源少 C.耕地少,水资源多 D.耕地多,水资源少 11.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之相吻合的是( ) A.1 月份 0℃等温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读图 3,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 12~13 题。 12.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3.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图 4 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西南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 图 3 图 2
意图,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30 比重% 铁路 A.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 爱河运 B.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 公路 C.公路运输灵活便捷,在地势低平的西南大有作为 15 D.兰新一陇海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 13.甲乙丙丁与四地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0 A.甲一一西北地区B.乙—长江三角洲 C.丙—环渤海 西南地区 1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描述错误的是:() 甲 乙丙丁 图4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东北地区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黄河妈妈》歌词写道:“走出冰川的 时侯,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 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图5示意黄河流 城图,读歌词和图5完成15~16题。 15.“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 此时黄河流淌甲段在()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 水电站 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 16.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图5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D.河床高,泥沙淤积 17.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11.我国地势基本特征是(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C.西高东低,呈斜坡状还渐降低 D.东高西低,呈斜坡状逐渐降低 T南方 读图6,“我国水土资源资料图” 完成12~13题。 团北方 12.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 耕地水资源 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图6 13.针对资料反映出的问题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2 图 5 甲 乙 丙 丁 0 5 10 15 20 25 30比重% 铁路 河运 公路 图 4 意图,据此完成 12~13 小题。 12.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 B.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 C.公路运输灵活便捷,在地势低平的西南大有作为 D.兰新--陇海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 13.甲乙丙丁与四地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西北地区 B.乙——长江三角洲 C.丙——环渤海 D.丁——西南地区 1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东北地区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黄河妈妈》歌词写道:“走出冰川的 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 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图 5 示意黄河流 域图,读歌词和图 5 完成 15~16 题。 15.“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 ……”,此时黄河流淌甲段在(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16.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河床高,泥沙淤积 17.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11.我国地势基本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C.西高东低,呈斜坡状逐渐降低 D.东高西低,呈斜坡状逐渐降低 读图 6,“我国水土资源资料图”, 完成 12~13 题。 12.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3. 针对资料反映出的问题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 图 6 0 % 20% 40% 60% 80% 100% 耕地 水资源 南方 北方
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D.塔里木河治理工程 14.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 A.8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一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一月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一5℃等温线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读图7完成 15~16题。 :: 15.关于上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政治中心 B.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C.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D.我国最大的港口 16.上海宝山成为重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最主要条件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 C.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图 D.便利的海运和广阔的钢铁消费市场 读图8“中国荒漢化土地现状图”,完成17~18题 17.我国荒漢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宁夏 18.中国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内蒙古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雨紛紛” 图8 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早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 國着火炉吃西瓜”等,据此完成第19题。 19.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 育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0.以下河流中符合“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的是() A.珠江 B.塔里木河 C.黄河 D松花江 21.黄河出现“地上河”的河段是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2.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因为长江() A.径流量大 B.流域面积广 C.航运价值高 D.水力资源丰富
3 图 8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塔里木河治理工程 1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 ) A.800 毫米年降水量线、一月 0℃等温线 B.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一月 0℃等温线 C.800 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D.800 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读图 7 完成 15~16 题。 15.关于上海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 ) A.我国的政治中心 B.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C.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D.我国最大的港口 16.上海宝山成为重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 C.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D.便利的海运和广阔的钢铁消费市场 读图 8“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 17~18 题。 17.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宁夏 18.中国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 ....主要是( ) A.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等,据此完成第 19 题。 19.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0.以下河流中符合“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的是( ) A. 珠江 B. 塔里木河 C. 黄河 D.松花江 21.黄河出现“地上河”的河段是(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2.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因为长江( ) A.径流量大 B.流域面积广 C.航运价值高 D.水力资源丰富 图 7
23.以下属于汉族传统节日的是 A.开斋节 元宵节 C.火把节D.那达慕节 2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014年5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强降水天气。读图9,回答25~26题 25·根据预报图,以下省区出现大桑雨的是()[某日中国东部地区局部降水强度预报 A.浙 26.持续强降水易引发洪涝灾害。以下地区易发生洪涝灾 害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7.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B.铝土矿 C.水D.天然气 我国耕地分布不均、人均量少。回答28~29题。 28.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大解 A.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B.季风区的山地、丘陵大暴雨 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图9 29.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0.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B.合理人口分布C.实行计划生育D.减少人口数量 31.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分别 是() A.黑龙江省海南省B.河南省江西省C.辽宁省江苏省D.陕西省云南省 3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均匀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读图10,回答33~34题 33.高新技术发达,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① C.③ 34.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 35.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图10
4 A B C D 23.以下属于汉族传统节日的是( ) A.开斋节 B. 元宵节 C. 火把节 D. 那达慕节 2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014 年 5 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强降水天气。读图 9,回答 25~26 题。 25.根据预报图,以下省区出现大暴雨的是( ) A.浙 B.闽 C.粤 D.川 26.持续强降水易引发洪涝灾害。以下地区易发生洪涝灾 害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7.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 B.铝土矿 C.水 D.天然气 我国耕地分布不均、人均量少。回答 28~29 题。 28.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B.季风区的山地、丘陵 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29.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0.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 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 B.合理人口分布 C.实行计划生育 D.减少人口数量 31.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分别 是( ) A.黑龙江省 海南省 B.河南省 江西省 C.辽宁省 江苏省 D.陕西省 云南省 3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分布均匀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读图 10,回答 33~34 题 33.高新技术发达,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4.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 35.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 图 9 图 10
“目前,全球荒漢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读“中国 荒漢化土地现状图”,完成16~17题。 36.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宁夏 肃 37.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青海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新疆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读图11“长江沿江地带略图”,回答38~39题。(10分) 内蒙古 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 图 11 38.长江发源于图中①为()山脉 A.昆仑山 B.唐古拉山 C.巴颜额拉山 D.天山 39.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航运价值集中在()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读图12,回答40~41题 40.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 东侧河流为 小个个氽小小 甲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41.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图12 A.5℃ B.8℃ C.-4℃D.16℃ 42.阅读有关村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产业\淪金 装备 制造业 兰州主要产业结构图 1)兰州所在省区是 (全称),②所在省省区的简称是 ③的行政中 心是 ④所在的地形区是 (2)兰州以 (轻或重)工业为主,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3)黄河上游①附近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一方面水量较大,另一方面地处一二级阶 梯过渡处,_大
5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 3600 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4。”读 “中国 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 16~17 题。 36.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宁夏 37.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读图 11“长江沿江地带略图”,回答 38~39 题。(10 分) 38.长江发源于图中①为( )山脉 A.昆仑山 B.唐古拉山 C.巴颜额拉山 D.天山 39.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航运价值集中在( )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读图 12,回答 40~41 题 40.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东侧河流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41.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 1 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42.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 分) (1)兰州所在省区是 (全称),②所在省省区的简称是 ,③的行政中 心是 。④所在的地形区是 。 (2)兰州以 (轻或重)工业为主,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3)黄河上游①附近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一方面水量较大,另一方面地处一二级阶 梯过渡处, 大。 图 12 图 11 石油 化工 装 备 制造业 有色 冶金 其他 产业 兰州主要产业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