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类:伴 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伴随经济增 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 按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分类:货 币紧缩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政 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中性货币政策情况下 的通货紧缩
按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类:伴 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伴随经济增 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 按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分类:货 币紧缩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政 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中性货币政策情况下 的通货紧缩
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1.消费物价指数 2.生产者价格指数 3.国民生产总值GNP冲减指数 五、我国使用的主要价格指数 我国使用的主要价格指数是每年公布的全国零售 物价总指数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前者的商 品计算范围包括消费品与部分农用生产资料,但不 包括劳务在内。后者是反映城市职工家庭所购买的 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 数。按综合平均价格(包括牌价、议价与市价用加 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根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 研究确定
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1.消费物价指数 2 .生产者价格指数 3 .国民生产总值GNP冲减指数 五、我国使用的主要价格指数 我国使用的主要价格指数是每年公布的全国零售 物价总指数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前者的商 品计算范围包括消费品与部分农用生产资料,但不 包括劳务在内。后者是反映城市职工家庭所购买的 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 数。按综合平均价格(包括牌价、议价与市价)采用加 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根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 研究确定
第二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货币数量增加后,在充分就业这个最后分 界点的前后,其膨胀效果的程度不同。一般有两种情况: (1)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以前,货币量增加后,就业量随 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其作用,一部分在提高成本单位, 一部分在增加产量。他认为原因是因为存在着闲置的劳动力, 工人被迫接受低于工资品价格上涨比例的货币工资,尚有剩 余生产资源,供给有弹性,故增加有效需求有刺激产量增加 的作用。此时货币数量的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 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 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他称之为“半通货 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货币数量增加后,在充分就业这个最后分 界点的前后,其膨胀效果的程度不同。一般有两种情况: (1)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以前,货币量增加后,就业量随 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其作用,一部分在提高成本单位, 一部分在增加产量。他认为原因是因为存在着闲置的劳动力, 工人被迫接受低于工资品价格上涨比例的货币工资,尚有剩 余生产资源,供给有弹性,故增加有效需求有刺激产量增加 的作用。此时货币数量的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 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 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他称之为“半通货 膨胀
(2)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货币量增加产生了 显著的膨胀性效果。由于各种生产资源均无剩余, 供给无弹性,货币量增加后有效需求也提高,但就 业量和产量却不再增加.增加的只是边际成本中各 生产要素的报酬,即成本单位,特别是工人增强了 对工资下降的抵抗力,货币工资必须随工资品价格 作同比例提高,此时物价就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上升, 形成绝对的通货膨胀。 必须说明的是,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里,充分 就业是一种例外,而小于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 他实际上是认为,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 的半通货膨胀,而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成 为他提倡膨胀性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2)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货币量增加产生了 显著的膨胀性效果。由于各种生产资源均无剩余, 供给无弹性,货币量增加后有效需求也提高,但就 业量和产量却不再增加.增加的只是边际成本中各 生产要素的报酬,即成本单位,特别是工人增强了 对工资下降的抵抗力,货币工资必须随工资品价格 作同比例提高,此时物价就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上升, 形成绝对的通货膨胀。 必须说明的是,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里,充分 就业是一种例外,而小于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 他实际上是认为,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 的半通货膨胀,而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成 为他提倡膨胀性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需求拉上说 新古典综合派也是从货币需求角度寻找通货膨胀的成因 的。该理论认为之所以产生一般性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是 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刺激了有效需求。 当货币需求大于商品供给时,就形成了膨胀性缺口,牵动物 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这和60年代以前凯思斯学派(包括凯 思斯本人)的认识相同。所不同的是凯恩斯是以充分就业为界 限来判断是否发生真正的通货膨胀,而现代凯恩斯主义强调 的重点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凯恩斯认为只要存在失业就不会发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只会形成半通货膨胀。但从5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持续存在 并日益严重,失业与物价上涨并存,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 论对此无法作出解释。于是汉森等人从另一方面寻找通货膨 胀的成因,提出了需求拉上说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需求拉上说 新古典综合派也是从货币需求角度寻找通货膨胀的成因 的。该理论认为之所以产生一般性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是 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刺激了有效需求。 当货币需求大于商品供给时,就形成了膨胀性缺口,牵动物 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这和60年代以前凯思斯学派(包括凯 思斯本人)的认识相同。所不同的是凯恩斯是以充分就业为界 限来判断是否发生真正的通货膨胀,而现代凯恩斯主义强调 的重点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凯恩斯认为只要存在失业就不会发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只会形成半通货膨胀。但从5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持续存在 并日益严重,失业与物价上涨并存,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 论对此无法作出解释。于是汉森等人从另一方面寻找通货膨 胀的成因,提出了需求拉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