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2015年第一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2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闲云野鹤录入并解析 、积累与运用(含1-~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私厨的味道,也许来自家常的三餐,也许来自记忆中的秘境 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夏耘、秋 收、冬藏;整装、跋涉、落脚、启程,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又凭借一条遍尝百味 灵敏却又执着的舌头,与一身历经岁月与生活磨砺的超群技艺,烹制出荡漾在舌尖与心上的 美味。 ②《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不是纪录片的忠实还原,就是其内容的深入与延展,它用 美食、故事、文化与传说烹制出专属于你的心灵盛宴,让你在味觉与视觉的惊艳之外,品尝 到中国人的生活百味 1.请用正楷将语段①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答案】遍尝百味超群技艺 【解析】考査学生的书写能力,方法:要求学生在课下练好字的硬笔书法,做到书写正确 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请给语段①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夏耘()(2)跋涉()(3)磨砺()(4)荡漾() 【答案】(1)yun(2)ba(3)li(4)yang 【解析】注意正确运用汉语拼音规则,形声字的辨析,声旁基本可以确定字的读音,但不能 概而论。 3.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答案】①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 夏耘、秋收、冬藏:整装、启程、跋涉、落脚,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 ②《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不仅是纪录片的忠实还原,更是其内容的深入与延展 【解析】①段中句子语序不当,不符合逻辑,“整装、启程、跋涉、落脚”才是正常的思维 习惯。②段中,关联词使用不当,“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根据句意 此处应该是递进关系而不是选择关系,因此,应改为“不仅是……更是……”才符合句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市中学生才艺大赛中,我校以别具匠心的构思获得特等奖
昆明市西山区 2015 年第一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 22 小题,共 8 页。考试用时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 闲云野鹤录入并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含 1~6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3 题。 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私厨的味道,也许来自家常的三餐,也许来自记忆中的秘境。 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夏耘.、秋 收、冬藏;整装、跋.涉、落脚、启程,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又凭借一条遍尝百味、 灵敏却又执着的舌头,与一身历经岁月与生活磨砺.的超群技艺,烹制出荡漾.在舌尖与心上的 美味。 ②《舌尖上的中国·第 2 季》不是纪录片的忠实还原,就是其内容的深入与延展,它用 美食、故事、文化与传说烹制出专属于你的心灵盛宴,让你在味觉与视觉的惊艳之外,品尝 到中国人的生活百味。 1.请用正楷将语段①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 分) 【答案】遍尝百味 超群技艺 【解析】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方法:要求学生在课下练好字的硬笔书法,做到书写正确、 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请给语段①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 分) (1)夏耘.( ) (2)跋.涉 ( ) (3)磨砺.( ) (4)荡漾.( ) 【答案】(1) yún (2) bá (3) lì (4) yàng 【解析】注意正确运用汉语拼音规则,形声字的辨析,声旁基本可以确定字的读音,但不能 一概而论。 3.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 分) 【答案】①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 夏耘.、秋收、冬藏;整装、启程、跋涉、落脚,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 ②《舌尖上的中国·第 2 季》不仅是纪录片的忠实还原,更是其内容的深入与延展。 【解析】①段中句子语序不当,不符合逻辑,“整装、启程、跋涉、落脚”才是正常的思维 习惯。②段中,关联词使用不当,“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根据句意, 此处应该是递进关系而不是选择关系,因此,应改为“不仅是……更是……”才符合句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在市中学生才艺大赛中,我校以别具匠心 ....的构思获得特等奖
B.近来,日对中国钓鱼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 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 递给他 【答案】C 【解析】叹为观止的含义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 够了。这是一个褒义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 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C 句语意明显是贬义。这里是词语感情色彩使用错误。 4.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玷污峻工诡秘无济于事 (2)抱歉瞻仰和睦儒子可教 改为 (2) 改为 【答案】(1)“峻”改为“竣”,(2)“儒”改为“孺” 【解析】(1)“峻”有三个含义:山高而陡:高大:严厉苛刻。“竣”的意思是:事情完 毕。“竣工”即是完工的意思,因此这里只能用“竣”。(2)在需字族里,需字都是声符 兼义符。需字族汉字都与"柔软"之义有关。“儒”字属于需字族,“儒”的本义是“身体软 弱的人”,这里指读书人(知识分子)。“孺”指小孩儿,幼儿。“孺子”在这里指小孩。 6.按要求默写。(每小题1分,共8分) (1)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后山寺破禅院》) (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 (6)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 人心语的诗句是: (8)古诗词中有不少表现“乡愁”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答案】(1)明月别枝惊鹊(2)但余钟磬音(3)古道西风瘦马(4)衣沾不足 惜(5)举杯消愁愁更愁(6)尚思为国戍轮台(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胡马依北风越鸟 巢南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近来,日对中国钓鱼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 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 ....的地步。 D.他小心翼翼 ....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 递给他。 【答案】C 【解析】叹为观止的含义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 够了。这是一个褒义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 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C 句语意明显是贬义。这里是词语感情色彩使用错误。 4.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 分) (1)玷污 峻工 诡秘 无济于事 (2)抱歉 瞻仰 和睦 儒子可教 (1) 改为 (2) 改为 【答案】(1)“峻”改为“竣”,(2)“儒”改为“孺” 【解析】(1)“峻”有三个含义:山高而陡;高大;严厉苛刻。“竣”的意思是:事情完 毕。“竣工”即是完工的意思,因此这里只能用“竣”。(2)在需字族里,需字都是声符 兼义符。需字族汉字都与"柔软"之义有关。“儒”字属于需字族,“儒”的本义是“身体软 弱的人”,这里指读书人(知识分子)。“孺”指小孩儿,幼儿。“孺子”在这里指小孩。 6.按要求默写。(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1)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后山寺破禅院》) (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5) ,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 云》) (6)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 人心语的诗句是: , 。 (8)古诗词中有不少表现“乡愁”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 。 【答案】(1)明月别枝惊鹊 (2)但余钟磬音 (3)古道西风瘦马 (4)衣沾不足 惜 (5)举杯消愁愁更愁 (6)尚思为国戍轮台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8)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 胡马依北风 越鸟 巢南枝 /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析】注意平时积累。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二、阅读理解。(含7~21题,共36分) (一)古诗词鉴赏(第7题,2分)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 幅怎样的图景?(2分) 答 【答案】“阔”字以静衬动,表现了长江水波荡漾,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 阔浩渺。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己浓的景象。 【解析】“阔”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 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8-11小题。(12分) 【甲】 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乙】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 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 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 不能夺,无言反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臣之妻私臣( (2)皆以美于徐公( (2)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 )(4)今有人十年长患( 【答案】私:偏爱于:过,比谏止:劝阻患:患病 【解析】“私”原指偏私,不公道,这里是妻子对丈夫的感情,因此可以解释为偏爱。“于” 作介词用时,有如下三种意义:①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等,可译作“在”、“到
【解析】注意平时积累。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二、阅读理解。(含 7~21 题,共 36 分) (一)古诗词鉴赏(第 7 题,2 分)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 幅怎样的图景?(2 分) 答: 。 【答案】“阔”字以静衬动,表现了长江水波荡漾,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 阔浩渺。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解析】“阔”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 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 8~11 小题。(12 分) 【甲】 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乙】 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 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 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 不能夺,无言反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2)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 ( ) (4)今有人十年长患 ( ) 【答案】私:偏爱 于:过,比 谏止:劝阻 患:患病 【解析】“私”原指偏私,不公道,这里是妻子对丈夫的感情,因此可以解释为偏爱。“于” 作介词用时,有如下三种意义:①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等,可译作“在”、“到
“向”、“从”、“对于”等。②表示比较,相当于“过”。③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 者,可译作“被”。“美于徐公”即“美过徐公”,也就是“比徐公美”。“谏”意为规劝 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止”是禁止,阻止之意,“谏止”在这里可译 作“劝阻”。“患”有担忧,忧虑和忧患,灾祸两个义项。由“忧患,灾祸”引申出“毛病” “疾病”、“患……病”三个义项,句中“长患”可以理解为长期(久)患病。 9.把下面句中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原文: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原文: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 译文 【答案】(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 (2)如果一定要让他背着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里路,那是绝对不行的 【解析】(1)“谤讥”是古今异义词,文中是“批评议论”的意思,不能解释为“诽谤 讥讽”:“闻”也是古今异义词,是听的意思。(2)“使”是一词多义,其中有“命令 派遣”的义项,由此转译为“让”,进而引申为“以致,致使”。在此译作“让”。“负” 译作“背”。“得”有“得到,获得”与“表示情况允许,‘能够’、‘可以’之意”两种 解释,此间取第二种解释为合理。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案】“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 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解析】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都会紧挨着代词,分析本句可知,词指代的是“此”指代“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对方,战胜对方 的方法是多样的,最直接的手段是军事,即发动战争,但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 上策。在诸侯纷争的时代,军备自然不能少,但是如果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使对方 臣服,那也是上上之策。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 来朝见齐王,就是能够“战胜于朝廷”的具体措施。 11.甲、乙两文中邹忌和魏征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请简述理由。(3分) 共同点: 更欣赏 。理由是: 【答案】目的相同:都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方式相同:都采用了设喻说理,委婉劝说
“向”、“从”、“对于”等。②表示比较,相当于“过”。③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 者,可译作“被”。“美于徐公”即“美过徐公”,也就是“比徐公美”。“谏”意为规劝 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止”是禁止,阻止之意,“谏止”在这里可译 作“劝阻”。“患”有担忧,忧虑和忧患,灾祸两个义项。由“忧患,灾祸”引申出“毛病”、 “疾病”、“患……病”三个义项,句中“长患”可以理解为长期(久)患病。 9.把下面句中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原文: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原文: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 译文: 【答案】(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 赏。 (2)如果一定要让他背着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里路,那是绝对不行的。 【解析】(1)“谤讥”是古今异义词,文中是“批评议论”的意思,不能解释为“诽谤, 讥讽”;“闻”也是古今异义词,是听的意思。(2)“使”是一词多义,其中有“命令, 派遣”的义项,由此转译为“让”,进而引申为“以致,致使”。在此译作“让”。“负” 译作“背”。“得”有“得到,获得”与“表示情况允许,‘能够’、‘可以’之意”两种 解释,此间取第二种解释为合理。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3 分) 答: 【答案】“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 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解析】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都会紧挨着代词,分析本句可知,词指代的是“此”指代“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对方,战胜对方 的方法是多样的,最直接的手段是军事,即发动战争,但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 上策。在诸侯纷争的时代,军备自然不能少,但是如果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使对方 臣服,那也是上上之策。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 来朝见齐王,就是能够“战胜于朝廷”的具体措施。 11.甲、乙两文中邹忌和魏征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请简述理由。(3 分) 共同点: 更欣赏 。理由是: 【答案】目的相同:都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方式相同:都采用了设喻说理,委婉劝说
更欣赏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 百余条,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更欣赏邹忌。有胆有识,明智,精细,以自身的事情,现身说法,巧妙设喻,暗示。委婉讽 (劝)谏,使齐王猛醒,从而纳谏除弊,兴国安邦 【解析】相同点:都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不同点: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劝谏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德 义,使国安。邹忌为齐相,看到齐国种种政治弊端,想到“王之蔽甚矣”,勇于规劝齐王纳 谏除弊,修明政治 (三)阅读《太空垃圾一一人类自设的隐患》选文,完成12~15题。(10分) ①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 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它不仅影响航天 事业的发展,而且还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 性物质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②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遺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零 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 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 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③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 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 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 的爆炸力。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 的航天器送上绝路。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 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 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亼们肉眼很难看淸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 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④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 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飖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 的脱落更具有特別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 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1978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 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年,“宇宙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 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 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12.根据本文内容,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是什么?(2分)
更欣赏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 百余条,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更欣赏邹忌。有胆有识,明智,精细,以自身的事情,现身说法,巧妙设喻,暗示。委婉讽 (劝)谏,使齐王猛醒,从而纳谏除弊,兴国安邦。 【解析】相同点:都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不同点: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劝谏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德 义,使国安。邹忌为齐相,看到齐国种种政治弊端,想到“王之蔽甚矣”,勇于规劝齐王纳 谏除弊,修明政治。 (三)阅读《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选文,完成 12~15 题。(10 分) ①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 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它不仅影响航天 事业的发展,而且还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 性物质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②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零 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 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 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③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 2%至 5%的 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 10 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 每秒 10 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 的爆炸力。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 的航天器送上绝路。1983 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 0.2 毫米的涂料剥离 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 0.5 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 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④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 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 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 会有 100 多个这种装置,含有 1 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1978 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 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 年,“宇宙 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 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 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12.根据本文内容,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是什么?(2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