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从容说课 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时间的延续,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不 断提高,人口也在不断增长。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 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有限性,这彼此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互相对立的双方之间,矛盾也日益突出。当今世界,这种矛盾在有些地区已近于激化。正是 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展开了关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研究和讨论。 本节课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安排的。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 彼此有内在联系,但决不是等同的。三者指的都是某个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相对更是一个笼 统抽象的概念,而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则更显具体,评估依据相对比较明确、具体 不论是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还是人口合理容量,对它们的估计都要考虑到特定历史时 期、特定地区(国家甚或全球)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同情况。 因此,它们都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对它们进行的估计,因为假定条件不同,结果也就 不同,甚至出入很大。不过,虽然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只是相对的,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 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已十分紧迫。而要保持 人口的合理容量,则需要各国(各地区)政府协调一致,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 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和区别 2.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各自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影响 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知道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 几种观点以及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 要意义。 4.使学生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帮 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地区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建 设美好家园的实例,讨论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 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理解对某一国 家(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多种数值,以及这些数值甚至可能会有很大 的差异的原因。 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 手,引导学生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5.结合中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大 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具体实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从容说课 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时间的延续,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不 断提高,人口也在不断增长。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 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有限性,这彼此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 互相对立的双方之间,矛盾也日益突出。当今世界,这种矛盾在有些地区已近于激化。正是 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展开了关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研究和讨论。 本节课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安排的。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 彼此有内在联系,但决不是等同的。三者指的都是某个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相对更是一个笼 统抽象的概念,而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则更显具体,评估依据相对比较明确、具体。 不论是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还是人口合理容量,对它们的估计都要考虑到特定历史时 期、特定地区(国家甚或全球)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同情况。 因此,它们都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对它们进行的估计,因为假定条件不同,结果也就 不同,甚至出入很大。不过,虽然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只是相对的,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 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已十分紧迫。而要保持 人口的合理容量,则需要各国(各地区)政府协调一致,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 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和区别。 2.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各自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影响 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知道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 几种观点以及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 要意义。 4.使学生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帮 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地区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建 设美好家园的实例,讨论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 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理解对某一国 家(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多种数值,以及这些数值甚至可能会有很大 的差异的原因。 4.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 手,引导学生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5.结合中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大 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具体实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 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具准备 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图文 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一直到1650年之前,世界人口的增 长都十分缓慢。然而自1650年后…… (图片展示: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 亿(人数) 000 01650170017501800183018019001930195019741987190201025( 生:观察、判读图片。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 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 师:是的。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4亿。依 目前的情形发展,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预测,2020年,世界人口会达到80亿,2046年,世 界人口会突破i00亿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地球孕育的,同时地球又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在人类生活的地 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 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叉能容纳多少人口?研究这些问题对 于协调人地关系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知识传授)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师: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特定环境以其空间和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在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以“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大家请看我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网站的网页上下载、编辑的两段文字,看完后请
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 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具准备 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图文 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 2 亿到 3 亿,一直到 1650 年之前,世界人口的增 长都十分缓慢。然而自 1650 年后…… (图片展示:世界 1650 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 生:观察、判读图片。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 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 师:是的。到 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已达到 60 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 64 亿。依 目前的情形发展,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预测,2020 年,世界人口会达到 80 亿,2046 年,世 界人口会突破 i00 亿。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地球孕育的,同时地球又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在人类生活的地 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 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叉能容纳多少人口?研究这些问题对 于协调人地关系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知识传授)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师: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特定环境以其空间和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在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以“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大家请看我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网站的网页上下载、编辑的两段文字,看完后请
你们来说说你们对“环境承载力”的看法 文字资料展示 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力量究竟有没有极限呢?这就是所谓“环境承载力”问题。环境 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 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 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环境承载力 这一概念的提出,其思想前提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环境作为一种资源, 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气候、动植物、矿产等以及它们的 组合方式(环境状态):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浄能力”。“环 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可表述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 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闭值。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 显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 发挥。由于它所承载的是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指人类经济发展行为)在规模、强度或速度上的 限值,因而其大小可用人类活动的方向、速度、规模等量来表现 生:阅读文字内容后,进行小范围讨论。 师:知道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吧,说说看。 生:“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 活动作用的阈值 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 规模的大小。 师:对,很好。它涉及了多种指标,其中的哪一项指标,是人们考虑得最多,引用得最 多的? 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指标 (推进 师:这项指标又被人们称为什么? 生:环境人口容量。 师:教材给它下的定义是怎么说的? 生:一个国家或地区韵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 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 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师:从这个定义的表述中,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 要因素。 生:各自默念,或互相议论,仔细辨别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特定的历史时期、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对比分析) 师:好。下面,咱们就先逐个来看看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师: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个相对更突出? 生:资源 师:确实如此。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的a 一个地区,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所能供养的人口相应也多,反之则少。譬如:同在欧洲 的德国和梵蒂冈,前者现有人口8000多万,后者人口只有1000左右。香港经济繁荣,以1000 多平方千米土地维持680来万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但若要它供养如河南9000
你们来说说你们对“环境承载力”的看法。 文字资料展示 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力量究竟有没有极限呢?这就是所谓“环境承载力”问题。环境 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 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 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环境承载力 这一概念的提出,其思想前提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环境作为一种资源, 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气候、动植物、矿产等以及它们的 组合方式(环境状态);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净能力”。“环 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可表述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 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闭值。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 显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 发挥。由于它所承载的是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指人类经济发展行为)在规模、强度或速度上的 限值,因而其大小可用人类活动的方向、速度、规模等量来表现。 生:阅读文字内容后,进行小范围讨论。 师:知道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吧,说说看。 生:“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 活动作用的阈值。 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 规模的大小。 师:对,很好。它涉及了多种指标,其中的哪一项指标,是人们考虑得最多,引用得最 多的? 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指标。 (推进) 师:这项指标又被人们称为什么? 生:环境人口容量。 师:教材给它下的定义是怎么说的? 生:一个国家或地区韵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 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 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师:从这个定义的表述中,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 要因素。 生:各自默念,或互相议论,仔细辨别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特定的历史时期、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对比分析) 师:好。下面,咱们就先逐个来看看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师: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个相对更突出? 生:资源。 师:确实如此。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的 a 一个地区,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所能供养的人口相应也多,反之则少。譬如:同在欧洲 的德国和梵蒂冈,前者现有人口 8000 多万,后者人口只有 1000 左右。香港经济繁荣,以 1000 多平方千米土地维持 680 来万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但若要它供养如河南 9000
多万人,则情况可想而知。 (延展) 师:那是不是资源相对少的国家(地区),其供养能力肯定就少呢?大家别忙回答,先看了 下面的材料再作回答。 (材料展示) (师生互动)同读材料,师启发引导,展开讨论 材料一:以色列农业的魅力 以色列农业概况 国土面积 1.49万平方千米,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 年均降水量 约200毫米 人均水资源 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 耕地 41万公顷,人均1亩地 1997年农业产值 37亿美元 1997年农产品出口 8亿美元 1997年农业劳动力 6.7万人,1个农民可供养90人 以色列实际上只有北部加利利湖周围平原和约旦河谷适宜农业。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 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仅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创造了令世界惊讶的奇迹 如今的以色列,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 产品大量出口创汇:荒山改造成森林公园,沼泽和沿海洼地变为良田,南部沙漠建起了众多 绿洲和温室。 迄今为止,以色列农业产值和出口比1948年建国时翻了数百番,但农业在GDP中的比重 不断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的60%降为目前的1.8%。农民从总劳动力的70%降为仅3% 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达95%,还大量出口,只进口部分粮食、糖、油、咖啡、荼等。进出口 相抵,净出口仍近2亿美元。以色列国际合作项目的1/3是农业项目,每年3000多农业专家 在外国讲学,60多个国家的人员来以色列培训。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3倍 于现在的人口。 师: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国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如何? 生:土地面积小,贫瘠缺水。 师:但是,它的人口供养能力怎样? 生:很好,很高。 材料二: 滴灌是法宝 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3到5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16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20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处理和 海水淡化补足。 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曾预言,以色列的未来在南方沙漠。水是改造沙漠的命脉 以色列从1952年起耗资15亿美元,用11年时间建成了145千米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 道。然而传统灌溉使农业革命和沙漠改造进展缓慢 1962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滲入土壤是减 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闻名世界的耐特菲姆( NETAFIM)滴灌公司于1964年应运而生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
多万人,则情况可想而知。 (延展) 师:那是不是资源相对少的国家(地区),其供养能力肯定就少呢?大家别忙回答,先看了 下面的材料再作回答。 (材料展示) (师生互动)同读材料,师启发引导,展开讨论 材料一:以色列农业的魅力 以色列农业概况 国土面积 1.49 万平方千米,2/3 土地为沙漠和山地 年均降水量 约 200 毫米 人均水资源 270 吨,不足世界人均的 3% 耕地 41 万公顷,人均 1 亩地 1997 年农业产值 37 亿美元 1997 年农产品出口 8 亿美元 1997 年农业劳动力 6.7 万人,1 个农民可供养 90 人 以色列实际上只有北部加利利湖周围平原和约旦河谷适宜农业。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 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仅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创造了令世界惊讶的奇迹。 如今的以色列,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 产品大量出口创汇;荒山改造成森林公园,沼泽和沿海洼地变为良田,南部沙漠建起了众多 绿洲和温室。 迄今为止,以色列农业产值和出口比 1948 年建国时翻了数百番,但农业在 GDP 中的比重 不断下降,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 60%降为目前的 1.8%。农民从总劳动力的 70%降为仅 3%。 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达 95%,还大量出口,只进口部分粮食、糖、油、咖啡、荼等。进出口 相抵,净出口仍近 2 亿美元。以色列国际合作项目的 l/3 是农业项目,每年 3000 多农业专家 在外国讲学,60 多个国家的人员来以色列培训。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 3 倍 于现在的人口。 师: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国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如何? 生:土地面积小,贫瘠缺水。 师:但是,它的人口供养能力怎样? 生:很好,很高。 材料二: 滴灌是法宝 滴灌比漫灌节水 1/3~l/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 1/3 到 5 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 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 16 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 20 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处理和 海水淡化补足。 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曾预言,以色列的未来在南方沙漠。水是改造沙漠的命脉, 以色列从 1952 年起耗资 1_5 亿美元,用 11 年时间建成了 145 千米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 道。然而传统灌溉使农业革命和沙漠改造进展缓慢。 1962 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 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闻名世界的耐特菲姆(NETAFIM)滴灌公司于 1964 年应运而生。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 30 年来一直稳定在 13 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
了5番。滴灌的原理很简单,然而,让水均衡地滴渗到每颗植株却非常复杂。以色列研制的 硬韧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嚣等都是髙科技的结晶。以色列滴灌系统目前已是第 六代,最近又开发成小型自压式滴灌系统。如今,世界80多个国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耐特菲姆滴灌公司年收入2.3亿美元,其中80%来自出口。 滴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以色列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 着无数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直径1米多的黑塑料储水罐,电脑自动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 渗入植株根部。滴灌使沙漠城市也照样绿阴浓浓 在以色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真谛,不在于挖沟渠,而在于科学灌溉高效用水。 滴灌使每寸土地都滲透着髙科技,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喷灌系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 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将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 科技为本 政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 3500多个高科技公司。 7个研究所,250多位博士研究员,正在从事750多个科研项目。 以色列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农业发展主要受益于科技,农业投入也主要用于农业科研,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 以色列农业从种籽、育苗、栽培、灌溉、施肥、收割、加工、储藏、温室等每个环节 都努力追求最佳效益,发展成高度专业分工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农户像经营现代化工厂一样 管理农场 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其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化工、电子、基因、细 胞、医学、生物工程等。大学也有农研所,但主力是承担3/4农业科研的农业部的研究组织, 它下属农技、水土、种植、动物、园艺、农作物、储存等研究所,形成了有科研人员、技术 员和农民密切合作的体系,使科研成果迅速推广普及 以色列分子水平的生物工程研究能随心所欲地开发菜果、花卉、畜禽新品种,新品种问 世周期大大缩短。用生物工程改造番茄,不但产量倍增,而且口味好、耐储存,现已开发出 40多种,种籽出口每千克价格达数千美元,现在,欧洲的西红柿种籽40%来自以色列 在以色列,人们甚至更喜欢沙漠种植,因为烈日干旱使光合、蒸腾作用更强,土地不板 结,可任意控制水肥。南部沙漠大片柑橘、柚子、柠檬果园,全部用遥控电脑灌溉,电脑测 定果实酸甜度·机械化采摘、包装、运输,24小时内水果就摆放在国内外货架上。 以色列科学家用基因技术改造的黑胡椒,粒大味浓,向胡椒之国匈牙利出口:生物工程 培育的花卉新品种年出口额2亿多美元,80%直接销往荷兰花卉市场:欧洲3/4的柚桔来自 以色列:霍夫丁奶牛每头平均年产奶920千克,最高达1.8万千克:每头种牛一年出口冷冻 受精卵可收入15万美元,甚至还向奶牛之国荷兰出口:;药用羊奶成分近于人奶,含特殊基因 这一系列的优质农产品无一不是农业高科技的成果。 农业科技还包括间接服务。如,放射性氡确定水源水龄,水龄大就不宜作为农用稳定水 源:长链乙醇取代银碘化合物,可提高人工降雨量的15%;电渗析薄膜能净化化肥污染:加 工技术使农产品增值5倍以上:等等。 科技使农业工业化,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5%靠科技。以色列的农业奇迹表明,科技就是 生产力,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 师:这下大家找到原因了吧? 生:是的 师:什么原因? 生:有发达的、以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师:对喽!
了 5 番。滴灌的原理很简单,然而,让水均衡地滴渗到每颗植株却非常复杂。以色列研制的 硬韧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嚣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以色列滴灌系统目前已是第 六代,最近又开发成小型自压式滴灌系统。如今,世界 80 多个国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耐特菲姆滴灌公司年收入 2.3 亿美元,其中 80%来自出口。 滴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以色列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 着无数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直径 1 米多的黑塑料储水罐,电脑自动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 渗入植株根部。滴灌使沙漠城市也照样绿阴浓浓。 在以色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真谛,不在于挖沟渠,而在于科学灌溉高效用水。 滴灌使每寸土地都渗透着高科技,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喷灌系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 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将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 科技为本 政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 3%。 3500 多个高科技公司。 7 个研究所,250 多位博士研究员,正在从事 750 多个科研项目。 以色列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农业发展主要受益于科技,农业投入也主要用于农业科研,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 以色列农业从种籽、育苗、栽培、灌溉、施肥、收割、加工、储藏、温室等每个环节, 都努力追求最佳效益,发展成高度专业分工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农户像经营现代化工厂一样 管理农场。 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其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化工、电子、基因、细 胞、医学、生物工程等。大学也有农研所,但主力是承担 3/4 农业科研的农业部的研究组织, 它下属农技、水土、种植、动物、园艺、农作物、储存等研究所,形成了有科研人员、技术 员和农民密切合作的体系,使科研成果迅速推广普及。 以色列分子水平的生物工程研究能随心所欲地开发菜果、花卉、畜禽新品种,新品种问 世周期大大缩短。用生物工程改造番茄,不但产量倍增,而且口味好、耐储存,现已开发出 40 多种,种籽出口每千克价格达数千美元,现在,欧洲的西红柿种籽 40%来自以色列。 在以色列,人们甚至更喜欢沙漠种植,因为烈日干旱使光合、蒸腾作用更强,土地不板 结,可任意控制水肥。南部沙漠大片柑橘、柚子、柠檬果园,全部用遥控电脑灌溉,电脑测 定果实酸甜度·机械化采摘、包装、运输,24 小时内水果就摆放在国内外货架上。 以色列科学家用基因技术改造的黑胡椒,粒大味浓,向胡椒之国匈牙利出口;生物工程 培育的花卉新品种年出口额 2 亿多美元,80%直接销往荷兰花卉市场;欧洲 3/4 的柚桔来自 以色列;霍夫丁奶牛每头平均年产奶 9220 千克,最高达 1.8 万千克;每头种牛一年出口冷冻 受精卵可收入 15 万美元,甚至还向奶牛之国荷兰出口;药用羊奶成分近于人奶,含特殊基因。 这一系列的优质农产品无一不是农业高科技的成果。 农业科技还包括间接服务。如,放射性氡确定水源水龄,水龄大就不宜作为农用稳定水 源;长链乙醇取代银碘化合物,可提高人工降雨量的 15%;电渗析薄膜能净化化肥污染;加 工技术使农产品增值 5 倍以上;等等。 科技使农业工业化,以色列农业增产的 95%靠科技。以色列的农业奇迹表明,科技就是 生产力,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 师:这下大家找到原因了吧? 生:是的。 师:什么原因? 生:有发达的、以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师:对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