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二)行星的化学组成 由于行星表层温度较低,缺乏原子光谱的激 发条件,无法用光谱资料估算其成分。 近年来,通过宇航探测器对行星大气的测定, 使人们对行星大气化学成分有了一些了解。 分析显示,类地行星与外行星大气层成分有 明显差异,类地行星缺乏原始星云中气体组 分(H2、He),外行星则相对富含这种组分。 1665 23:35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16/65 ➢由于行星表层温度较低,缺乏原子光谱的激 发条件,无法用光谱资料估算其成分。 ➢近年来,通过宇航探测器对行星大气的测定, 使人们对行星大气化学成分有了一些了解。 ➢分析显示,类地行星与外行星大气层成分有 明显差异,类地行星缺乏原始星云中气体组 分(H2、He),外行星则相对富含这种组分。 (二)行星的化学组成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 行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它们可以被 划分成两种类型: 接近太阳的行星较小,为内行星,有水星、金 星、地球和火星,也被称为类地行星; ☆远离太阳的较大行星为外行星有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称类木行星。 17/65 23:35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17/65 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 ➢行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它们可以被 划分成两种类型: ❖接近太阳的行星较小,为内行星,有水星、金 星、地球和火星,也被称为类地行星; ❖远离太阳的较大行星为外行星,有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称类木行星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着由数以兆计由小行星组成 的小行星带。小行星的大小相差极大,其中最大的 谷神星直径达770km。据估计,直径大于10km 的小行星有104个,而直径大于1m的则有101个。 有些小行星的轨道横切行星的轨道,它们陨落到行 星表面的几率较大,在已陨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中, 已发现有两个星体的轨道曾位于小行星带内 18/65 23:35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18/65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着由数以兆计由小行星组成 的小行星带。小行星的大小相差极大,其中最大的 谷神星直径达770km。据估计,直径大于10km 的小行星有104个,而直径大于1 m的则有1011个。 ➢有些小行星的轨道横切行星的轨道,它们陨落到行 星表面的几率较大,在已陨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中, 已发现有两个星体的轨道曾位于小行星带内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二)行星的化学组成类地行星 水星直径为地球的2/5,密度5.43,主要成分为 铁质岩石。大气稀薄,以氢和氦为主,表面温 度-173—+143°C,表面形态与月球相似 金星各种参数与地球相似,构造活动很活跃, 仍有火山作用,表面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大气 厚密,表面气压为90个atm,主要成分为CO2, 温度达467°C 9/65 23:35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19/65 类地行星 ➢水星 直径为地球的2/5,密度5.43,主要成分为 铁质岩石。大气稀薄,以氢和氦为主,表面温 度-173— +143 C,表面形态与月球相似。 ➢金星 各种参数与地球相似,构造活动很活跃, 仍有火山作用,表面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大气 厚密,表面气压为90 个atm,主要成分为CO2, 温度达467 C。 (二)行星的化学组成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二)行星的化学组成类地行星 地球稍大于金星,较快的自转速度形 成了很强的磁场。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1/2,质量相当 于地球的38%,自转速度与地球相似。 大气稀薄,主要为CO2,温度28 139°C,曾有与地球相似的外动力地 质过程。 20/65 23:35
太阳系的形成与化学组成 20/65 类地行星 ➢地球 稍大于金星,较快的自转速度形 成了很强的磁场。 ➢火星 直径约为地球的1/2,质量相当 于地球的38%,自转速度与地球相似。 大气稀薄,主要为CO2 ,温度-28 — - 139 C ,曾有与地球相似的外动力地 质过程。 (二)行星的化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