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农药分析 第一节概述 农药是用于保护农作物等免受病虫害,以及促进植物生长、除草、灭鼠 杀菌的各种药剂之总称。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不断 发展,人工合成的农药品种日益增多。目前,全世界农药有1200余种,常用的 约有250种。这些农药的应用,在农业、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但随着农药的长期和大量使用,环境和饲料的农药污染日益严重,并 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可造成在动物体内蓄积而引起在畜禽产品中残留。农药 污染已成当前主要公害之 农药污染饲料的途径1、农药在作物中的残留2、粮库或饲料库内应用 农药防虫,使粮食及饲料残留农药。3、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污染。 4、事故性污染5、生物富集与食物链 、兽医临床上农药中毒的原因1、用量过大。2、误用拌过或浸过农药的 种子作饲料。3、家畜采食喷洒过农药的农作物、蔬菜或牧草等。4、农药保存不 当或使用不按操作规程,污染了饲料或水源。5、报复投毒等等 三、常见农药中毒的机理及症状农药的种类繁多,大部分属于化学性农药, 常见的化学性农药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农药、 有机砷农药、有机氟农药和有机硫农药等。这些农药中毒的机理及症状如下: ()有机氯农药( Organochloric pesticides) 1、特点有机氯农药具有杀菌范围广、高效、急性毒性小,易于大量生产 价廉等优点,但由于性质稳定,残留时间长,累积浓度高,很容易污染环境、农 作物和畜产品,易引起人畜的慢性中毒。因此,目前国内外都已采取措施,停止 生产或控制应用一些残毒性较髙的有机氯农药。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1984 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 2、品种常用的有机氯农药有DDT、六六六、艾氏剂、氯丹、毒杀芬等
1 第六章 农药分析 第一节 概述 农药是用于保护农作物等免受病虫害,以及促进植物生长、除草、灭鼠、 杀菌的各种药剂之总称。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不断 发展,人工合成的农药品种日益增多。目前,全世界农药有 1200 余种,常用的 约有 250 种。这些农药的应用,在农业、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但随着农药的长期和大量使用,环境和饲料的农药污染日益严重,并 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可造成在动物体内蓄积而引起在畜禽产品中残留。农药 污染已成当前主要公害之一。 一、农药污染饲料的途径 1、农药在作物中的残留 2、粮库或饲料库内应用 农药防虫,使粮食及饲料残留农药。3、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污染。 4、事故性污染 5、生物富集与食物链 二、兽医临床上农药中毒的原因 1、用量过大。2、误用拌过或浸过农药的 种子作饲料。3、家畜采食喷洒过农药的农作物、蔬菜或牧草等。4、农药保存不 当或使用不按操作规程,污染了饲料或水源。5、报复投毒等等。 三、常见农药中毒的机理及症状农药的种类繁多,大部分属于化学性农药, 常见的化学性农药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农药、 有机砷农药、有机氟农药和有机硫农药等。这些农药中毒的机理及症状如下: ㈠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c pesticides) 1、特点 有机氯农药具有杀菌范围广、高效、急性毒性小,易于大量生产, 价廉等优点,但由于性质稳定,残留时间长,累积浓度高,很容易污染环境、农 作物和畜产品,易引起人畜的慢性中毒。因此,目前国内外都已采取措施,停止 生产或控制应用一些残毒性较高的有机氯农药。我国已于 1983 年停止生产、1984 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 2、品种 常用的有机氯农药有 DDT、六六六、艾氏剂、氯丹、毒杀芬等
这类农药曾经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农药,因此有机氯农药中毒是过去常见的 畜禽中毒病。 3、中毒机理根据对DDT和六六六的研究结果,认为有机氯农药能抑制 ATP酶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以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 4、中毒症状有机氯农药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神经系统。急性中毒表现 为听觉和感觉过敏、反射活动增强、兴奋性增高、肌肉震颤,牛羊出现流涎、腹 泻,猪出现呕吐。蓄积性中毒症状不明显。 白有机磷农药( Organophosphatic pesticides) 1、特点有机磷农药不仅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虫作用,而且在生物体内残 留时间短,残留量较少,因此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尤其在我国停止 使用有机氯农药以后,已上升为最主要的一类农药,因而畜禽中毒的机会较多。 2、品种有机磷农药是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在二次大战后广泛地用于 农业上,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对硫磷(1605)、乐果、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 磷(4049)、甲胺磷和稻瘟净等。 3、中毒机理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理是它与体内的胆碱酯酶(CHE)结合, 形成不易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 降低,致使体内乙酰胆碱大量蓄积,从而出现一系列与胆碱能神经机能亢进的临 床症状 4、中毒症状中毒畜禽表现为流涎、呕吐、腹泻、瞳孔缩小、呼吸困难、 肌肉震颤、多汗等。 5、解毒方法解磷定、阿托品 白有机汞农药 1、特点有机汞农药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毒危害。这类农药由于在外界 环境中残留时间长,且易在体内蓄积,毒性大,因此,70年代后,世界各国都 已禁止或限制使用。我国自1972年起已禁止生产、进口和使用。但是由于高效
2 这类农药曾经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农药,因此有机氯农药中毒是过去常见的 畜禽中毒病。 3、中毒机理 根据对 DDT 和六六六的研究结果,认为有机氯农药能抑制 ATP 酶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以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 4、中毒症状 有机氯农药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神经系统。急性中毒表现 为听觉和感觉过敏、反射活动增强、兴奋性增高、肌肉震颤,牛羊出现流涎、腹 泻,猪出现呕吐。蓄积性中毒症状不明显。 ㈡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atic pesticides) 1、特点 有机磷农药不仅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虫作用,而且在生物体内残 留时间短,残留量较少,因此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尤其在我国停止 使用有机氯农药以后,已上升为最主要的一类农药,因而畜禽中毒的机会较多。 2、品种 有机磷农药是始创于 20 世纪 30 年代,在二次大战后广泛地用于 农业上,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对硫磷(1605)、乐果、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 磷(4049)、甲胺磷和稻瘟净等。 3、中毒机理 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理是它与体内的胆碱酯酶(CHE)结合, 形成不易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 降低,致使体内乙酰胆碱大量蓄积,从而出现一系列与胆碱能神经机能亢进的临 床症状。 4、中毒症状 中毒畜禽表现为流涎、呕吐、腹泻、瞳孔缩小、呼吸困难、 肌肉震颤、多汗等。 5、解毒方法 解磷定、阿托品 ㈢ 有机汞农药 1、特点 有机汞农药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毒危害。这类农药由于在外界 环境中残留时间长,且易在体内蓄积,毒性大,因此,70 年代后,世界各国都 已禁止或限制使用。我国自 1972 年起已禁止生产、进口和使用。但是由于高效
的有机汞杀菌剂的禁用,给一些由种子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如麦类黑穗病等)的 防治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于1979年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 对有机汞农药的使用问题重新加以考虑并作了新的规定,不再全面禁用,可限制 使用。 2、品种主要品种有西力生(氯化乙基汞)、赛力散(醋酸苯汞)、谷仁乐 生(磷酸二乙基汞)、富民隆(磺胺苯汞)等, 3、中毒机理有机汞农药属于高毒类农药①通过对局部的强烈刺激,造 成胃炎、肠炎;②易与蛋白质或其它活性物质中的一SH结合,使各种含SH 的酶活性抑制,蛋白质凝固,组织坏死,而呈现毒性作用。 4、中毒症状中毒家畜以消化道损害,肾损害及神经症状为特征,表现为 口唇糜烂、腹泻、蛋白尿、血尿、共济失调、感觉异常等。剖解可见消化道糜烂、 溃疡,肾溃疡 四有机硫农药 1、特点有机硫农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杀菌剂,具有高效、低 毒之特点,正在替代汞制剂等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有机硫农药对人畜毒 性低,但家畜偶然大量偷食使用过有机硫农药不久的作物,也可引起中毒。 2、品种常用的有机硫农药有代森类(如代森锌、代森铵)和福美类(如 福美锌、福美铁等)。 3、中毒机理这类农药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而产生毒性 4、中毒症状中毒家畜先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继而出现兴奋 不安,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有机砷农药 1、特点这类农药为一类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属中等毒或 低毒类。 2、品种常用的品种有稻脚青、退菌特、甲基硫砷、稻宁等
3 的有机汞杀菌剂的禁用,给一些由种子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如麦类黑穗病等)的 防治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于 1979 年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 对有机汞农药的使用问题重新加以考虑并作了新的规定,不再全面禁用,可限制 使用。 2、品种 主要品种有西力生(氯化乙基汞)、赛力散(醋酸苯汞)、谷仁乐 生(磷酸二乙基汞)、富民隆(磺胺苯汞)等, 3、中毒机理 有机汞农药属于高毒类农药① 通过对局部的强烈刺激,造 成胃炎、肠炎;② 易与蛋白质或其它活性物质中的—SH 结合,使各种含 SH 的酶活性抑制,蛋白质凝固,组织坏死,而呈现毒性作用。 4、中毒症状 中毒家畜以消化道损害,肾损害及神经症状为特征,表现为 口唇糜烂、腹泻、蛋白尿、血尿、共济失调、感觉异常等。剖解可见消化道糜烂、 溃疡,肾溃疡。 ㈣ 有机硫农药 1、特点 有机硫农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杀菌剂,具有高效、低 毒之特点,正在替代汞制剂等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有机硫农药对人畜毒 性低,但家畜偶然大量偷食使用过有机硫农药不久的作物,也可引起中毒。 2、品种 常用的有机硫农药有代森类(如代森锌、代森铵)和福美类(如 福美锌、福美铁等)。 3、中毒机理 这类农药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而产生毒性。 4、中毒症状 中毒家畜先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继而出现兴奋 不安,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㈤ 有机砷农药 1、特点 这类农药为一类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属中等毒或 低毒类。 2、品种 常用的品种有稻脚青、退菌特、甲基硫砷、稻宁等
3、中毒机理有机砷化合物被动物吸收后,转化为无机的三价砷及衍生物, 与体内酶蛋白分子上的一SH结合,特别是与含双SH的酶(如丙酮酸氧化酶) 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酶失去活性,从而阻碍细胞的正常呼吸和代谢,导致细胞 死亡,故主要为慢性中毒或亚急性中毒。 4、中毒症状有机砷农药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6有机氟农药 1、品种有机氟农药的主要品种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钠 2、中毒机理有机氟农药主要是通过阻断三羧酸循环而产生毒作用。 3、中毒症状中毒的食草家畜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跳过快、 节律不齐;肉食动物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兴奋不安,共济失调等;杂食动物 则心血管系统症状和神经症状均有。 以上叙述了常见农药中毒的机理和症状。一般来说,兽医临床上的农药中 毒多数是急性、亚急性中毒,但在长期少量摄入某些农药特别是有机氯农药和有 机汞农药时,动物也可表现为慢性中毒。另外,有些农药在体内蓄积,虽然没有 使动物在临床上表现中毒症状,但动物产品如肉、蛋、奶却带有一定程度的毒性。 有人发现,奶牛在采食含DDI7~8ppm的干草后,其乳汁中DDT含量可高达3ppm 之多,如果用这种严重带毒的乳汁或乳制品喂幼畜或食用,将有引起中毒的危险, 这是一个应予严重关注的问题
4 3、中毒机理 有机砷化合物被动物吸收后,转化为无机的三价砷及衍生物, 与体内酶蛋白分子上的—SH结合,特别是与含双 SH 的酶(如丙酮酸氧化酶), 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酶失去活性,从而阻碍细胞的正常呼吸和代谢,导致细胞 死亡,故主要为慢性中毒或亚急性中毒。 4、中毒症状 有机砷农药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㈥ 有机氟农药 1、品种 有机氟农药的主要品种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钠。 2、中毒机理 有机氟农药主要是通过阻断三羧酸循环而产生毒作用。 3、中毒症状 中毒的食草家畜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跳过快、 节律不齐;肉食动物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兴奋不安,共济失调等;杂食动物 则心血管系统症状和神经症状均有。 以上叙述了常见农药中毒的机理和症状。一般来说,兽医临床上的农药中 毒多数是急性、亚急性中毒,但在长期少量摄入某些农药特别是有机氯农药和有 机汞农药时,动物也可表现为慢性中毒。另外,有些农药在体内蓄积,虽然没有 使动物在临床上表现中毒症状,但动物产品如肉、蛋、奶却带有一定程度的毒性。 有人发现,奶牛在采食含 DDT7~8ppm 的干草后,其乳汁中 DDT含量可高达 3ppm 之多,如果用这种严重带毒的乳汁或乳制品喂幼畜或食用,将有引起中毒的危险, 这是一个应予严重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有机氯农药的分析 概述 ()种类 有机氯农在83年以前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农药品种,占总用药量的50~70%。 最常用的有机氯农药有六六六、DDT、林丹(高丙体六六六)、氯丹、狄氏剂、 毒杀芬等。 白理化性质 多数有机氯农药对光、热、酸稳定,如DDT115-200℃加热15h不发生分 解,遇碱易失效。有机氯农药属脂溶性化合物,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多种有机溶 剂,如苯、二甲苯、氯仿、正已烷、石油醚等 残留 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的残留期长,例如六六六 喷施后一年,土壤残留量为65%,其残留期可达十年以上。DDT喷施后一年, 还有88%残留在土壤中,残留期长达15年之久。因而,此类农药可在空气、土 壤、水和动植物体内长期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畜禽体内蓄积,易引起畜禽慢 性中毒。我国己于1983年停止生产、1984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 四毒性作用 有机氯农药在体内可蓄积于脂肪组织、神经组织和肝、肾等器官中,动物 长期少量摄入有机氯农药可产生慢性中毒。轻度中毒畜禽表现为生产性能下降, 消瘦,精神沉郁,严重者表现为肌肉震颤、共济失调、衰竭等。无论是急性中毒, 还是慢性中毒,剖检均无特征性病变。 几种有机氯农药的口服LD50见表6-1。 表6-1几种有机氯农药的口服LD50 名称 动物 LDso(mg/Kg)
5 第二节 有机氯农药的分析 一、概述 ㈠ 种类 有机氯农在 83 年以前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农药品种,占总用药量的 50~70%。 最常用的有机氯农药有六六六、DDT、林丹(高丙体六六六)、氯丹、狄氏剂、 毒杀芬等。 ㈡ 理化性质 多数有机氯农药对光、热、酸稳定,如 DDT 115~200℃加热 15h 不发生分 解,遇碱易失效。有机氯农药属脂溶性化合物,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多种有机溶 剂,如苯、二甲苯、氯仿、正已烷、石油醚等。 ㈢ 残留 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的残留期长,例如六六六 喷施后一年,土壤残留量为 65%,其残留期可达十年以上。DDT 喷施后一年, 还有 88%残留在土壤中,残留期长达 15 年之久。因而,此类农药可在空气、土 壤、水和动植物体内长期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畜禽体内蓄积,易引起畜禽慢 性中毒。我国已于 1983 年停止生产、1984 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 ㈣ 毒性作用 有机氯农药在体内可蓄积于脂肪组织、神经组织和肝、肾等器官中,动物 长期少量摄入有机氯农药可产生慢性中毒。轻度中毒畜禽表现为生产性能下降, 消瘦,精神沉郁,严重者表现为肌肉震颤、共济失调、衰竭等。无论是急性中毒, 还是慢性中毒,剖检均无特征性病变。 几种有机氯农药的口服 LD50 见表 6-1。 表 6-1 几种有机氯农药的口服 LD50 名称 动物 LD5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