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选文第②段: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乙选文第②段: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1分)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1分) 2004年岳阳市 (三)(共10分,每小题2分)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感极/而悲/者矣 B.而/或长烟/一空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 18.选段①②主要运用了一一的表达方式,选段③的表达方式是 19.请从选段①②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1)“以物喜
甲选文第○2 段: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乙选文第○2 段: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1 分)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1 分) 2004 年岳阳市 (三)(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感极/而悲/者矣 B.而/或长烟/一空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 18.选段①②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选段③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 19.请从选段①②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1)“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己悲” 20.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 (三)16.(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7.D 18.描写;议论、抒情 19.(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20.考生应先理解“古仁人之心”的含义,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后扣住这一点谈看 法,言之成理即可。 2004菏泽市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6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下列各句中“以”字与“不以物喜”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B、策之不以其道。 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醉则更相枕以卧。 9、解释下列词语。(2分) ①尝。 ②或。 ③然则。 0、翻译“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分) 译文 8、C(2分) 9、①曾经②或许,也许③这样.那么(那么)(2分。对一个不得分,对两个得1分, 对三个得2分) 10、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2分。“其”字译成“他”也对。“忧”、“乐”译成“忧愁”、“快乐”也对。“必”、“先”“后” 字全都准确翻译出来的,得2分;有一字翻译不恰切,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005年中考《岳阳楼记》汇编 05邵阳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2)“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6.(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7. D 18.描写;议论、抒情 19.(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 然, 感极而悲者矣。 20.考生应先理解“古仁人之心”的含义,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后扣住这一点谈看 法,言之成理即可。 2004 菏泽市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 题。(6 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下列各句中“以”字与“不以物喜”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B、策之不以其道。 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醉则更相枕以卧。 9、解释下列词语。(2 分) ①尝 。 ②或 。 ③然则 。 10、翻译“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 分) 译文 8、C(2 分) 9、①曾经 ②或许,也许 ③这样……那么(那么)(2 分。对一个不得分,对两个得 1 分, 对三个得 2 分) 10、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2 分。“其”字译成“他”也对。“忧”、“乐”译成“忧愁”、“快乐”也对。“必”、“先”、“后”三 字全都准确翻译出来的,得 2 分;有一字翻译不恰切,扣 1 分,扣完 2 分为止) 2005 年中考《岳阳楼记》汇编 05 邵阳 四.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7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与“退亦忧” 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28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29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 B.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不把事物好当作高兴的事,不把个人不顺利当作悲哀的事 D.不因为物质丰富而高兴,不因为个人不顺就悲哀 四、2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8C29B 05哈尔滨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0-13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舂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干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薄: 景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2分) 13.“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2分) 阅读(45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0-13题。(8分) 10.薄:迫近景:日光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7.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退亦忧” 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8.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 ...的一句是 ( )(2 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29.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 B.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 不把事物好当作高兴的事,不把个人不顺利当作悲哀的事。 D. 不因为物质丰富而高兴,不因为个人不顺就悲哀。 四、2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8.C 29.B 05 哈尔滨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 10—13 题。(8 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薄: 景: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2 分) 13.“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2 分)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 10-13 题。(8 分) 10.薄:迫近 景:日光
11.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12.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3.个人的遭遇外物的触发 05安徽省(课) [三](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前人之述备矣。(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4分) 甲]: [乙]: 17.[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 [三115分) 144.(3分)1)日光(2景象(3)季节(每小题1分) 15.(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16.(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也可得分)(每句2分) 17.(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15分) 05资阳市(课
11.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12.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3.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 05 安徽省(课) [三] (15 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 分) [甲]: [乙]: 17.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 分) [三](15分) 14.(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15.(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16.(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也可得分) (每句2分) 17.(4 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 2 分) (15 分) 05 资阳市(课)
(三)(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 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鱗游泳;岸芷汀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 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8.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9.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 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20.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分) 2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2.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3分) 17、(1)交错相通(2)有时(2分,答对一处给1分) 18、(1)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2)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 政治抱负。(此题2分,答对一处1分) 19(1)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2)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2分,答对一处1分)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分) 21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 22略(3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
(三)(14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18.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9.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 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20.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 分) 2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 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2.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3 分) 17.⑴交错相通 ⑵有时(2 分,答对一处给 1 分) 18.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 政治抱负。(此题 2 分,答对一处 1 分) 19.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2 分,答对一处 1 分)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 分) 21.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 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 式。) 22.略(3 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