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热点问题 9.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10.语言规范、自然、流畅、优美。 1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标点正确。 (一)记叙文写作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能具体写出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 2.能围绕一个中心叙述描写,真实反映对生活、社会、自然、自我成长、人生等方 面的发现、感悟。 3.材料具体、真实、丰富,能多角度地表现生活。 4.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详略。 5.能完整而条理清楚地叙述。 6.有生动具体的描写。 7.有对生活、人生、生命等方面的个性感悟与创新认识 8.语言自然流畅,体现真情实感。 (二)议论文写作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论述能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2.能真实反映对生活、社会、自然、自我成长、人生等方面的发现、感悟。 3.能做到论据具体充实,论证有理有据。 4.能做到针对性的、条理清楚的议论 5.有个性地、创新地认识思考生活现象和一些社会问题 6.能简单叙述举例,能简要分析论证 (三)散文写作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能够着眼于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内容 2.文章主旨重在抒发、抒写自己真实而有新意的生活体验、思考、感悟、情感。 3.能具体生动地描写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 4.能多角度、多材料地表现生活情景。 5.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详略 6.能做到思路清晰、条理 7.语言自然流畅,体现真情实感 IV.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采用书面笔试、闭卷的形式,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试卷结构:基础(约20分);阅读(约50分);写作(50分) V.题型示例 第一部分基础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谷案】A A.孱(ch6n)弱玷(dian)污确凿(z6o)恪(ke)尽职守 B.剿(biao)悍抽噎(ye)哂(shn)笑鱗次栉(zh)比 C.涟漪(y)混淆(ydo)挑衅(xin)强聒(guo)不舍
8.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热点问题。 9.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10.语言规范、自然、流畅、优美。 1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标点正确。 (一)记叙文写作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能具体写出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 2.能围绕一个中心叙述描写,真实反映对生活、社会、自然、自我成长、人生等方 面的发现、感悟。 3.材料具体、真实、丰富,能多角度地表现生活。 4.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详略。 5.能完整而条理清楚地叙述。 6.有生动具体的描写。 7.有对生活、人生、生命等方面的个性感悟与创新认识。 8.语言自然流畅,体现真情实感。 (二)议论文写作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论述能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2.能真实反映对生活、社会、自然、自我成长、人生等方面的发现、感悟。 3.能做到论据具体充实,论证有理有据。 4.能做到针对性的、条理清楚的议论。 5.有个性地、创新地认识思考生活现象和一些社会问题。 6.能简单叙述举例,能简要分析论证。 (三)散文写作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能够着眼于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内容。 2.文章主旨重在抒发、抒写自己真实而有新意的生活体验、思考、感悟、情感。 3.能具体生动地描写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 4.能多角度、多材料地表现生活情景。 5.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详略: 6.能做到思路清晰、条理。 7.语言自然流畅,体现真情实感。 IV.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采用书面笔试、闭卷的形式,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50 分钟。 2.试卷结构:基础(约 20 分);阅读(约 50 分);写作(50 分)。 V.题型示例 第一部分基础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A A.孱.(chán)弱 玷.(diàn)污 确凿.(záo) 恪.(kè)尽职守 B.剽.(biāo)悍 抽噎.(yē) 哂.(shěn)笑 鳞次栉(.zhì)比 C.涟漪.(yī) 混淆.(yáo) 挑衅.(xìn) 强聒.(guō)不舍
D.峰峦(1uhn)阻遏(e)绮(q)丽味同嚼(ju的)蜡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字音的题。考查学生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辨识正 误的能力。B项中“剽谪音应为piao,C项中‘淆"谪音妫为xiao,D项中“嚼″谪音 应为jiao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 A.诓骗狼藉五彩班潮惟妙惟肖自知之明 B.栖息诠释潜移默化死心踏地根深蒂固 C.晶莹闪烁物竟天择销声匿迹无与伦比 D.繁衍荒谬在劫难逃不可思议更胜一筹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汉字字形的题。考查学生识别词语中的错别字的能力。A项“五 彩班斓”应为“五彩斑斓”,B项“死心踏地”应为“死心塌地”,C项“物竟天择″应为“物 竞天择”。错的三个字均属于误用同音字,需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准确书写。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答案】A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壁”展出。这幅描绘富春 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 年代久远, 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丝毫 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所以但是 不仅而且但是 C.尽管但是所以 由于而且听以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准确使用关联词语能力的题。“因为.…所以.”表句子 之间是因果关系,“但是”表语意的转折。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名着的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答案】C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朝 花夕拾》,《智取生辰纲》选自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B.按作者所生活的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诗文应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饮酒》《游 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送东阳马生序》 C.“人,应该赶快生活”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句 话告诚人们不要虚度光阴,要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D.“好事情”是鲁滨孙在食人部落冲突中救起的“野人”,是一个勤劳、聪明、知恩图 报、向往文明生活的被殖民者形象。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作家与作品的了解和名著阅读的情况A项中“短 篇小说集”应改为“散文集”,B项中《饮酒》应排在首位,D项中“好事情”应改为“星 期五 5.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D.峰峦.(1uán) 阻遏.(è) 绮.(qǐ)丽 味同嚼.(jué)蜡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宇音的题。考查学生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辨识正 误的能力。B 项中“剽”读音应为 piāo,C 项中“淆”读音应为 xiáo,D 项中“嚼”读音 应为 jiáo。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A.诓骗 狼藉 五彩班斓 惟妙惟肖 自知之明 B.栖息 诠释 潜移默化 死心踏地 根深蒂固 C.晶莹 闪烁 物竟天择 销声匿迹 无与伦比 D.繁衍 荒谬 在劫难逃 不可思议 更胜一筹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汉字字形的题。考查学生识别词语中的错别字的能力。A 项“五 彩班斓”应为“五彩斑斓”,B 项“死心踏地”应为“死心塌地”,C 项“物竟天择”应为“物 竞天择”。错的三个字均属于误用同音字,需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准确书写。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A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壁”展出。这幅描绘富春 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 年代久远, 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丝毫 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 所以 但是 B.不仅 而且 但是 C.尽管 但是 所以 D.由于 而且 听以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准确使用关联词语能力的题。“因为……所以……”表句子 之间是因果关系,“但是”表语意的转折。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答案】C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朝 花夕拾》,《智取生辰纲》选自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B.按作者所生活的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诗文应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饮酒》《游 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送东阳马生序》。 C.“人,应该赶快生活”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句 话告诫人们不要虚度光阴,要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D.“好事情”是鲁滨孙在食人部落冲突中救起的“野人”,是一个勤劳、聪明、知恩图 报、向往文明生活的被殖民者形象。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作家与作品的了解和名著阅读的情况。A 项中“短 篇小说集”应改为“散文集”,B 项中《饮酒》应排在首位,D 项中“好事情”应改为“星 期五”。 5.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2)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3)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 是 (7)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句: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名篇名句默写的题,,其中有记忆性背诵,理解性背诵;含 古文背诵,现代诗背诵;还有开放性背诵默写。需做好三点:1.理解并背诵《语文课程标 准》规定的34首古诗词;2.理解并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6篇文言文中的名句; 3.记忆忆要求背诵的现代诗。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2)柳暗花明又一村(3)会当凌绝顶(4)我想那缥缈的空 中(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内容为表现友情的诗句即可 第二部分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 目惊心;一个“ ”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凄凉,令人满目凄然。虽是写 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鉴赏古诗的题。考查学生对诗中重要字词的理解。 【答案】破深 2.本诗颈联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的修 辞手法,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家的感情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鉴赏古诗的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理解 能力 【谷案】夸张 ◆文言文阅读
(4)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 , ,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6) 岑 参 在 《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 中 以 春 花 喻 冬 雪的诗句 是: , 。 (7)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句: ,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名篇名句默写的题,,其中有记忆性背诵,理解性背诵;含 古文背诵,现代诗背诵;还有开放性背诵默写。需做好三点:1.理解并背诵《语文课程标 准》规定的 34 首古诗词;2.理解并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 16 篇文言文中的名句; 3.记忆忆要求背诵的现代诗。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 (4)我想那缥缈的空 中 (5)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7)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内容为表现友情的诗句即可) 第二部分 阅 读 (一)古诗文阅读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 目惊心;一个“ ”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凄凉,令人满目凄然。虽是写 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鉴赏古诗的题。考查学生对诗中重要字词的理解。 【答案】破 深 2.本诗颈联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 的修 辞手法,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家的感情。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鉴赏古诗的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理解 能力。 【答案】夸张 ◆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日:“君才十 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孑③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日:“臣 敢竭股脑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章武:三国蜀汉刘备的年号,章武三年即公元221年。②永安:指白帝城。⑥ 笃:重。④嗣子:继承人,指刘禅。⑤股脑(gong):大腿和胳膊的上部,都是人体的有力 部位。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⑥效:奉献 1.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概括 能力 【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夙夜忧叹 (2)庶竭驽钝 (3)属以后事 (4)若嗣子可辅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中常用词语含义的题。考查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积累。 【答案】(1)夙夜:早晚。(②2)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比喻才能平庸)(3)属:通“嘱”, 嘱托、托付。(4)辅:辅助,辅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解题时,一是译准句中的重要字词,二是 语言表述要通顺完整。 【答案】(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2)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 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4.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 一点即可)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①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②病笃③,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 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 敢竭股肱⑤之力,效⑥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章武:三国蜀汉刘备的年号,章武三年即公元 221 年。②永安:指白帝城。 ③ 笃:重。④嗣子:继承人,指刘禅。⑤股肱(gōng):大腿和胳膊的上部,都是人体的有力 部位。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⑥效:奉献。 1.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一句话? (用原文回答)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概括 能力。 【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夙夜..忧叹 (2)庶竭驽钝.. (3)属.以后事 (4)若嗣子可辅.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中常用词语含义的题。考查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积累。 【答案】(1)夙夜:早晚。(2)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比喻才能平庸)(3)属:通“嘱”, 嘱托、托付。 (4)辅:辅助,辅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解题时,一是译准句中的重要字词,二是 语言表述要通顺完整。 【答案】(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2)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 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4.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 一点即可)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在借助注释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示例:诸葛亮的忠心耿耿集中表现在辅佐后主上。先主一去,后主登基,后 主毫无一点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 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 (二)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记叙文,完成文后各题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 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 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 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 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 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 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 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 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在借助注释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示例:诸葛亮的忠心耿耿集中表现在辅佐后主上。先主一去,后主登基,后 主毫无一点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 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 (二)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记叙文,完成文后各题。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 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 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 戴着 MP3 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 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 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 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 80 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 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 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