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锁遗传的解释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P Prtprtvgtvg红长× Prprvgvg(紫残) 测交 FI pr prvgtvg× prprvgvg Prtprvg vg 1339 相引组 Prprvgvg 1195 Prt prigg 151 Prprvg vg 154
(二) 连锁遗传的解释 ◼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Pr+pr+vg+vg+红长 × Prprvgvg(紫残) F1 pr+prvg+vg × prprvgvg Pr+prvg+vg 1339 Prprvgvg 1195 Pr+prvgvg 151 Prprvg+vg 154 P 测交
P prtprtvgvg X prprvgtvg+ FI prtprvgtvg X prprvgvg Prtprvg fvg 157 Prprvgvg 146 Prtprvgvg 965 相斥组 Prprvgtvg 1067
P pr+pr+vgvg X prprvg+vg+ F1 pr+prvg+vg X prprvgvg Pr+prvg+vg 157 Prprvgvg 146 Pr+prvgvg 965 Prprvg+vg 1067
基本概念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导致了遗传重组 怕发生。一个交叉就是交换的位点。 >遗传重组的证据是在减数分裂中发现交换时细胞学标 记发生重组,遗传学标记也发生重组。 交换是一个交互事件,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染色 体形成二价体的阶段。 >重组是交换的结果,但交换并不一定引起重组,如两 标记间发生偶数次重组,标记并不发生重组。 两个染色体之间发生一次交叉可以阻止相邻位置第二 次交叉的发生,这个现象称为交叉干涉
基本概念 ➢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导致了遗传重组 的发生。一个交叉就是交换的位点。 ➢ 遗传重组的证据是在减数分裂中发现交换时细胞学标 记发生重组,遗传学标记也发生重组。 ➢ 交换是一个交互事件,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 I 染色 体形成二价体的阶段。 ➢ 重组是交换的结果,但交换并不一定引起重组,如两 标记间发生偶数次重组,标记并不发生重组。 ➢ 两个染色体之间发生一次交叉可以阻止相邻位置第二 次交叉的发生,这个现象称为交叉干涉
> Punnet认为似乎两对基因在杂交子代中的组合并 不是随机的,而是原来属于同一亲本的两个基因 更倾向于进入同一配子,此叫做相引( coupling), 原来属于不同亲本的两个基因之间在形成配子时 相互排斥,称为相斥( epulsion) 当两个非等位基因a和b处在一个染色体上,而在 其同源染色体上带有野生型A、B时,这些基因被 称为处于相引相( coupling phase(AB/ab);若每个 同源染色体上各有一个突变基因和一个野生型基 因,则称为相斥相( (repulsion phase)(ab/aB)
➢Punnet 认为似乎两对基因在杂交子代中的组合并 不是随机的,而是原来属于同一亲本的两个基因 更倾向于进入同一配子,此叫做相引(coupling), 原来属于不同亲本的两个基因之间在形成配子时 相互排斥,称为相斥(repulsion)。 ➢当两个非等位基因a和b处在一个染色体上,而在 其同源染色体上带有野生型A、B时,这些基因被 称为处于相引相(coupling phase)(AB/ab);若每个 同源染色体上各有一个突变基因和一个野生型基 因,则称为相斥相(repulsion phase)(Ab/aB)
>1910年 Morgan:和 Bridges用果蝇进行了大量的杂交 实验,提出了连锁交换定律,被后人誉为遗传的 第三定律。 ♀灰残×♂黑长 BBWv bbyy ♂灰长BbⅣv×早黑残bbw 灰长黑残 Bbyy bbyy
♀灰残 × ♂黑长 BBVV bbvv 灰长BbVv ×♀ 黑残 bbvv 灰长 黑残 BbVv bbvv 1 ︰ 1 ➢1910年,Morgan和Bridges用果蝇进行了大量的杂交 实验,提出了连锁交换定律,被后人誉为遗传的 第三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