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根据相图规则,两个单相区之间必然夹一个两相区, 两相区的两个相就由这两个单相区的相组成。 4Fe-Fe3C相图中的转变 (1)匀晶转变:由液相直接结晶出单一固相的转变,属于非恒 温转变。 过合金的成分点作垂直于横 坐标的直线,称为成分线 L→8: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8相。(合金的成分线和AB线相交, 即含碳量Wc:0~0.53%) L→Y: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γ相。(合金的成分线和BC线相交, 即含碳量Wc:0.53%~4.3% L→>Fe3C: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Fe3C相。(合金的成分线和CD 线相交,即含碳量Wc:4.3%669%
(1)匀晶转变:由液相直接结晶出单一固相的转变,属于非恒 温转变。 4 Fe-Fe3C相图中的转变 强调! 根据相图规则,两个单相区之间必然夹一个两相区, 两相区的两个相就由这两个单相区的相组成。 L→ g : 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g相。(合金的成分线和BC线相交, 即含碳量Wc:0.53% ~ 4.3% L→ Fe3C : 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Fe3C相。(合金的成分线和CD 线相交,即含碳量Wc:4.3%~6.69% L → d : 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d相。(合金的成分线和AB线相交, 即含碳量Wc:0~0.53%) 过合金的成分点作垂直于横 坐标的直线,称为成分线
(2)同素异构转变 铁与碳形成固溶体之间 NH(开始线人的同素异构转变 8(bcc)→r(fc.c) NJ(结束线 Y(fcc)→a(b.c.c) GS(开始线) GP(结束线) (3)析出转变:从一个固相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转变。 温度降低,C在Fe中的溶解度也降低,合金的含碳量就超过 溶解度,多余的碳就以Fe3C析出。 析出 次渗碳体多以网状 Fe3Cm(二次渗碳体)形式析出,损害材料 的强度、塑性韧性 析出 Fe3Cm(三次渗碳体)
(2)同素异构转变 d (b.c.c)→ g(f.c.c) NH (开始线) NJ(结束线) g (f.c.c) → a (b.c.c) GS(开始线) GP(结束线) 铁与碳形成固溶体之间 的同素异构转变 (3)析出转变:从一个固相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转变。 温度降低,C在Fe中的溶解度也降低,合金的含碳量就超过 溶解度,多余的碳就以Fe3C析出。 g Fe3CII (二次渗碳体) 析出 a Fe3CIII (三次渗碳体) 析出 二次渗碳体多以网状 形式析出,损害材料 的强度、塑性韧性
(4)恒温转变 1)包晶转变→HB线 1495°C H+ L 0.09 0.53 0.17 含义: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和一定成分的固相生成另一个一 定成分新固相地反应—包晶转换反应。 (具有J点成分的铁-碳合金冷却至1495C,体系中的液相和8 相在转变过程中恰好全部消耗完,得到单一的y相。) 发生包晶反应的合金成分:C%:0.09%-0.53%即合金 的成分线与HB线相交; 产物:单相奥氏体(y) 包晶点(J点):(0.17,1495)
(4)恒温转变 1)包晶转变 → HJB 线 dH 0.09 LB 0.53 gJ 0.17 + 1495ºC • 含义: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和一定成分的固相生成另一个一 定成分新固相地反应---包晶转换反应。 (具有J点成分的铁-碳合金冷却至14950C,体系中的液相和d 相在转变过程中恰好全部消耗完,得到单一的gJ 相。 ) • 发生包晶反应的合金成分: C%:0.09%--0.53% 即合金 的成分线与HJB线相交; • 产物:单相奥氏体( gJ ) • 包晶点 (J点):(0.17,1495) L d g
2)共晶转变 Lc 1148%C Fe3C 2.11 6.69 含义: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在恒温下同时转变成两个一定成分的 固相的转变。 (Fe-Fe2C系:由C点成分的液相在118下同时生成具有E 点成分的γ相和Fe3C) 发生共晶反应的成分范围:Wc:2.11%6.69%(合金成分 线与ECF线相交) 产物:Yg和Fe3C两相混合物,称为菜氏体。用Ld表示。 (Fe3C为基体;Yg呈粒状或杆状分布在基体上) 共晶点C(.3,1148) 莱氏体
2)共晶转变 • 含义: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在恒温下同时转变成两个一定成分的 固相的转变。 ( Fe- Fe3 C系:由C点成分的液相在11480C下同时生成具有E 点成分的g相和Fe3 C。 ) • 发生共晶反应的成分范围:Wc :2.11 %—6.69% (合金成分 线与ECF线相交) • 产 物:gE 和 Fe3 C两 相混合 物,称 为莱氏 体。用Ld表示 。 (Fe3 C为基体; gE 呈粒状或杆状分布在基体上) • 共晶点C (4.3,1148) gE 2.11 Lc 4.3 Fe3C 6.69 + 1148ºC gE Fe3C 莱氏体
3)共析转变 727C FeC 0.0218 6.69 0.77 含义:在恒温下由一个固定成分的固相同时生成两个固定成分 的新固相的转变。 (在FeFe2C体系中,在727%C下由S点成分的γ相同是生成P点 成分的a相和Fe2C; 产物:O相和Fe2C的两相混合物,以层片形式混合,称为珠光 体,用P表示。 合金范围:Wc:0.0218%6.69%(合金成分线与PSK线相交) S点:共析点,(0.77,727)(具有S点成分的FeC合金冷 却至727℃C时,合金全部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 珠光体
3)共析转变 • 含义:在恒温下由一个固定成分的固相同时生成两个固定成分 的新固相的转变。 (在Fe—Fe3 C体系中,在7270C下由S点成分的g相同是生成P点 成分的a相和Fe3 C; • 产物: a相和Fe3 C的两相混合物,以层片形式混合,称为珠光 体,用P表示。 • 合金范围: Wc: 0.0218 %—6.69%(合金成分线与PSK线相交) • S点:共析点,(0.77,727) (具有S点成分的Fe—C合金冷 却至7270C时,合金全部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 aP 0.0218 gs 0.77 Fe3C 6.69 + 727ºC 珠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