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1、城市下垫面性质变化及其影响 1)下垫面性质的变化 2)影响:下垫面的热力学特性影响温度 比热、热容量、导热率、吸热、反射、蓄热能力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比郊区小 导热率、热容量比郊区大,蓄热能力强; 下垫面的水份循环特性影响湿度 蒸发、蒸腾、凝结、透水、贮水 贮藏水分能力差,蒸发(蒸腾)比郊区小 下垫面粗糙度大,风速小,不利于热量扩散。 下垫面的动力学特性影响气流
二、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1、城市下垫面性质变化及其影响 1)下垫面性质的变化 2)影响:下垫面的热力学特性影响温度 比热、热容量、导热率、吸热、反射、蓄热能力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比郊区小 导热率、热容量比郊区大,蓄热能力强; 下垫面的水份循环特性影响湿度 蒸发、蒸腾、凝结、透水、贮水 贮藏水分能力差,蒸发(蒸腾)比郊区小; 下垫面粗糙度大,风速小,不利于热量扩散。 下垫面的动力学特性影响气流
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2、大气成分改变及其影响 1)主要是:CO2,NOx,CO,颗粒物,二次污染物 2)影响: 影响城市空气透明度,减弱能见度 改变太阳入射辐射,散射辐射和地面的长波辐射。 特别是CO2,CH4,O3等温室气体,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 气逆温辐射,地面不易冷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1为云、雾,降水提供了凝结核
二、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2、大气成分改变及其影响 1)主要是:CO2,NOx,CO,颗粒物,二次污染物 2)影响: l 影响城市空气透明度,减弱能见度 l 改变太阳入射辐射,散射辐射和地面的长波辐射。 • 特别是CO2,CH4,O3等温室气体,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 气逆温辐射,地面不易冷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l 为云、雾,降水提供了凝结核
二、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3、城市人为热释放及其影响 1)人为热: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生物 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 2)影响: 改变了城市区域的能量平衡,形成城市热岛 ●产生局地气候变化
二、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3、城市人为热释放及其影响 1)人为热: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生物 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 2)影响: l 改变了城市区域的能量平衡,形成城市热岛 l 产生局地气候变化
衰3.2不问城布人为薇排敌量 纬度 人口密度 人为热QF 净辎射Q 城市名称 时间 QF/2 (N) 人/km2) (W/m2) (W/m2) 费尔班艾斯 8 年乎均 19 莫斯科 56 7300 年平均 127 谢菲尔鶴 10420 年平均 19 56 0.34 柏林 9830 年平均 57 0.37 温哥华 5360 年平均 19 5 夏季 15 0.14 冬季 布达佩斯 1}500 年平均 夏季 0.32 冬季 蒙特利尔 14102 年平均 l 57 92 冬季 Y53 1.77 曼哈顿 28810 年平崞 26 洛杉矶 2900 年平均 08 大阪 1460 年平均 香港 3730 年平均 4 新加坡 3700 年平均 110 0.03 据周淑贞等,194
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广州人为因素对城市气温的关联度 丧3.4广州人为因膏对城市气温的关联度 关联度 人口教量|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建筑面积公共交通 货运量 X 最高气温 0.9639 0.8988 0.7576 0.9789 0.7490 0.5738 平平均气温 0.9621 0.8987 0.7575 0.9770 0.7488 0.5734 均低气温 0.9654 0.8998 0.7579 0.9812 0.7494 0.5739 影响广州市气温地各因素情况: 建筑面积>人口规模>工业发展>交通运输 轻工业>重工业货运>客运 从所影响的温度指标看:受认为因素影响的 年均最低气温>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气温
二、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4、广州人为因素对城市气温的关联度 l 影响广州市气温地各因素情况: 建筑面积 > 人口规模 > 工业发展 > 交通运输 轻工业>重工业 货运>客运 l 从所影响的温度指标看:受认为因素影响的 年均最低气温 > 年均最高气温 > 年均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