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预应方混凝王釋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第一节。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度和刚度 2 2、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3、节约材料。 4、减轻构件自重。 5、扩大了高、大、重型结构的预制装配化程度 对钢材的要求 1、高强度。 2、具有一定的塑性。 3、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力。 4、有良好的加工能力,如可焊性 对混凝土的要求少 1、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采用 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 2、收缩、徐变小,弹性模量高,有利于减少预应力损失。 3、尽可能作到快硬、早强 三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方法有: 2先张法、后张法(分为有粘结预应力后张法和无粘结预应力后张法) 电热法等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度和刚度 2、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3、节约材料。 4、减轻构件自重。 5、扩大了高、大、重型结构的预制装配化程度。 对钢材的要求: 1、高强度。 2、具有一定的塑性。 3、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力。 4、有良好的加工能力,如可焊性。 对混凝土的要求 1、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采用 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 2、收缩、徐变小,弹性模量高,有利于减少预应力损失。 3、尽可能作到快硬、早强。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方法有: 先张法、后张法(分为有粘结预应力后张法和无粘结预应力后张法)、 电热法等
第二章先张法 先张法(台座法)施工主要工艺流程是: 清理台座、刷隔离剂→预应力筋制作、非预应力筋骨架制作→穿预应力 筋及安放非预应力钢筋骨架→安放预埋铁件→调整初应力→张拉预应 力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拆除模板→放张、切断 预应力筋→构件起吊堆放→继续养护。 2.1先张法施工的设备和机具 21.1台座:墩式台座、槽式台座和构架式台座 2.1.2夹具:错固夹具、张拉夹具 2.1.2.1错固夹具 常用的锚固夹具有:(1)锥形夹具:既可用于固定端,也可用于张拉端。 (2)圆套筒三片式夹具:这种夹具适用于夹持直径12m和14m的单根冷拉Ⅱ、Ⅲ、 Ⅳ级钢筋。 (3)镦头夹具:镦头夹具用于预应力筋固定端锚固 2.1.2.2张拉夹 常用的夹具有月牙形夹具、偏心式夹具和楔型夹具等(图5-8) 2.1.3张拉设备 常用的张拉机具有油压千斤顶、卷扬机、电动螺杆张拉机等,应力控制方面有弹簧」 测力计、杠杆测力器、荷重控制及油压表等不同方法
第二章 先张法 先张法(台座法)施工主要工艺流程是: 清理台座、刷隔离剂→预应力筋制作、非预应力筋骨架制作→穿预应力 筋及安放非预应力钢筋骨架→安放预埋铁件→调整初应力→张拉预应 力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拆除模板→放张、切断 预应力筋→构件起吊堆放→继续养护。 2.1 先张法施工的设备和机具 2.1.1 台座 :墩式台座、槽式台座和构架式台座 2.1.2 夹具:锚固夹具、张拉夹具 2.1.2.1 锚固夹具 常用的锚固夹具有:(1)锥形夹具:既可用于固定端,也可用于张拉端。 (2)圆套筒三片式夹具:这种夹具适用于夹持直径12mm和14mm的单根冷拉Ⅱ、Ⅲ、 Ⅳ级钢筋。 (3)镦头夹具:镦头夹具用于预应力筋固定端锚固 2.1.2.2 张拉夹 常用的夹具有月牙形夹具、偏心式夹具和楔型夹具等(图5-8)。 2.1.3 张拉设备 常用的张拉机具有油压千斤顶、卷扬机、电动螺杆张拉机等,应力控制方面有弹簧 测力计、杠杆测力器、荷重控制及油压表等不同方法
2.2先张法施工工艺 2.2.1预应力筋的铺放 台座表面在铺放预应力筋前应涂刷隔离剂,应选用非油质类模板隔离剂, 2.2.2预应力筋的张拉 张拉前,应对台座、横梁及各项张拉设备进行详细检査,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操作 2.2.2.1张拉控制应力值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超张拉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 5%,但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表5-1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表5-1 张拉方法 钢种 先张法 后张法 消除应力钢丝、 0.75f ptk 0.75f 钢绞线 p 热处理钢筋 0.70f ptk 65fptk 0
2.2 先张法施工工艺 2.2.1 预应力筋的铺放 台座表面在铺放预应力筋前应涂刷隔离剂,应选用非油质类模板隔离剂, 2.2.2 预应力筋的张拉 张拉前,应对台座、横梁及各项张拉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操作。 2.2.2.1 张拉控制应力值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超张拉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 5%,但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表5-1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张拉方法 先张法 后张法 消除应力钢丝、 钢绞线 0.75fptk 0.75fptk 热处理钢筋 0.70fptk 0.65fptk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表5-1 钢种
2.2.2.2预应力筋张拉力的计算 预应力筋张拉力P按下式计算: P=(1+m) o con Ap (KN) (4) 式中m一超张拉百分率(%) ocon一张拉控制应力; Ap一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2.2.2.3张拉程序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初应力宜为张拉控 制应力ocon的10%~15%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其张拉程序可按下列程序之一进行 0→103%σcon 持荷2min 或 0→105%σcon con 建立上述张拉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造成预应力损失有两方面的原 因,其一是由于钢材在常温、高应力状态下具有不断产生塑性变形造成应力松弛使预应力损 失;其二是由于张拉过程中摩擦、预应力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因 素等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在第一种张拉程序中,超张拉3%是为了弥补预应力筋的松弛等原 因所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在第二种张拉程序中,超张拉5%并持续2min,其目的是加速预应 力筋应力松弛早期发生,以减少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约减少50%)
2.2.2.2 预应力筋张拉力的计算 预应力筋张拉力P按下式计算: P=(1+m)σcon Ap (KN) (4) 式中 m-超张拉百分率(%); σcon-张拉控制应力; Ap-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2.2.2.3 张拉程序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初应力宜为张拉控 制应力σcon的10%~15%。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其张拉程序可按下列程序之一进行: 0→103%σcon 持荷2min 或 0→105%σcon————→σcon 建立上述张拉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造成预应力损失有两方面的原 因,其一是由于钢材在常温、高应力状态下具有不断产生塑性变形造成应力松弛使预应力损 失;其二是由于张拉过程中摩擦、预应力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因 素等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在第一种张拉程序中,超张拉3%是为了弥补预应力筋的松弛等原 因所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在第二种张拉程序中,超张拉5%并持续2min,其目的是加速预应 力筋应力松弛早期发生,以减少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约减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