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2时间和位移教案 1.教材分析 《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 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 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 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矢量和标量,能区分矢量和标量 3.学习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4.学习难点 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5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高中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 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知识。 6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査、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 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7.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初步了解什么是矢量和标量,知道时间和时刻及位 移和坐标的区别
必修一 1.2 时间和位移教案 1.教材分析 《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 1 章第 2 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 点:1 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 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 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 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 与时刻 2. 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3. 知道矢量和标量,能区分矢量和标量 3.学习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4.学习难点 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5.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高中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 一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知识。 6.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 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7.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初步了解什么是矢量和标量,知道时间和时刻及位 移和坐标的区别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经常这样说“汽车的开出时间是12点50分”“汽车在某站停留的时间是10分钟”。 那么这两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时间与时刻 师:不是,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第二句中的“时间”是指一段 时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 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 0 67 理解记忆: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一个点,时间对就于时间轴上两点之间的线段时间 末时刻初时刻 补充说明 师:首先时间轴的正方向是不能变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那原点在何处呢?时间的起 点?开天辟地? 师:当然不是,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的。若我选此刻为原点,那下一秒就是坐标1秒 那上一秒呢?应该是负1秒,所以时刻可以是负的。如公元前200年 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 第3秒末=第4秒初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课时安排:1 课时 8.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经常这样说“汽车的开出时间是 12 点 50 分” “汽车在某站停留的时间是 10 分钟”。 那么这两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时间与时刻 师:不是,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第二句中的“时间”是指一段 时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 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 理解记忆: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一个点,时间对就于时间轴上两点之间的线段 时间= 末时刻-初时刻 补充说明: 师:首先时间轴的正方向是不能变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那原点在何处呢?时间的起 点?开天辟地? 师:当然不是,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的。若我选此刻为原点,那下一秒就是坐标 1 秒, 那上一秒呢?应该是负 1 秒,所以时刻可以是负的。如公元前 200 年。 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 第 3 秒末=第 4 秒初 0 1 2 3 4 5 6 7 8
第2秒=第2秒内(夸大记忆,如第2秒可以记成第2天,第2年) 前3秒=前3秒内 放大理解法:如有同学不知道第2秒是时刻还是时间,那我们可以将秒放大至天或月或 年,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比如学生一定知道第2年是第2个一年,是一年时间,不是时刻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很长 B.某人跑步成绩13秒是时间。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例2、正确的是()AC A.物体在5秒时指的是物体在5秒末时,指的是时刻 物体在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C.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D.第4秒末就是第5秒初,指的是时刻 二、位移 师:运动表示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在数学坐标系中表示物体 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该如何表示 A 如图所示 师:两人分别从0点沿曲线1,2运动到A点,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路程(实际运动 轨迹的长度)不同,但在整个过程中它们的初末位置相同,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它们的位置变 化相同(开始在A,最后在B)。我们该怎样来描述这样一个位置的变化呢? 师:能用我们初中学过的路程来描述这们的位置变化吗?比如路1路程100米,路
第 2 秒=第 2 秒内(夸大记忆,如第 2 秒可以记成第 2 天,第 2 年) 前 3 秒=前 3 秒内 放大理解法:如有同学不知道第 2 秒是时刻还是时间,那我们可以将秒放大至天或月或 年,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比如学生一定知道第 2 年是第 2 个一年,是一年时间,不是时刻。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很长。 B. 某人跑步成绩 13 秒是时间。 C.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D. 1min 只能分成 60 个时刻。 例 2、正确的是( )AC A. 物体在 5 秒时指的是物体在 5 秒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 5 秒内指的是在 4 秒末到 5 秒末这 1 秒的时间 C. 物体在第 5 秒内指的是在 4 秒末到 5 秒末这 1 秒的时间 D. 第 4 秒末就是第 5 秒初,指的是时刻 二、位移 师:运动表示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在数学坐标系中表示物体 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该如何表示? 如图所示 师:两人分别从 O 点沿曲线 1,2 运动到 A 点,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路程(实际运动 轨迹的长度)不同,但在整个过程中它们的初末位置相同,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它们的位置变 化相同(开始在 A,最后在 B)。我们该怎样来描述这样一个位置的变化呢? 师:能用我们初中学过的路程来描述这们的位置变化吗?比如路 1 路程 100 米,路 2 A 1 2
路程200米。如果你告诉别人只要从0点出发走100米就能到A点,那别人能了解你的位置 变化情况吗?能找到A点吗? 生:不能。 师:所以为了能够很好地表述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 的物理量:位移 定义 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用S表示 单位:米(m)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路程 位移 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个 有向线段 大小 有 方向 无 有一有 联系 位移|≤路程当物体单向直线运动时才等于 从一点到另一点位移一定,但路程却有无数个 、标量与矢量 物理学中把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叫做矢量,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大小无方向 的量叫做标量。 举例:矢量:力、位移 标量: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 不同点: 1)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 2)运算法则不同 写出法则并举例 1、先正东走3米,再向正北走4米,求整个过程的位移(作图得 S=5m≠7m以此说明运算法则不同) 例3、正确的是()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路程 200 米。如果你告诉别人只要从 O 点出发走 100 米就能到 A 点,那别人能了解你的位置 变化情况吗?能找到 A 点吗? 生:不能。 师:所以为了能够很好地表述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 的物理量:位移。 定义: 位移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用 S 表示。 单位:米(m)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路程 位移 定义 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个 有向线段 大小 有 有 方向 无 有 联系 |位移|≤路程 当物体单向直线运动时才等于 从一点到另一点位移一定,但路程却有无数个 三、标量与矢量 物理学中把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叫做矢量,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大小无方向 的量叫做标量。 举例:矢量:力、位移 标量: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 不同点: 1) 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 2) 运算法则不同 写出法则并举例: 1、 先正东走 3 米,再向正北走 4 米,求整个过程的位移(作图得 S总 = 5m 7m 以此说明运算法则不同) 例 3、正确的是( ) 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E.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其位移可能相同 例4、一支队伍前进时,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首又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 已经前进了200m,求整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 200m 四、一维坐标系中如何描述位移 A B A—B—C位移分别为SA1=4m,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c=2m,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仔细观察发现:位移=末位置坐标-初位置坐标 SAB=XBX4=3-(-1)=4m SBc=Xc-X=1-3=-2 大家可以看到,算下来结果有正负之分如果是正的就表示跟正方向相同,如果是负就表 示跟正方向相反。 例5:一质点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先从A运动到B,位移大小为30m,方向向东 接着由B运动到C,位移为40m,方向向西,求从A到C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解:小球的位移可以直接根据概念来看出发点和终点,也可以用矢量相加法则加。 五、一维坐标中矢量加减的等效简便法: 大家可能觉得矢量相加也未免太麻烦了吧!是不是我们以后解题都得这样画图啊?大家 不必担心,我们高中阶段学习的大部分是直线运动,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相加减我们有 个等效简便的方法 向东的5加向东的3等于向东的8 二、向西的5加向西的3等于向西的8 向东的5加向西的2等于向东的3
C.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E.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其位移可能相同 BCD 例 4、一支队伍前进时,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首又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 已经前进了 200m,求整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 200m 四、一维坐标系中如何描述位移 A B C 位移分别为 SAB=4m,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SBC=2m,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仔细观察发现 :位移=末位置坐标-初位置坐标 SAB=XB-XA=3-(-1)=4m SBC=XC-XB=1-3=-2m 大家可以看到,算下来结果有正负之分如果是正的就表示跟正方向相同,如果是负就表 示跟正方向相反。 例 5:一质点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先从 A 运动到 B,位移大小为 30m,方向向东; 接着由 B 运动到 C,位移为 40m,方向向西,求从 A 到 C 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解:小球的位移可以直接根据概念来看出发点和终点,也可以用矢量相加法则加。 五、一维坐标中矢量加减的等效简便法: 大家可能觉得矢量相加也未免太麻烦了吧!是不是我们以后解题都得这样画图啊?大家 不必担心,我们高中阶段学习的大部分是直线运动,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相加减我们有一 个等效简便的方法 一、向东的 5 加向东的 3 等于向东的 8 二、向西的 5 加向西的 3 等于向西的 8 三、向东的 5 加向西的 2 等于向东的 3 -2 -1 1 2 3 A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