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探究1:下列物质中哪些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原因 ①纤维蛋白原②尿素③呼吸酶④消化酶⑤血红蛋白⑥ 胰岛素 提示:③④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分析如下: 呼吸酶: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因此呼吸酶应分布在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消化酶:位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 ↓属于外界环境,所以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部,也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思维探究 1:下列物质中哪些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原因。 ①纤维蛋白原 ②尿素 ③呼吸酶 ④消化酶 ⑤血红蛋白 ⑥ 胰岛素 提示:③④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分析如下: 呼吸酶: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因此呼吸酶应分布在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消化酶:位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 属于外界环境,所以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部,也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和酸碱度及温度)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 (2)渗透压的成因 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 越多 越大 越大 越少 越小 越小 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决定的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和酸碱度及温度)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 (2)渗透压的成因 溶质微粒数量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 越多 越大 越大 越少 越小 越小 (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90%以上是由 Na+和 Cl-决定的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因素:与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 (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3、HPO、有 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 碱平衡。 3.温度: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 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 (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 H 为 7.35~7.45。 (2)维持因素:与含有 HCO- 3、HPO2- 4 等离子有关。 (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 Na+、K +和 HCO- 3 、HPO2- 4 、有 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 碱平衡。 3.温度: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 适宜温度也是 37℃左右。 (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思维探究2:试分析为什么静脉注射时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生 理盐水? 提示:因为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如果输液时使用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髙 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思维探究 2:试分析为什么静脉注射时要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 理盐水?提示:因为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如果输液时使用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 于 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物质交换过程如 图所示 系统 营养物质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循环系统 血浆 系统 O2、CO2、水气 组织液 细胞内液 系统、皮肤 淋巴 水、尿素、尿酸、无机盐
三、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物质交换过程如 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