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类型及其产物 1、珠光体转变(共析转变A→P) 发生温度:7270c--560 珠光体形成 产物:珠光体 珠光体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粗细与转变温度有关。温度 越低,珠光体的层片越细。 7270C-—650C:珠光体片层较粗,P(珠光体) 7650C--600C:珠光体层片较细,S(索氏体) 600C-560C:珠光体层片极细,T(托氏体) 层片变细,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有所增加
三、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类型及其产物 1、珠光体转变(共析转变A → P ) 发生温度: 7270C---5600C 产物:珠光体 7270C---6500C:珠光体片层较粗,P(珠光体) 6500C---6000C:珠光体层片较细,S (索氏体) 6000C--5600C: 珠光体层片极细,T (托氏体) 层片变细,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有所增加。 珠光体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粗细与转变温度有关。温度 越低,珠光体的层片越细。 珠光体形成
FeC FejC 图35珠光体形成示意图
2、贝氏体转变 (1)转变温度:560Ms(230C) (2)产物:贝氏体 (3)贝氏体:由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4)贝氏体的形状和性能:(与等温温度有关) 560-350c:贝氏体呈羽毛状,称为上贝氏体,记为B上 350—Ms(230):贝氏体呈针叶状,称之为下贝氏体,记为B下 上贝氏体形成过程与形貌 下贝氏体形成过程与形貌特征
2、贝氏体转变 560--3500C: 贝氏体呈羽毛状,称为上贝氏体,记为B上 . 350-- Ms(2300C):贝氏体呈针叶状,称之为下贝氏体,记为B下。 (1)转变温度:560—Ms(2300C) (2)产物:贝氏体 (3)贝氏体:由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4)贝氏体的形状和性能:(与等温温度有关) 上贝氏体形成过程与形貌 下贝氏体形成过程与形貌特征
Fe3c 上贝氏体的形成示意图 Mm 上贝氏体的貌
上贝氏体的形成示意图 上贝氏体的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