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教学目标 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 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 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教学目标 •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 性格的写作方法。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 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 难点: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 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 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 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 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卜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 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 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 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 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 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 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 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 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 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 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卜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 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 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 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 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 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 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作者简介
萧红 (1911—1942) 主要作品 《生死场》 《马伯乐》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
萧 红 (1911—1942) 主要作品: 《生死场》 《马伯乐》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 的思翘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 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翘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洗行无 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 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 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 式的忍从。他始终錐护人的思翘的独立性 和不妥协性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 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 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 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 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 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 大拷问 。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 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 和不妥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