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片筏基础。如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采用十字基础仍不能满足要求或相邻基槽 距离很小时,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整块的片筏基础。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平板式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承在底板上。梁板式按梁板的位置不同又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承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 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底面。 (5)箱形基础。将基础做成由顶板、底板及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一般都是由钢 筋混凝土建造,基础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空间可以作为地下室。它的主要特点是刚性大,而且挖去 很多土,减少了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因而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 些重要建筑物,目前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 (四)基础的埋深 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基础的埋深 深基础埋深大于4米 浅基础埋深大于0.5米小于等于4米 例、基础埋深:浅基础[]。 A、埋深小于4.5米 B、埋深大于0.5米小于等于4米 C、埋深小于等于4米 D、埋深小于4米 答案:B (五)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1.地下室防潮 当地下室地坪位于常年地下水位以上时,地下室需做防潮处理。对于砖墙,墙体必须采 用水泥砂浆砌筑:在墙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在防潮层外侧回填低渗透土壤夯实。土层宽500mm 左右。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 地下室地面,如需要防潮层,一般设在垫层与地面面层之间,且与墙身水平防潮层在同 水平面上。 2.地下室防水 当地下室地坪位于最高设计地下水位以下时,地下室需做防水处理。地下室四周墙体及 底板均受水压影响,均应有防水功能。地下室防水可用卷材防水层,也可用加防水剂的钢筋混凝 土来防水。 例、防潮层设置于[ A室内地坪上一皮砖 B室内地坪下一皮砖 C室外地坪上一皮砖 D室外地坪下一皮砖 答案B 例.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的沙浆是() A石灰砂浆 B水泥沙浆。C大比例石灰沙浆 答案:B
(4)片筏基础。如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采用十字基础仍不能满足要求或相邻基槽 距离很小时,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整块的片筏基础。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平板式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承在底板上。梁板式按梁板的位置不同又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承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 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底面。 (5)箱形基础。将基础做成由顶板、底板及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一般都是由钢 筋混凝土建造,基础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空间可以作为地下室。它的主要特点是刚性大,而且挖去 很多土,减少了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因而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 一些重要建筑物,目前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 (四)基础的埋深 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基础的埋深。 深基础 埋深大于 4 米 浅基础 埋深大于 0.5 米小于等于 4 米 例、基础埋深:浅基础 [ ]。 A、埋深小于 4.5 米 B、 埋深大于 0.5 米小于等于 4 米 C、埋深小于等于 4 米 D、埋深小于 4 米 答案:B (五)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1.地下室防潮 当地下室地坪位于常年地下水位以上时,地下室需做防潮处理。对于砖墙,墙体必须采 用水泥砂浆砌筑;在墙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在防潮层外侧回填低渗透土壤夯实。土层宽 500mm 左右。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 地下室地面,如需要防潮层,一般设在垫层与地面面层之间,且与墙身水平防潮层在同 一水平面上。 2.地下室防水 当地下室地坪位于最高设计地下水位以下时,地下室需做防水处理。地下室四周墙体及 底板均受水压影响,均应有防水功能。地下室防水可用卷材防水层,也可用加防水剂的钢筋混凝 土来防水。 例、防潮层设置于[ ]。 A 室内地坪上一皮砖 B 室内地坪下一皮砖 C 室外地坪上一皮砖 D 室外地坪下一皮砖 答案 B 例.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的沙浆是( )。 A 石灰砂浆, B 水泥沙浆。 C 大比例石灰沙浆 D A、C 均可 答案:B
三、墙与框架结构 (一)墙的类型 墙在建筑物中主要起承重、围护及分隔作用, 根据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可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按受力不同,墙可分为承重墙 和非承重墙。直接承受其他构件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只承受自重的墙称非 承重墙。建筑物内部只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墙称隔墙。 按构造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类型。 实体墙、空体墙是一种材料构成:组合墙则是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构成的墙 墙体材料选择时,要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针,力求降低造价。 (二)墙体构造 1.砖墙构造 砖墙是用砂浆将砖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1)砖:普通砖是指孔洞率小于15%的砖,空心砖是指孔洞率大于等于15%的砖。我国普通砖尺 寸为240mmX115mX53mm,如包括灰缝,其长、宽、厚之比为4:2:1,即一个砖长等于两个砖宽 加灰缝(115X2+10),或等于四个砖厚加灰缝(53x4+9.3x3)。空心砖尺寸分两种:一种是符合现 行模数制:第二种是符合现行普通砖模数。砖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分M7.5、MU10、MU15 MU20、MU30等六级。 例、我国普通砖尺寸为[] A、370mmX2 115mm B、240cmX115cm53cm C、240 maLl D、290mmX180mX115mm 答案: 2)砂浆。砂浆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水泥砂浆属水硬性材料,强度高 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石灰砂浆属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 面上的砌体。混合砂浆由水泥、石灰膏、砂和水拌和而成,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 用于砌筑地面以上的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M0.4、M1、M2.5、M5、M7.5、M10、M15。常用 砌筑砂浆是M-M5。 (2)砖墙的组砌方式。砖墙的砌筑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上下错缝不小于 60mm,避免出现垂直通缝。 1)实心砖墙的组砌方法。实心砖墙的组砌方式:一顺一丁式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但墙体 交接处砍砖较多:多顺一丁的特点是砌筑简便,砍砖较少,但强度比一顺一丁式要低:十字式的 特点是砌筑较难,墙体整体性较好,外形美观,常用于清水砖墙:全顺式只适用于半砖厚墙体, 两平一侧式只适用于180厚墙体。 2)空心砖墙的组砌方法。空心墙的组砌方式分为有眠和无眠两种 2.实心砖墙细部构造 砖墙厚度有120mm(半砖)、240mm(一砖)、370mm(一砖半)、490m(两砖) 620mm(两砖半)等。 (1)防潮层。当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当建筑物墙 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60m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 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
三、墙与框架结构 (一)墙的类型 墙在建筑物中主要起承重、围护及分隔作用, 根据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可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按受力不同,墙可分为承重墙 和非承重墙。直接承受其他构件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只承受自重的墙称非 承重墙。建筑物内部只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墙称隔墙。 按构造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类型。 实体墙、空体墙是一种材料构成;组合墙则是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构成的墙。 墙体材料选择时,要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针,力求降低造价。 (二)墙体构造 1.砖墙构造 砖墙是用砂浆将砖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1)砖:普通砖是指孔洞率小于 15%的砖,空心砖是指孔洞率大于等于 15%的砖。我国普通砖尺 寸为 240mmXll5mmX53mm,如包括灰缝,其长、宽、厚之比为 4:2:1,即一个砖长等于两个砖宽 加灰缝(115X2+10),或等于四个砖厚加灰缝(53x4+9.3x3)。空心砖尺寸分两种:一种是符合现 行模数制;第二种是符合现行普通砖模数。砖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分 MU7.5、 MU10、MUl5、 MU20、MU30 等六级。 例、我国普通砖尺寸为[ ] A、370mmX240mmX115mm B、240cmXll5cmX53cm C、240mmXll5mmX53mm D、290mmX180mmX115mm 答案;C 2)砂浆。砂浆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水泥砂浆属水硬性材料,强度高, 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石灰砂浆属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 面上的砌体。混合砂浆由水泥、石灰膏、砂和水拌和而成,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好,适 用于砌筑地面以上的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 M0.4、M1、M2.5、M5、M7.5、M10、M15。常用 砌筑砂浆是 M1-M5。 (2)砖墙的组砌方式。砖墙的砌筑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上下错缝不小于 60mm,避免出现垂直通缝。 1)实心砖墙的组砌方法。实心砖墙的组砌方式:一顺一丁式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但墙体 交接处砍砖较多;多顺一丁的特点是砌筑简便,砍砖较少,但强度比一顺一丁式要低;十字式的 特点是砌筑较难,墙体整体性较好,外形美观,常用于清水砖墙;全顺式只适用于半砖厚墙体, 两平一侧式只适用于 180 厚墙体。 2)空心砖墙的组砌方法。空心墙的组砌方式分为有眠和无眠两种。 2.实心砖墙细部构造 砖墙厚度有 120mm(半砖)、240mm(一砖)、370mm(一砖半)、490mm(两砖)、 620mm(两砖半)等。 (1)防潮层。当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下 60mm 处;当建筑物墙 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 60mm 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 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