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心生产、销鲁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奢、销鲁奢在产 品中糁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 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鲁金颜在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行为的 情况分别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或 者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本章以下各罪名,均属 于这种情况,应按此处所说办法处理,以后不再说 明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 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 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 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行为的 情况分别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或 者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本章以下各罪名,均属 于这种情况,应按此处所说办法处理,以后不再说 明
÷本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产品 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和广大 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处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 用于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建设工程)。 。“伪劣产品”,是指以假充真的产品和在产 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 品冒充合格的产品
❖ 本罪的构成要件是: ❖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产品 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和广大 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此处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 用于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建设工程)。 ❖ “伪劣产品”,是指以假充真的产品和在产 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 品冒充合格的产品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鲁伪劣 产品,销鲁金额在万元以上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从事生产、销鲁伪劣产品 的生产者、销鲁者,属于一般至体,即凡是 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 人和单位,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即行 为人明知生产、销售的是伪劣产品而仍然予 以生产或者销售
❖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伪劣 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 3.本罪的主体,是从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的生产者、销售者,属于一般主体,即凡是 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 人和单位,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即行 为人明知生产、销售的是伪劣产品而仍然予 以生产或者销售
÷(远)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罪的界限 ·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销售金额是否 达到5万元以上;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出于 故意。 ÷2.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界限 ·此两种犯罪存在交叉的现象,但是区别也是 明显的,主要是(1)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不 同;(2)犯罪对象的性质不同
❖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 ❖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罪的界限 ❖ 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销售金额是否 达到5万元以上;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出于 故意。 ❖ 2.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界限 ❖ 此两种犯罪存在交叉的现象,但是区别也是 明显的,主要是(1)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不 同;(2)犯罪对象的性质不同
÷3.与本节规定的生产、销售特定种类的伪劣产品犯 罪的界限。其主要区别是:(1)犯罪对象是否特 定;(2)认定犯罪的要件不同。 。(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40条和第15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 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极,乔处或者单处销鲁金额 50%以上2倍以下的弱金;销鲁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 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界处销鲁 金额50%以上2陪以下罚金;
❖ 3.与本节规定的生产、销售特定种类的伪劣产品犯 罪的界限。其主要区别是:(1)犯罪对象是否特 定;(2)认定犯罪的要件不同。 ❖ (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 ❖ 根据刑法第140条和第15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 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 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 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 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