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殖吸虫病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 生在家鸡、鸭、鹅、野鸭及其他鸟类的直肠、 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偶见于蛋内。常引 起输卵管炎,使卵的形成和产卵功能发生案 乱,患禽生无壳蛋和软壳蛋,有时因继发腹膜 炎而死亡。本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以华东华 南得区多见,常呈地方性流行,春、夏两季多 发各种年龄的家禽均能感染
前殖吸虫病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 生在家鸡、鸭、鹅、野鸭及其他鸟类的直肠、 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偶见于蛋内。常引 起输卵管炎,使卵的形成和产卵功能发生紊 乱,患禽生无壳蛋和软壳蛋,有时因继发腹膜 炎而死亡。本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以华东、华 南得区多见,常呈地方性流行,春、夏两季多 发,各种年龄的家禽均能感染
前殖吸虫种类较多,有透明前殖吸虫(E pellucidus),、卵圆前殖吸虫(E.ovatus)、 楔形 前殖吸虫、鸭前殖吸虫、鲁氏前殖吸虫等。但以 卵圆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分布较广,仅就 此两种吸虫咖以叙述
前 殖 吸 虫 种 类 较 多 , 有 透 明 前 殖 吸 虫 ( E. pellucidus) 、卵圆前殖吸虫(E.ovatus) 、楔形 前殖吸虫 、鸭前殖吸虫 、鲁氏前殖吸虫等。但以 卵圆前殖吸虫 和透明前殖吸虫分布较广,仅就 此两种吸虫加以叙述
卵圆前殖吸虫 ·形状:梨形,前端狭,后端纯 圆 ·盲肠末端在虫体后1/4 ·子宫蟠曲于睾丸腹吸盘前后 ● 卵巢分叶,位于腹吸盘背面 。 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在肠管 分叉稍后方到睾丸后缘
卵圆前殖吸虫 • 形状:梨形,前端狭,后端钝 圆 • 盲肠末端在虫体后1/4 • 子宫蟠曲于睾丸腹吸盘前后 • 卵巢分叶,位于腹吸盘背面 • 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在肠管 分叉稍后方到睾丸后缘
透明前殖吸虫 病原体形态 透明前殖吸虫呈梨形,大小为6.5~ 8.2×2.5~4.2mm。口吸盘为球形。腹吸 盘呈圆形位于虫体前1/3处。肠支达体后 部。睾丸卵圆形,不分叶,位于虫体中央 的两侧,左右并到。雄茎囊弯曲于口吸盘 与食道的左侧。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的左 上方。卵巢多分叶,位于两睾丸前缘与腹 吸盘之间。子宫位于腹吸盘与睾丸之间。 卵黄腺的分布始于腹吸盘后缘的体两侧, 后端终于睾丸之后
病原体形态 透 明 前 殖 吸 虫 呈 梨 形 , 大 小 为 6.5 ~ 8.2×2.5~4.2mm。口吸盘为球形。腹吸 盘呈圆形位于虫体前1/3处。肠支达体后 部。睾丸卵圆形,不分叶,位于虫体中央 的两侧,左右并列。雄茎囊弯曲于口吸盘 与食道的左侧。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的左 上方。卵巢多分叶,位于两睾丸前缘与腹 吸盘之间。子宫位于腹吸盘与睾丸之间。 卵黄腺的分布始于腹吸盘后缘的体两侧, 后端终于睾丸之后。 透明前殖吸虫
虫卵深褐色,大小为26-3210-15um, 具卵盖,另一端有小刺
虫卵深褐色,大小为26-32 ╳10-15μm, 具卵盖,另一端有小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