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 作者:汪曾祺 课文导读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 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 谁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 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 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 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 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 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 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 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 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 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 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 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 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 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 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 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髙邮 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 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 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 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
1 端午的鸭蛋 作者:汪曾祺 课文导读: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 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 谁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 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 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 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 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 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 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 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 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 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 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 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 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 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 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 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 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 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 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 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
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 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 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 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 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 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一一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 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 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 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 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 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 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 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 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 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 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 大概是不行的
2 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 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 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 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 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 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 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 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 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 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 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 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 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 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 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 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 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 大概是不行的
字词注音 汪曾祺q1系j百索子倘tang若咂摸za·mo城隍 huang 拧ning成小绳门楣mei用酒和huo苋菜xin籍贯j硝药xio 腌腊yan络子lo大襟jn车胤yin熏xun五毒似的 shi de 二、词语解释 端午:我国民间节日,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端,开始;午, 午日。 咂摸:方言,仔细辨别(滋味) 情结:指深藏心底的感情。 百索子:端午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风俗认为这样可以辟邪 五毒: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 符:道士所画的一钟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 寄名:旧时幼童认僧尼为老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堂屋:正房居中的一间。 朱笔:红笔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雄黄:一种矿物,橘黄色。中医用来做药 有不:相当于“有没有”。不,用在句末表示疑 硝药:硝石做的火药 名目:名称。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浩瀚壮观的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现在常比喻 人的阅历广,眼界就开阔,追求的目标就更高 称道:称赞 他乡:其他地方。 夹取以敬客:夹取(腌鸭蛋)来敬客人。以,连词, 尤为:更是。 络子:依照所装物体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现在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大襟:纽扣在一侧的服装的前面部分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利用萤火虫的光刻苦读书和孙康利用雪的反光 练囊:用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练:白色的绢。 薄罗:薄的丝织品
3 一、字词注音 汪曾祺.qí 系 jì百索子 倘 tǎng 若 咂摸..zā·mo 城隍..huáng 拧.níng 成小绳 门楣.méi 用酒和.huò 苋.菜 xiàn 籍.贯 jí 硝.药 xiāo 腌.腊 yān 络.子 lào 大襟.jīn 车胤.yìn 熏 xūn 五毒 似的 shì·de 二、词语解释 端午:我国民间节日,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端,开始;午, 午日。 咂摸:方言,仔细辨别(滋味)。 情结:指深藏心底的感情。 百索子:端午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风俗认为这样可以辟邪。 五毒: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 符:道士所画的一钟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 寄名:旧时幼童认僧尼为老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堂屋:正房居中的一间。 朱笔:红笔。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雄黄:一种矿物,橘黄色。中医用来做药。 有不:相当于“有没有”。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硝药:硝石做的火药。 名目:名称。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浩瀚壮观的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现在常比喻 人的阅历广,眼界就开阔,追求的目标就更高。 称道:称赞。 他乡:其他地方。 夹取以敬客:夹取(腌鸭蛋)来敬客人。以,连词,来。 尤为:更是。 络子:依照所装物体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现在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大襟:纽扣在一侧的服装的前面部分。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利用萤火虫的光刻苦读书和孙康利用雪的反光 刻苦读书的故事。 练囊:用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练:白色的绢。 薄罗:薄的丝织品
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 端午的鸭蛋》 竺可桢中学:汪德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4、体悟小品文中的经典。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 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 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 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经典。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或具体实物:想 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教学思路 说风俗一一读文本一一谈鸭蛋—一品乡情—一论作家一一评经典一一写真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说风俗 1、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4 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 ——《端午的鸭蛋》 竺可桢中学:汪德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4、体悟小品文中的经典。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 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 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 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经典。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 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 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 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思路 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乡情——论作家——评经典——写真 心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说风俗 1、 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屈原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 (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追求、生平经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纪念屈原,能激起我们怎样的情感呢?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2、既然端午节这么有意义,那么上虞的端午有什么风俗活动吗? 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酒、黄桃、黄鱼。蛋黄、雄黄酒 挂艾草、点蚊香、喝雄黄酒。) 3、你作为上虞的一员,你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 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 4、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大家都预习 过,我问一下,这篇文章是谁写自己过端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吗? (学生简要介绍汪曾祺) 5、那么,汪曾祺的端午是怎么过的?都有哪些风俗活动?(七种)其中跟别 处一样的风俗是什么?可能与别处一样的风俗是什么?与别处不一样的风 俗是什么? 6、最与众不同的是吃“十二红”,你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比 如: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 、既然希望“红红火火”,那么汪曾祺的家乡当时的经济条件怎么样?从那 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好象我们那个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8、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 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 (高邮鸭蛋:好、奇、名。) 9、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充满了什么感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自豪“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 (对故乡的特产,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 10、既然作者要写出自己故乡的特产,要写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就要写好, 但是,大家读了这篇文章,有没有感觉文章的结构比较不同
5 屈原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 (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追求、生平经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纪念屈原,能激起我们怎样的情感呢?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2、 既然端午节这么有意义,那么上虞的端午有什么风俗活动吗? (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酒、黄桃、黄鱼。蛋黄、雄黄酒。 挂艾草、点蚊香、喝雄黄酒。) 3、你作为上虞的一员,你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 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 4、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大家都预习 过,我问一下,这篇文章是谁写自己过端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吗? (学生简要介绍汪曾祺) 5、那么,汪曾祺的端午是怎么过的?都有哪些风俗活动?(七种)其中跟别 处一样的风俗是什么?可能与别处一样的风俗是什么?与别处不一样的风 俗是什么? 6、最与众不同的是吃“十二红”,你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比 如: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 7、既然希望“红红火火”,那么汪曾祺的家乡当时的经济条件怎么样?从那 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好象我们那个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8、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 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 (高邮鸭蛋:好、奇、名。) 9、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充满了什么感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自豪 “与有荣焉” “曾经沧海难为水”) (对故乡的特产,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 10、既然作者要写出自己故乡的特产,要写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就要写好, 但是,大家读了这篇文章,有没有感觉文章的结构比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