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接收站 接收站执行两项主要任务:①指挥和控制星体工作。包括传送来自空间控制中心的指 令(如令星体内各种仪器设备和遥感探测器启闭)、跟踪观测星体轨道参数以及接收有关 体工作状态的遥测数据等:②接收星体传送下来的遥感图像信息及其有关数据(如卫星姿 态参数)。接收站将接收的全部数据分类记录在磁带上,并传输到控制中心。 为了利用有限的地面接收站,保证卫星数据的实时发送,避免星上磁带机出现故障时 信息损失,从美国Landsat4号(1982年7月16日)起,开始启用两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 星TDRS(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这两颗TDRS均在赤道上空36O0Okm高度, 为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不动)。一颗位于西经41°,一颗位于西经171°,与Landsat 可进行通讯联系。Landsat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域可通过TDRS中的一颗定时将图像数据传 送给设在新墨西哥州的瓦特珊德即白沙(White Sands).接收站,然后又将数据通过国内通 讯卫星DOMSAT(Domestec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转送到戈达德中心(GSFC)进行处 理,由此实现对全球数据的实时传输。 RS(2) EROS SFC ≥bDom TDRS(1) g 图-3 Landsat4图像信息的传递 2空间控制中心 空间控制中心亦叫空间指挥中心,简称控制中心,是卫星遥感系统的大脑,负责监测 和指挥卫星的运行,制定卫星及传感器每一天的日程,控制和协调全系统的正常工作,这 些都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制定和发送指令来完成。计算机可实时进行图像显示,监视卫星的 工作,根据跟踪站测得的卫星轨道数据进行计算,产生指令,修正和控制轨道:卫星上各 部件工作状况及工作环境的有关数据如电压、温度等,由卫星发回后,传送到控制中心, 用以指挥卫星更好的运行:控制中心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编制卫星和传感器的工作日程,发 出指令,使卫星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工作:还可根据气候条件干预卫星工作系统。 美国Landsat的控制中心设在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即戈达德空间中心,控制中心最 重要是不能有任何中止和间断,必须保障每天都能正常而连续地工作二十四小时。戈达德 中心以三部计算机为主体,主机是中型计算机,其他两台为备用的小型计算机,主机一旦 发生故障,能立即代替主机工作。主机能实时地计算和显示图像、发送与产生指令,还能 4
4 (2)接收站 接收站执行两项主要任务:①指挥和控制星体工作。包括传送来自空间控制中心的指 令(如令星体内各种仪器设备和遥感探测器启闭)、跟踪观测星体轨道参数以及接收有关星 体工作状态的遥测数据等;②接收星体传送下来的遥感图像信息及其有关数据(如卫星姿 态参数)。接收站将接收的全部数据分类记录在磁带上,并传输到控制中心。 为了利用有限的地面接收站,保证卫星数据的实时发送,避免星上磁带机出现故障时 信息损失,从美国 Landsat4 号(1982 年 7 月 16 日)起,开始启用两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 星 TDRS(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这两颗 TDRS 均在赤道上空 36000km 高度, 为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不动)。一颗位于西经 41°,一颗位于西经 171°,与 Landsat 可进行通讯联系。Landsat 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域可通过 TDRS 中的一颗定时将图像数据传 送给设在新墨西哥州的瓦特珊德即白沙(White Sands)接收站,然后又将数据通过国内通 讯卫星 DOMSAT(Domestec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转送到戈达德中心(GSFC)进行处 理,由此实现对全球数据的实时传输。 图 8-3 Landsat4 图像信息的传递 2 空间控制中心 空间控制中心亦叫空间指挥中心,简称控制中心,是卫星遥感系统的大脑,负责监测 和指挥卫星的运行,制定卫星及传感器每一天的日程,控制和协调全系统的正常工作,这 些都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制定和发送指令来完成。计算机可实时进行图像显示,监视卫星的 工作,根据跟踪站测得的卫星轨道数据进行计算,产生指令,修正和控制轨道;卫星上各 部件工作状况及工作环境的有关数据如电压、温度等,由卫星发回后,传送到控制中心, 用以指挥卫星更好的运行;控制中心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编制卫星和传感器的工作日程,发 出指令,使卫星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工作;还可根据气候条件干预卫星工作系统。 美国 Landsat 的控制中心设在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即戈达德空间中心,控制中心最 重要是不能有任何中止和间断,必须保障每天都能正常而连续地工作二十四小时。戈达德 中心以三部计算机为主体,主机是中型计算机,其他两台为备用的小型计算机,主机一旦 发生故障,能立即代替主机工作。主机能实时地计算和显示图像、发送与产生指令,还能
根据摄影要求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通过接收站把指令送往卫星,指挥卫星按照地面要求进 行工作。一般情况下,备用的计算机主要作一些辅助工作,以减轻主机负担,其中一台负 责处理图像和数据,另一台用于处理即将发送的指令,所以控制中心能连续不间断地工作, 以保证卫星的正常运行,并有效地获取地面电磁波信号。法国SPOT卫星的控制中心设在 法国的南部城市图鲁兹市郊国家空间研究中心。 3数据处理与管理中心 数据处理与管理中心简称数据资料中心,有时也叫数据处理机构。对于遥感星体,地 面必须有数据资料中心相配合,以便及时处理遥感的图像信息。否则星体传送下来的数字 图像资料就会堆积如山,不仅无法使用,而且造成极大混乱。 日前较完善的数据资料中心是资源卫星的数据管理系统,担负把接收站记录的视频信 号加工处理成粗制和精制两种图像产品的任务。同时,还要对这些产品进行编目、制卡、 编写资料简介等工作,以便管理和提供使用。 总之,整个地面系统和星体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星体、站网、控制中心、数据 处理和管理中心等,就像整套精密机器一样准确而协调的运转。 §8.2 Landsat卫星及其影像 Landsat卫星原名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Earth Resource Techmtogy Satellite),它是美 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发射的用来获取地球表面图像的一种遥感平台,以观察陆 地环境和资源为主。到目前为止Landsat计划已经发射了1~7号卫星,现在正常运行的是 Landsat5和Landsat7号卫星,6号卫星因发射失败而丢失 导航卫 (全球定位系统) 茶狼视和数酱 图8-4 Landsat4/5外形
5 根据摄影要求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通过接收站把指令送往卫星,指挥卫星按照地面要求进 行工作。一般情况下,备用的计算机主要作一些辅助工作,以减轻主机负担,其中一台负 责处理图像和数据,另一台用于处理即将发送的指令,所以控制中心能连续不间断地工作, 以保证卫星的正常运行,并有效地获取地面电磁波信号。法国 SPOT 卫星的控制中心设在 法国的南部城市图鲁兹市郊国家空间研究中心。 3 数据处理与管理中心 数据处理与管理中心简称数据资料中心,有时也叫数据处理机构。对于遥感星体,地 面必须有数据资料中心相配合,以便及时处理遥感的图像信息。否则星体传送下来的数字 图像资料就会堆积如山,不仅无法使用,而且造成极大混乱。 目前较完善的数据资料中心是资源卫星的数据管理系统,担负把接收站记录的视频信 号加工处理成粗制和精制两种图像产品的任务。同时,还要对这些产品进行编目、制卡、 编写资料简介等工作,以便管理和提供使用。 总之,整个地面系统和星体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星体、站网、控制中心、数据 处理和管理中心等,就像整套精密机器一样准确而协调的运转。 §8.2 Landsat 卫星及其影像 Landsat 卫星原名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ERTS(Earth Resource Techmtogy Satellite),它是美 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发射的用来获取地球表面图像的一种遥感平台,以观察陆 地环境和资源为主。到目前为止 Landsat 计划已经发射了 1~7 号卫星,现在正常运行的是 Landsat5 和 Landsat7 号卫星,6 号卫星因发射失败而丢失。 图 8-4 Landsat4/5 外形
Landsat1~3形状、结构(见图8-2)、运行轨道基本相同,均携带反束光导管摄像机RBV (Return Beam Vidicon)和多光谱扫描仪MSS(Multispectral Scaner)。Landsat44~5完全 相同(见图8-4),是在Landsatl-3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但地面分辨率提高,轨道高度下 降为705km,运行参数也随之改变:除带有MSS外,还带有一套改进的(第二代)多光诣 扫描仪,称之为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Landsat?7卫星于1999年4月发射,为 保证Landsat系列卫星特性的一致性,Landsat7?卫星轨道和周期与Landsat5完全相同,只 是传感器改为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和海洋观测宽视 场传感器SeaWiFs(分辨率1.13*4.5km,覆盖范围2800km)。 Landsat卫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民用对地观测卫星,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 云转,获取了数百万幅有价值的图像。图像上载有丰富的地面信息。在农业、林业、生态、 地质、地理、气象、水文、海洋、环境污染、地图测绘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2.1 Landsat的运行特征 1准圆形、近极地轨道 Landsat的轨道为圆形或近圆形轨道,与地面保持等距离。其目的是使卫星图像比例尺 基本一致,也使卫星图像的地面分辨率不因卫星高度变化而相差过大:而且根据开普勒面 积速度守衡定律可知,圆形轨道上各点卫星速度的大小是不变的,有利于控制卫星姿态, 使图像处理简化。 Landsat1~3轨道倾角99.125°,Landsat4/5、7轨道倾角98.22°(见图8-5),为近 极地轨道。这种轨道有利于增大卫星对地面的观测范围,最北和最南分别能达到N81°和 S81°,利用地球自转并结合轨道运行周期和图形扫描宽度的设计,能保证全球绝大部分 地区都在卫星覆盖之下。 2卫星运行与太阳同步 Landsat卫星的传感器只有在较为理想的光照条件下,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如果 每个地区的图像都是在大致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成像,则便于不同地区和时期影像的对比。 因此卫星轨道既要保证传感器在不变条件下进行探测,又要保证卫星运行周期,要求卫耳 轨道与太阳同步,即卫星轨道相对于地球的角进动,与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角进动相等,也 就是卫星通过任意纬度的地方时基本是不变的。要实现与太阳同步,卫星运行的轨道必须 西移,轨道倾角要大于90°,使两条相邻轨道之间的距离(夹角)与该运行时段内太阳由 东向西移动的距离(角度)相等。 375 37
6 Landsat1~3 形状、结构(见图 8-2)、运行轨道基本相同,均携带反束光导管摄像机 RBV (Return Beam Vidicon)和多光谱扫描仪 MSS(Multispectral Scanner)。Landsat4~5 完全 相同(见图 8-4),是在 Landsat1~3 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但地面分辨率提高,轨道高度下 降为 705km,运行参数也随之改变;除带有 MSS 外,还带有一套改进的(第二代)多光谱 扫描仪,称之为专题制图仪 TM(Thematic Mappe)。Landsat7 卫星于 1999 年 4 月发射,为 保证 Landsat 系列卫星特性的一致性,Landsat7 卫星轨道和周期与 Landsat 5 完全相同,只 是传感器改为增强型专题制图仪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和海洋观测宽视 场传感器 SeaWiFs(分辨率 1.13*4.5km,覆盖范围 2800km)。 Landsat 卫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民用对地观测卫星,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 运转,获取了数百万幅有价值的图像。图像上载有丰富的地面信息,在农业、林业、生态、 地质、地理、气象、水文、海洋、环境污染、地图测绘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2.1 Landsat 的运行特征 1 准圆形、近极地轨道 Landsat 的轨道为圆形或近圆形轨道,与地面保持等距离。其目的是使卫星图像比例尺 基本一致,也使卫星图像的地面分辨率不因卫星高度变化而相差过大;而且根据开普勒面 积速度守衡定律可知,圆形轨道上各点卫星速度的大小是不变的,有利于控制卫星姿态, 使图像处理简化。 Landsat1~3 轨道倾角 99.125°,Landsat4/5、7 轨道倾角 98.22°(见图 8-5),为近 极地轨道。这种轨道有利于增大卫星对地面的观测范围,最北和最南分别能达到 N 81°和 S 81°,利用地球自转并结合轨道运行周期和图形扫描宽度的设计,能保证全球绝大部分 地区都在卫星覆盖之下。 2 卫星运行与太阳同步 Landsat 卫星的传感器只有在较为理想的光照条件下,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如果 每个地区的图像都是在大致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成像,则便于不同地区和时期影像的对比。 因此卫星轨道既要保证传感器在不变条件下进行探测,又要保证卫星运行周期,要求卫星 轨道与太阳同步,即卫星轨道相对于地球的角进动,与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角进动相等,也 就是卫星通过任意纬度的地方时基本是不变的。要实现与太阳同步,卫星运行的轨道必须 西移,轨道倾角要大于 90°,使两条相邻轨道之间的距离(夹角)与该运行时段内太阳由 东向西移动的距离(角度)相等
图8-5 Landsat轨道倾角 图8-6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 Landsat1~7号的光照角都为37.5°,为了保证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 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可通过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即轨道倾 角)来实现。当轨道倾角大于90°,轨道面自西向东偏转,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如果轨 道面偏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对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就能保证与太阳同步,有利于卫星在固 定的时间飞临地面接收站上空,并使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照度(如图8一6) 地球对太阳的进动一年为360°,每天的进动角为0.9856°,为了使光照角保持固定 不变,必须对卫星轨道加以修正,平均每圈的修正量为: 42=09856 n为一天中卫星运行的轨道数 n 3采用可重复中高度回归轨道 卫星运行周期是指卫星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如Landsat1~3为103.26分,每天可 围绕地球14圈(如图8-7),形成14条间隔2875k@的条带,条带宽度185km。第2天的轨 道紧靠着第1天的轨道西移159km(在赤道上),第19天的轨道与第1天的重合。这样经 过18天的运行,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1遍,重复周期是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回到 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天数,即对全球覆盖一遍所需的时间,Landsatl~3为18天: Landsat4~7为16天,轨道的重复回归性有利于对地面地物或自然现象的变化作动态监测 Landsat要求对地面有较高的分辨率,同时又有较长的寿命,以便于地球资源调查与 制图,所以只能采取中高度的卫星(500一1000km)。 简而言之,Landsat卫星一般选用准回归太阳同步圆形轨道,是一种中等高度、长寿命 的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参数见表8-1。 351201059075604530150530456075901051203515016518 21)1098 45 10512013515016
7 图 8-5 Landsat 轨道倾角 图 8-6 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 Landsat1~7 号的光照角都为 37.5°,为了保证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 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可通过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即轨道倾 角)来实现。当轨道倾角大于 90°,轨道面自西向东偏转,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如果轨 道面偏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对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就能保证与太阳同步,有利于卫星在固 定的时间飞临地面接收站上空,并使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照度(如图 8-6)。 地球对太阳的进动一年为 360°,每天的进动角为 0.9856°,为了使光照角保持固定 不变,必须对卫星轨道加以修正,平均每圈的修正量为: n = 0.9856 n 为一天中卫星运行的轨道数 3 采用可重复中高度回归轨道 卫星运行周期是指卫星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如 Landsat1~3 为 103.26 分,每天可 围绕地球 14 圈(如图 8-7),形成 14 条间隔 2875km 的条带,条带宽度 185km。第 2 天的轨 道紧靠着第 1 天的轨道西移 159km(在赤道上),第 19 天的轨道与第 1 天的重合。这样经 过 18 天的运行,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 1 遍,重复周期是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回到 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天数,即对全球覆盖一遍所需的时间,Landsat1~3 为 18 天; Landsat4~7 为 16 天。轨道的重复回归性有利于对地面地物或自然现象的变化作动态监测。 Landsat 要求对地面有较高的分辨率,同时又有较长的寿命,以便于地球资源调查与 制图,所以只能采取中高度的卫星(500—1000km)。 简而言之,Landsat 卫星一般选用准回归太阳同步圆形轨道,是一种中等高度、长寿命 的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参数见表 8-1
图8-7 Landsat1~3一天的轨道
8 图 8-7 Landsat1~3 一天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