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力矩分配法
第十章 力矩分配法
第一 节 力矩分配法概念 1.力矩分配法的来源 力矩分配法的解题思路来源于具有一个结 点角位移刚架的内力(弯矩)计算结果
第一节 力矩分配法概念 1.力矩分配法的来源 力矩分配法的解题思路来源于具有一个结 点角位移刚架的内力(弯矩)计算结果
以图10-1-1(a)所示刚架为例 M 1 A
i2 1 z1 A i3 i4 i 1 M 以图10-1-1(a)所示刚架为例 (a) (b)
当z1单独作用在刚架的位移法基本结构上时, 见图(c)所示 A 13 3B C
3i3 A i2 1 z1 A i3 i4 i1 当z1单独作用在刚架的位移法基本结构上时, 见图(c)所示 (c)
附加刚臂中的反力为: F1=k1z1=(41+2+33)1(a) 若引入转动刚度概念,即,当使一等截面直杆 的一端(近端)发生单位转角位移,另一端 (远端)有某一确定的支座约束(支座端), 则近端所需施加力矩的大小叫该杆的转动刚度。 或,当等截面直杆的一端为固定支座,另一端 有某一确定的支座约束,若固定支座发生单位 转角位移时引起固定支座的反力矩叫该杆的转 动刚度
附加刚臂中的反力为: 11 11 1 1 2 3 1 F = k z = (4i + i + 3i )z (a) 若引入转动刚度概念,即,当使一等截面直杆 的一端(近端)发生单位转角位移,另一端 (远端)有某一确定的支座约束(支座端), 则近端所需施加力矩的大小叫该杆的转动刚度。 或,当等截面直杆的一端为固定支座,另一端 有某一确定的支座约束,若固定支座发生单位 转角位移时引起固定支座的反力矩叫该杆的转 动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