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00 (2 10000 120000 9000 8000 100000 7000 80000 60000 4000 40000 3000 20000 2000 oa0[ 1000 竖墨玉鉴会 (年份) 题GDP(左轴)◆一人均GDP(右轴) 图6.1 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81~2003) (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
11 图 6.1
表6.4示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变化, 从该表可以看出,各要素大都呈逐年增长的趋 势,如GDP总值、GDP增长率、人均GDP、投 资率和进出口总值等都有幅度较大的增长。 表6.4 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 年 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各要素增长率 GDP(亿元) 89468.1 97314.8 105172.3 117251.9 136515 GDP增长率(%) 8.0 7.5 8.3 9.3 9.5 人均GDP(元/人) 7086 7651 8214 9101 投资率(%) 36.4 38.0 39.2 42.3 进出口(亿美元) 4742.9 5096.5 6207.7 8509.9 11548.0 进出口增长率(%) 31.5 7.5 21.8 37.1 35.7 出口(亿美元) 2492.0 2661.0 3256.0 4382.3 5934.0 出口增长率(%) 27.8 6.8 22.4 34.6 35.4 进口(亿美元) 2250.9 2435.5 2951.7 4127.6 5614.0 进口增长率(%) 35.8 8.2 21.2 39.8 36.0 贸易依存度 0.44 0.43 0.49 0.60 0.7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 表6.4示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变化, 从该表可以看出,各要素大都呈逐年增长的趋 势,如GDP总值、GDP增长率、人均GDP、投 资率和进出口总值等都有幅度较大的增长。 表 6.4
2004年,我国GDP已达13.6万亿元 人民币,2008年已经超过30万亿元,按 当前汇率计算,人均突破3000美元,按 2004年不变价格计算,推算至2010年 GDP将超过40万亿元,考虑到人口增加 的因素,人均超过4000美元,达到日前 中等国家人均30006000美元的水平
13 2004年,我国GDP已达13.6万亿元 人民币,2008年已经超过30万亿元,按 当前汇率计算,人均突破3000美元,按 2004年不变价格计算,推算至2010年 GDP将超过40万亿元,考虑到人口增加 的因素,人均超过4000美元,达到目前 中等国家人均3000—6000美元的水平
2.2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中国地处北纬4°553°30,地质、地 形复杂,山地、丘陵(含石质山地、高寒荒漠和 冰川等)占国土面积的65%,特别是大部分干旱 和半千旱区土地承载力低。亚洲件中部荒漠 区的形成归地质史上新生代的环境点变 自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之后 古地中海完全消失,相继形成宏伟的喜马拉雅 山和青藏高原 不仅改变了地貌格局形成中 国四天价梯(包括症海大陆架,而得致 大气还流的重大改变 青藏高原隆起形成了世 界上最高的高寒荒漠、寒拿核心亚洲干极 而外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千草原又接受来自荒 商装盛集等采奚 同时也形成了长江和黄河。 14
14 中国地处北纬4°5`~53°30`,地质、地 形复杂,山地、丘陵(含石质山地、高寒荒漠和 冰川等)占国土面积的65%,特别是大部分干旱 和半干旱区土地承载力低。亚洲中部荒漠干旱 区的形成,归于地质史上新生代的环境巨变。 自新世以来, 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之后, 古地中海完全消失,相继形成宏伟的喜马拉雅 山和青藏高原,不仅改变了地貌格局、形成中 国四大地貌阶梯(包括近海大陆架),而且导致 大气环流的重大改变。青藏高原隆起形成了世 界上最高的高寒荒漠、寒旱核心——亚洲干极, 而外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干草原又接受来自荒 漠戈壁中心的粉尘堆积,形成连续的大厚度黄 土沉积;并相继发育了像塔里木河等内陆水系, 同时也形成了长江和黄河。 2.2 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中国面积大,国土贫水,其中干旱和半千 旱面积占12,水士流失,耕地退化;黄河、长 江等七大流域的中下游及沿海平原地区洪涝成 灾,水体污染严重。水土资源是人口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载体,因而中国对有限的960万平方 公里陆地面积和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必须充分 地保护和综合治理,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可持续 发展最重要、最艰巨的根本大计
15 中国面积大,国土贫水,其中干旱和半干 旱面积占1/2,水土流失,耕地退化;黄河、长 江等七大流域的中下游及沿海平原地区洪涝成 灾,水体污染严重。水土资源是人口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载体,因而中国对有限的960万平方 公里陆地面积和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必须充分 地保护和综合治理,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可持续 发展最重要、最艰巨的根本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