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反馈的判断 有无反馈的判断 是否有联系输入、输出回路的反馈通路; 是否影响放大电路的净输入。 (a)没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b)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c)R的接入没引入反馈 6
6 6.1.2 反馈的判断 一、有无反馈的判断 是否有联系输入、输出回路的反馈通路; 是否影响放大电路的净输入。 (a)没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 (b)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 (c) R的接入没引入反馈
二、反馈极性的判断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先假定某一瞬间输入信号的极性,然后按信号 的放大过程,逐级推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 根据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对原输入信号的作用,判 断出反馈的极性。 对分立元件而言,C与B极性相反,E与B极性相同。 对集成运放而言,u与u极性相反,u与u极性相同。 7
7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先假定某一瞬间输入信号的极性,然后按信号 的放大过程,逐级推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 根据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对原输入信号的作用,判 断出反馈的极性。 二、反馈极性的判断 对分立元件而言,C与B极性相反,E与B极性相同。 对集成运放而言, uO与uN极性相反, uO与uP极性相同
例: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中的反馈极性。 因为差模输入电压等 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6A G 差,反馈增强了输入电压,“ 所以为正反馈。 R R R (a)正反馈 R2④ R 图6.1.3 R 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 (b)负反馈 信号,因此为负反馈
8 例: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中的反馈极性。 - - 因为差模输入电压等 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 差,反馈增强了输入电压, 所以为正反馈。 - 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 信号,因此为负反馈。 图 6.1.3 (a)正反馈 (b)负反馈
a负反馈 反馈通路 净输入量增加 例 (-) b正反馈 R (+) R R 净输入量减小 反馈通路 本级反馈通路 R 净输入量减小 R R R R c级间负反馈 级间反馈通路
例 vI vO - + RL R2 R1 (+) (+) (-) (-) 净输入量减小 vI vO - + RL R2 R1 (+) (+) (-) (-) 净输入量增加 a负反馈 b正反馈 vO - + R4 R5 R3 - vI + R1 R2 反馈通路 反馈通路 级间反馈通路 (+) (+) (+) (+) (-) 净输入量减小 c级间负反馈 本级反馈通路 反馈通路
分立元件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 原则:对分立元件而言,C与B极性相反,E与B极性相同 +y Ra R R 2 C t u 负反馈 0 R R 3 净输入量减小 反馈通路 图6.1.4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 10
10 分立元件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 图6.1.4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 反馈通路 净输入量减小 负反馈 原则:对分立元件而言,C与B极性相反,E与B极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