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introduction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一、对尘肺认识的发展★Hippocrates的著作记载:“在埃及解剖木乃伊时发现尘肺的病理改变”。★北宋时(公元960-1279年)孔仲平:"贾谷山采石人,石未伤肺,肺焦多死”。★1705年Ramazzini(意大利):"石工肺虏病”,“采煤工肺病”。★1764年Dismerbrock(荷兰)首先描述:切肺象切石块样感觉
★Hippocrates的著作记载:“在埃及解剖木乃 伊时发现尘肺的病理改变” 。 ★北宋时 (公元960-1279年) 孔仲平:“贾谷山 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 。 ★1705年 Ramazzini(意大利):“石工肺痨 病” , “采煤工肺痨病” 。 ★1764年 Dismerbrock(荷兰)首先描述: “切肺象切石块样感觉” 。 一、对尘肺认识的发展
一、对尘肺认识的发展提出:★1866年Zenker(German)"Pneumokoniosis"★1874年Proust修改为:"Pneumoconiosis"★1909年Wilson提出尘肺定义:"尘肺即肺纤维增生"★1916年在南非成立了第一所矽肺研究所
★1866年 Zenker (German) 提出: “Pneumokoniosis” ★ 1874 年 P r o u s t 修 改 为 : “Pneumoconiosis” ★1909年 Wilson 提出尘肺定义:“尘肺即 肺纤维增生” ★1916 年在南非成立了第一所矽肺研究所 一、对尘肺认识的发展
第一次国际矽肺会议(1930年8月,约翰内斯堡)(论文34篇)口1.认为:"只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或游离二氧化硅与其它粉尘的混合物进入肺内才能引起矽肺”口2.作出:"10um以下的粉尘是有害的"决议1932年Gardnen首先进行了动物实验提出了“情性粉尘”和“良性尘肺的概念
(1930年8月,约翰内斯堡)(论文34篇) 1.认为:“只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或游离二氧化硅 与其它粉尘的混合物进入肺内才能引起矽肺” 。 2.作出:“10μm以下的粉尘是有害的”决议 1932年 Gardnen 首先进行了动物实验,提出了: “惰性粉尘”和“良性尘肺”的概念。 第一次国际矽肺会议
第二次国际矽肺会议(1938年Geneva)(论文54篇)·1.讨论了矽肺、石棉肺和煤工尘肺?2.确定5um以下的粉尘是有害的3.承认Gardnen的观点。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出现了铍尘肺、铝尘肺、滑石肺、电焊工尘肺等,促使第三次国际会议改为尘肺会议
(1938年 Geneva)(论文54篇) ◆1.讨论了矽肺、石棉肺和煤工尘肺。 ◆2.确定5μm以下的粉尘是有害的。 ◆3.承认Gardnen的观点。 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出现了铍尘肺、铝尘 肺、滑石肺、电焊工尘肺等,促使第三次 国际会议改为尘肺会议。 第二次国际矽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