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封装 主机A 主机B数据单位 应用层 应用层|APDU 表示层 数据 表示层PPDU 会话层 会话层SPDU 传输层 传输层报文( (segment 网络层 居卜 网络头数据 网络层分组( packet) 数据链 路层 帧头网络头数据帧尾卜 数据链帧(f 路层 trame 物理层 物理层比特流(bts) 1011000110101010 每一层的通信实体看到的是同一子系统中对等实体送来的包
应用层 物理层 数据链 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物理层 数据链 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主机A 主机B 数据封装 数据 网络头 数据 帧头 网络头 数据 帧尾 1011000110101010 数据单位 APDU PPDU SPDU 报文(segment) 分组(packet) 帧 (frame) 比特流(bits) 每一层的通信实体看到的是同一子系统中对等实体送来的包
2、TCP/P协议 T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第4层) IP( Internet protocol)网间互连协议(第3层) TCP/IP协议定义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共3层,但应用层覆盖了OSI参考模 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0SI参考模型 TCP/IP模型访问地址相应网络设备 应用层 第7层交换机 表示层 应用层 进程号 应用层防火墙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端口号第4层交换机 网络层 网络层 IP地址路由器、第3 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第2层交换机 网络接口层 、HUB、以太 物理层 网8023等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第4层) IP(Internet Protocol) 网间互连协议(第3层) TCP/IP协议定义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共3层,但应用层覆盖了OSI参考模 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应用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OSI参考模型 TCP/IP模型 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7 6 5 4 3 2 1 第2层交换机 、HUB、以太 网 802.3等 2、TCP/IP协议 路由器、第3 层交换机 第4层交换机 第7层交换机 应用层防火墙 访问地址 相应网络设备 MAC地址 IP地址 端口号 进程号
(1)TCP/P应用层 TCP协议栈不仅包括第3层和第4层的规范(如IP和TCP),也包括一些普通应用 规范,即应用层规范,其中某些应用也能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上实现 TCP/IP协议栈 文件传输 TFTP FTP NFS 应用层 电子邮件 SMTP 远程登录 传输层 Telnet rLogin 网络层 网络管理 -SNMP 域名管理 网络接口层 DNS
TCP协议栈不仅包括第3层和第4层的规范(如IP和TCP),也包括一些普通应用 规范,即应用层规范,其中某些应用也能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上实现。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1)TCP/IP应用层 文件传输 —TFTP — FTP — NFS 电子邮件 —SMTP 远程登录 — Telnet — rlogin 网络管理 —SNMP 域名管理 — DNS
(2)TCPP传输层 TCP/IP协议栈 主要功能 流量控制:由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应用层 可靠通信:由序列号和确认机制实现端 到端的可靠通信 TCP 传输层 UDP 网络层 两种协议: 网络接口层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为用户 应用端之间提供一个虚拟电路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无连接的非可靠传输协议
(2)TCP/IP传输层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TCP UDP 主要功能: — 流量控制:由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 可靠通信:由序列号和确认机制实现端 到端的可靠通信。 两种协议: — TC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为用户 应用端之间提供一个虚拟电路。 —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无连接的非可靠传输协议
TCP报文格式 TCP报文格式定义了12个字段: 比特数1616 32 6 源端口目端口序列号确认号报头长度保留编码偷 16 16 16 0-32 窗口校验和紧急指针选项 数据 源端口( Source port):呼叫端端口号 一目端口( Destination port):被叫端端口号 序列号(Seqμ uence Number):分配给报文的序号,用于跟踪报文通信顺序,确保无丢失 确认号( Acknowledgement Number):所期待的下一个TCP报文的序列号,并表示 对此序列前报文正确接收的确认 报头长度(HLEN):报文头部的字节数 保留域( Reserved):设置为0 编码位( Code bits):控制功能(如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窗口( Window):发送者同意接收的字节数 校验和( Checksum):报头和数据字段的校验和 紧急指针( Urgent Pointer):指示紧急数据段的末尾 选项( Option):当前定义TCP段的最大值 数据(Data):上层协议数据
TCP报文格式 TCP报文格式定义了12个字段: 源端口 目端口 序列号 确认号 报头长度 保留 编码位 比特数 16 16 32 32 4 6 6 窗口 校验和 紧急指针 选项 数据 16 16 16 0-32 — 源端口(Source Port):呼叫端端口号 — 目端口(Destination Port):被叫端端口号 —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分配给报文的序号,用于跟踪报文通信顺序,确保无丢失 — 确认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所期待的下一个TCP报文的序列号,并表示 对此序列前报文正确接收的确认 — 报头长度(HLEN):报文头部的字节数 — 保留域(Reserved):设置为0 — 编码位(Code Bits):控制功能(如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 窗口(Window):发送者同意接收的字节数 — 校验和(Checksum):报头和数据字段的校验和 — 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指示紧急数据段的末尾 — 选项(Option):当前定义TCP段的最大值 — 数据(Data):上层协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