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缓刑制度的主要特点 (1)缓刑不是一个刑种 (2)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 (3)附有一定的缓刑考验期
(1)缓刑不是一个刑种。 (2)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 (3)附有一定的缓刑考验期。 (三)我国缓刑制度的主要特点
(四)缓刑的意义(了解) 1.缓刑有助于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最优化 地发挥刑罚的功能,符合刑罚经济的思想。 2.缓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 3.缓刑是实现刑罚社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1.缓刑有助于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最优化 地发挥刑罚的功能,符合刑罚经济的思想。 2.缓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 3.缓刑是实现刑罚社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四)缓刑的意义(了解)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的用于被判处拘役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排除条件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1.对象条件 缓刑的用于被判处拘役、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 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排除条件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
缓刑的考验期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 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 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刑 考验期限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 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 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刑 考验期限。 三、缓刑的考验期
四、缓刑犯的考察与处理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 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 组织予以配合。 10
10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 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 组织予以配合。 四、缓刑犯的考察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