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底物比去除速率(aos) 在实际过程 中,底物比去除 qoL 速率反映了生物 膜群体的活性, 底物的去除速率 越高,说明生物 qos—底物比去除速率,[时间]1 Q—进水流量,[体积][时间]1; 膜生化反应活性 进水底物浓度,[质量][体积] 越 S——出水底物浓度,[质量][体积]1 ——-载体表面积,[面积] No.26
No. 26 2. 底物比去除速率 ( q0bs ) b obs A M Q S S q 0 0 ( − ) = q0bs ——底物比去除速率,[时间]-1; Q ——进水流量,[体积][时间]-1; S0 ——进水底物浓度,[质量][体积]-1; S ——出水底物浓度,[质量][体积]-1; A0 ——载体表面积,[面积] 在实际过程 中,底物比去除 速率反映了生物 膜群体的活性, 底物的去除速率 越高,说明生物 膜生化反应活性 越高
14.3生物滤池 1、生物滤池的概念 2、普通生物滤池 3、高负荷生物滤池 4、塔式生物滤池 5、曝气生物滤池
No. 27 14.3 14.3 生物滤池 1、生物滤池的概念 5、曝气生物滤池 4、塔式生物滤池 3、高负荷生物滤池 2、普通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是生物膜反应器的最初形式,已有百余年 的发展史。 1900年以后, 1893年在 生英国试行 这种工艺得到 但早期出现的生物滤池水 公认,命名为 力负荷和B0D负荷都很低, 将污水喷 生物过滤法, 虽净化效果好,但占地面 洒在粗滤 处理构筑物则 积大,而且易于堵塞,后 物滤池的发展沿革 料上进行 称为生物滤 来人们采取处理水回流的 净化试 池,开始用于 措施,提高了水力负荷和 验,取得 污水处理实 有机负荷,从而成为高负 良好的处 践,并迅速地 荷生物滤池。 理效果。 在欧洲一些国 家得到应用。 由于填料的革新、 1951年原民主德国化学工 工艺运行的改善,生物 程师舒尔兹根据气体洗涤 滤池已由低负荷向高负 塔原理创立了塔式生物滤 荷发展,现有的主要类 池,通风畅行,净化功能 型为普通低负荷生物滤 良好,也使占地大的问题 池与高负荷生物滤池、 进一步得到解决 塔式生物滤池以及曝气 生物滤池等
No. 28 生 物 滤 池 的 发 展 沿 革 生物滤池是生物膜反应器的最初形式,已有百余年 的发展史。 1893年在 英国试行 将污水喷 洒在粗滤 料上进行 净化试 验,取得 良好的处 理效果。 但早期出现的生物滤池水 力负荷和BOD负荷都很低, 虽净化效果好,但占地面 积大,而且易于堵塞,后 来人们采取处理水回流的 措施,提高了水力负荷和 有机负荷,从而成为高负 荷生物滤池。 由于填料的革新、 工艺运行的改善,生物 滤池已由低负荷向高负 荷发展,现有的主要类 型为普通低负荷生物滤 池与高负荷生物滤池、 塔式生物滤池以及曝气 生物滤池等。 1951年原民主德国化学工 程师舒尔兹根据气体洗涤 塔原理创立了塔式生物滤 池,通风畅行,净化功能 良好,也使占地大的问题 进一步得到解决。 1900年以后, 这种工艺得到 公认,命名为 生物过滤法, 处理构筑物则 称为生物滤 池,开始用于 污水处理实 践,并迅速地 在欧洲一些国 家得到应用
1、生物滤池的概念 在生物滤池中,污水通过布水器均匀的分布在滤池表面,在重力 生 推用下,以滴状喷洒下落, 另一部分则以薄膜的形式渗 流过滤料,成为流动水层, 滤 一部分被吸 池污水流过滤床时, 附于滤料表 面,成为呈 的的悬浮物,同时把薄膜状的游 工污水中的胶体和溶 着水层 滤料 作 解性物质吸附在自 己的表面,有机物 原被微生物利用以生 生物膜成熟后,栖息 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 理长繁殖,逐渐形成 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 了生物膜。 养,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 行吸附氧化作用,因而污 水在通过生物滤池时能得 到净化
No. 29 1、生物滤池的概念 生 物 滤 池 的 工 作 原 理 在生物滤池中,污水通过布水器均匀的分布在滤池表面,在重力 作用下,以滴状喷洒下落, 滤料 一部分被吸 附于滤料表 面,成为呈 薄膜状的 附 着水层 另一部分则以薄膜的形式渗 流过滤料,成为流动水层, 污水流过滤床时, 滤料截留了污水中 的悬浮物,同时把 污水中的胶体和溶 解性物质吸附在自 己的表面,有机物 被微生物利用以生 长繁殖,逐渐形成 了生物膜。 生物膜成熟后,栖息 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 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 养,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 行吸附氧化作用,因而污 水在通过生物滤池时能得 到净化
产生有机酸、氨和硫化氢等 当生物膜较厚、厌氧分解产物,这些中间产 靠近滤料的 污水中有机物浓物有的很不稳定,有的还带 层生物膜因得 度较大时,空气有嗅味,从而影响出水的水 不到充足氧的 中的氧将很快被质 供应而使厌氧 表层的生物膜所 生物发展起 消耗 来,形成厌氧 层 生物膜越厚,滤料间的孔隙越小,滤池的通风 情况就越差,空气中的氧就越不容易进入生物膜 有时生物膜的增长甚至会造成滤池的堵塞,使滤池 的工作完全停顿下来。 No.30
No. 30 产生有机酸、氨和硫化氢等 厌氧分解产物,这些中间产 物有的很不稳定,有的还带 有嗅味,从而影响出水的水 质。 生物膜越厚,滤料间的孔隙越小,滤池的通风 情况就越差,空气中的氧就越不容易进入生物膜。 有时生物膜的增长甚至会造成滤池的堵塞,使滤池 的工作完全停顿下来。 当生物膜较厚、 污水中有机物浓 度较大时,空气 中的氧将很快被 表层的生物膜所 消耗 靠近滤料的一 层生物膜因得 不到充足氧的 供应而使厌氧 生物发展起 来,形成厌氧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