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第一讲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学内容分析组织 收装 教学目标 知识(任务)点 (含创新脆力培 收华芳程滑 导课下¥习与弗 前 知目标 线上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前观 回复同学们在微 与得的内活 制视 1能够正确理解 看学习视部分,课前阅读教材相关快 念的内 信群和优慕课中 号 的提问。 2.正确认识理想 一、课上学习部分 信念的作用。 L,大家在平台上国复第一个问题个 号的内 人理想 提示大家学习下 情感目标 2.老师根据大家的讨论进行分析 重点讲授理想的内涵。 次课视须。 理 念的作用 3.大家讨论第二个讨论区题目“远 理想而奋斗是人 设计 生的重要目标。 大理相”。 讨 讨论约25分钟的时间.且体安 确立理 在 素质日标: 排:先自己思考5分钟,形成自己对该 想 问题的认识。小组讨论10分钟左右, 完成问卷调查。 实现理 上 确立自己的 由一名同学主持讨论,每名同学先向小 正想和信念, 组成员阐述自已的观点,大家再此基础 上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对该问 题的共同观点,然后每名同学把小组的 观点及自己与小组不同的观点 在平 生 进行回复 在大家回复的过程中 老师 学习资料 快速浏览大家观点, 远取五个左右观点 首先进行讨论区第 个问题的讨论讨论方法同上, 5,重点讲解理想信念的重 于第 节下课前 五分钟小组讨论完成。 推荐散学资源 动的方向》毛泽东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 纪,红军长征胜利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低塑社会》 2 大研 (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即周年“重走长征路”大型红色之旅活动一新华网 数学区提:的时论,时学们对手理有了正的认知,明确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之同的细联系为后线 讲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莫定的基础。达到了应有的数学目标。 6124
6 / 24 专题三 第一 讲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分析与组织 知识(任务)点 教学准备 情况 教学目标 (含创新能力培 养) 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方法运用 课 下学习 与指 导 1.理想的内涵 与特征 一 、 课 前 录制视 频: 1. 理想的 内 涵 与 特 征 2. 信念的 内 涵 与 特 征 3. 理想信 念的作用 二 、 设 计 讨论: 1.确立理 想 2.实现理 想 三 、 设 计 三 个 随 堂 小测 四 、 准 备 学 生 课 后 学习资料 一、认知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 理想、信念的内 涵与特征。 2.正确认识理想 信念的作用。 二、情感目标 树立自己坚定的 理想,明确为了 理想而奋斗是人 生的重要目标。 三、素质目标: 在对正想、信念 正确认识的基础 上,确立自己的 正想和信念。 一、线上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前观 看学习视频部分,课前阅读教材相关内 容。 二、课上学习部分: 1.大家在平台上回复第一个问题个 人理想。 2.老师根据大家的讨论进行分析, 重点讲授理想的内涵。 3.大家讨论第二个讨论区题目“远 大理想”。 讨论约 25 分钟的时间,具体安 排:先自己思考 5 分钟,形成自己对该 问题的认识。小组讨论 10 分钟左右, 由一名同学主持讨论,每名同学先向小 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再此基础 上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对该问 题的共同观点,然后每名同学把小组的 观点及自己与小组不同的观点,在平台 进行回复。在大家回复的过程中,老师 快速浏览大家观点,选取五个左右观点 不完全一致且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小组, 上台给大家分享,分享时允许同学们自 由提问及补充观点。主持人和评委分 析、评价、总结。 4.第二节课,首先进行讨论区第三 个问题的讨论讨论方法同上。 5.重点讲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三、随堂小测三个,于第一节下课前 五分钟小组讨论完成。 回复同学们在微 信群和优慕课中 的提问。 提示大家学习下 一次课视频。 要求全体同学看 《 国 强 则 少 年 强》。 完成问卷调查。 2.信念的内涵 与特征 3.理想信念是 精神之“钙” 推荐教学资源 1、 文献资源: (1)《青年运动的方向》 毛泽东 (2)《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邓小平 (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阅读书目: (1)《周恩来传》 (英)迪克·威尔逊 (2)《低欲望社会》 (日)大前研一 3、线上资源: (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 “重走长征路”大型红色之旅活动—新华网 教学反思: 通过些次课的讨论,同学们对于理想有了正确的认知,明确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后续 讲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奠定的基础。达到了应有的教学目标
专题三 第二讲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教学内容分桥与组织 知识(任务)扁 教学准备情 教学目标 况 (含创新能力培养) 壁赞開 课下学习与指导 、线上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前 回复同学们在微 观看学习视频部分,课前阅读教材相关 信群和优落课中 产主义的信仰 克思主义 内容。 信 的提问。 社会 二、课上学习部分: 增强对中 设计讨 1.安挂在线讨论两个,(1)几种 对未来想法的关系, (2)共同理想 提示大家学习下 共同理想 次课视顿。 理想湖 识远大理和共 每个讨论约三十分钟的时间,具你 安排:先自已思老5分钟,形成自已对 幻想的关系 增强四个自信 该词题的认识。小组讨论15分钟左 增强对 右,由一名同学主持讨论,每名同学先 伟大复兴的 情感目标 问小组成员述自己的观点,大家再此 计价与建 信心 为实现中华民族 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对 完成对讨论规则 的伟大复兴而努 该问题的共同观点,然后每名同学把小 的建议。 组的观点及自己与小组不同的观点,在 确 质日杯 平台进行回复。在大家回复的过程中 的信仰。 老师快速浏览大家观点,选取五个左右 观点不完全一致且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小 组,上台给大家分享,分享时允许同学 们自由提问及补充观点。主持人和评委 分析、评价、总结。 2.重点问题讲授和对同学们讨论的 说结约三十分钟 三、随堂小测三个,于第一节下课 前五分钟小组讨论完成。 推荐电 产 法亲于坚持和发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愿》习近平 《马克思靠诺》内蒙 》特里·伊格尔顿 3线上资源 2)通俗伦理对话节 《马克思是对的》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一人民网 教学反思: 同学们对于共同理想的认识还比较准确,对于梦想、空想、幻想、理想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还存在问题,课后 7/24
7 / 24 专题三 第二讲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教学内容分析与组织 知识(任务)点 教学准备情 况 教学目标 (含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方法运用 课下学习与指导 1. 增强对马 克思主义、共 产主义的信仰 一 、 课 前 录 制视频: 马 克 思 主 义 信仰 二 、 设 计 讨 论: 1.共同理想 2. 理 想 、 梦 想 、 空 想 、 幻想的关系 三 、 设 计 三 个随堂小测 四 、 准 备 学 生 课 后 学 习 资料 一、认知目标: 1. 明确为什么要 确立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信仰。 2. 理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本质 和历史必然性 3. 认识人类社会 的发展方向;认 识远大理想和共 同理想的关系; 增强四个自信。 二、情感目标 坚定四个自信, 为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努 力。 三、素质目标: 确立马克思主义 的信仰。 一、线上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前 观看学习视频部分,课前阅读教材相关 内容。 二、课上学习部分: 1.安排在线讨论两个,(1)几种 对未来想法的关系,(2)共同理想。 每个讨论约三十分钟的时间,具体 安排:先自己思考 5 分钟,形成自己对 该问题的认识。小组讨论 15 分钟左 右,由一名同学主持讨论,每名同学先 向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再此 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对 该问题的共同观点,然后每名同学把小 组的观点及自己与小组不同的观点,在 平台进行回复。在大家回复的过程中, 老师快速浏览大家观点,选取五个左右 观点不完全一致且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小 组,上台给大家分享,分享时允许同学 们自由提问及补充观点。主持人和评委 分析、评价、总结。 2.重点问题讲授和对同学们讨论的 总结约三十分钟。 三、随堂小测三个,于第一节下课 前五分钟小组讨论完成。 回复同学们在微 信群和优慕课中 的提问。 提示大家学习下 一次课视频。 要求全体同学看 《 本 科 学 习 体 会》。 完 成 评 价 与 建 议。 完成对讨论规则 的建议。 2. 增强对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信念 3. 增强对实 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 信心 推荐教学资源 1、 文献资源: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2)《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习近平 2、阅读书目: (1)《马克思靠谱》 内蒙轩 (2)《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特里·伊格尔顿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线上资源: (1)电影 《青年马克思》 (2)通俗伦理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人民网 教学反思: 同学们对于共同理想的认识还比较准确,对于梦想、空想、幻想、理想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还存在问题,课后 又录制了一个视频,传到微信群让大家观看。大家对于四者之间逻辑联系认知更加清晰,从而为确立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奠定的思想基础。同学们认为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 尽到应尽的义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专题三 第三讲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教学内容分析组织 知识(任务)点 敕学准备情 况 《含创新能力培 零下学习与指 认知目标: 线上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 课前羽 理想 回复同学们在 前观看学习视频部分,课前阅读教材 微信群和优幕 理想与现 解个人理想 相关内容。 2.个人理想与 实的人理想 会理想的舞 课中的提问。 二、课上学习部分: 1安排在线过论两个 社会理想的统 与社会理想 ,鼓励学生立志 (1)立 提示大家学习 的关现中 志当高远 (2)吃苦精神 行」 每个讨论约三十分钟的时间,具 下一次课视 国梦注入青 春能量 体安排:先自己思考5分钟,形成自频。 已对该问题的认识。小组过论15分钟 设计讨 让学 生明白个人 左右, 由一名同学主持讨论 每名同 思。 论 学先向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大 2.吃苦精 上自己的1 家再此基础上对该词题讲行讨论,形 成小组对该问期的共圆观点,然后每 理想的 兴的 名同学把小组的观点及自己与小组不 不精 组成部分。 同的观点,在平台进行回复。在大 回复的过程中,老师快速浏览大家观 孝质目标 四 准备学 点,选取五个左右观点不完全一致日 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小组,上台给大家 民复兴尽自的 分享,分享时允许同学们自由提问及 的全力。 补充观点。主持人和评委分析、评 价、总结。 2.重点问题讲授和对同学们讨论 的总结约三十分钟。 三、随堂小测三个,于第一节下 课前五分钟小组讨论完成。 推荐散学资潭 近平 《)《月亮与六便士)(英)毛姆 3、线上生命的可能 一彭明辉谈现实与理粗》(台)彭明树 敦学反思: 同学们认识到高远的理想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明确了要想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充分利用 社会和各种条件,加之以自己的不懈奋斗,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本节课达到7教学目标。 8/24
8 / 24 专题三 第三讲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教学内容分析与组织 知识(任务)点 教学准备情 况 教学目标 (含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方法运用 课下学习与指 导 1. 理想与现实 的关系 一、课前录 制视频: 1. 理想与现 实的关系 2. 个人理想 与社会理想 的关系 3. 为实现中 国梦注入青 春能量 二、设计讨 论: 1.立志当高 远 2.吃苦精 神。 三、设计三 个随堂小测 四、准备学 生课后学习 资料 一、认知目标: 1. 正确认识 理想 与现实的矛盾。 2. 了解个人 理想 与社会 理想 的辩 证统一关系。 3. 鼓励学生 立志 当高远 、立 志做 大事、 立志 须躬 行。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 明白 个人 理想要 融入 到整 个 社 会 理 想 之 中,让 自己 的个 人理想 成为 中华 民族伟 大复 兴的 共同理 想的 一个 组成部分。 三、素质目标 最好的 青春 走在 中华民 族伟 大复 兴的征 程中 ,为 民族复 兴尽 自己 的全力。 一、线上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 前观看学习视频部分,课前阅读教材 相关内容。 二、课上学习部分: 1.安排在线讨论两个,(1)立 志当高远,(2)吃苦精神。 每个讨论约三十分钟的时间,具 体安排:先自己思考 5 分钟,形成自 己对该问题的认识。小组讨论 15 分钟 左右,由一名同学主持讨论,每名同 学先向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大 家再此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形 成小组对该问题的共同观点,然后每 名同学把小组的观点及自己与小组不 同的观点,在平台进行回复。在大家 回复的过程中,老师快速浏览大家观 点,选取五个左右观点不完全一致且 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小组,上台给大家 分享,分享时允许同学们自由提问及 补充观点。主持人和评委分析、评 价、总结。 2.重点问题讲授和对同学们讨论 的总结约三十分钟。 三、随堂小测三个,于第一节下 课前五分钟小组讨论完成。 回复同学们在 微信群和优慕 课中的提问。 提示大家学习 下 一 次 课 视 频。 完 成 课 后 反 思,题目“实 现理想” 2. 个人理想与 社会理想的 统 一 3. 为实现中国 梦注入青春 能 量 推荐教学资源 1、文献资源: (1)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4)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2、阅读书目: (1)《月亮与六便士》(英) 毛姆 (2)《活出生命的可能——彭明辉谈现实与理想》 (台)彭明辉 3、线上资源: (1) 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 (2) 电影 《风雨哈佛路》 教学反思: 同学们认识到高远的理想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明确了要想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充分利用 社会和各种条件,加之以自己的不懈奋斗,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