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民中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这学期的学习已至一半,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 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你可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了!加油! 第I卷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恹(yan)恹槲(hu)树狡黠(jie)坦荡如砥(d) B楠(nan)木阔绰(chuo)挑剔(t)惴(hui)備不安 C秀颀(qi)皲(jn)裂谩(man)骂锲(qi)而不舍 D猗(y郁脱臼(j)诓( kuang)骗彬(bim)彬有礼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地大物博拨苗助长浮想联篇阔绰 B.死心塌地不屑置辩纵橫绝荡 C.温文尔雅冥思苦想不可思议流连 D.声色俱历舍生取义战战兢兢谄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B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C.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D.部分西方媒体别有用心地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5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 把板斧下井解救 B.《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 “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孩童时代的保尔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从此,历经生活 的种种磨难。 D.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恋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 给他取名“星期五”。 第Ⅱ卷非选择题(140分) ,积累与运用(26分)
2010-2011 学年民中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这学期的学习已至一半,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 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你可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了!加油! 第 I 卷 选择题(10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恹.( yā n )恹 槲.( hú )树 狡黠.( jié) 坦荡如砥.( . dǐ ) B 楠.( nán )木 阔绰.( chuò) 挑剔.(tī) 惴.( zhuì)惴不安 C 秀颀.( q í) 皲.( jū n )裂 谩.( màn )骂 锲.( qì )而不舍 D 猗.( yǐ)郁 脱臼.( jiù) 诓.( kuāng )骗 彬.(bīn )彬有礼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地大物博 拨苗助长 浮想联篇 阔绰 B.死心塌地 不屑置辩 纵横绝荡 皲裂 C.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 不可思议 流连 D.声色俱历 舍生取义 战战兢兢 谄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 ....的程度。 B 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C. 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 ....,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D. 部分西方媒体别.有用心 ...地剪接西藏“3 ·14 ”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 分)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5 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 把板斧下井解救。 B.《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 “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孩童时代的保尔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从此,历经生活 的种种磨难。 D.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恋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 给他取名“星期五”。 第 II 卷 非选择题(140 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6 分)
6.默写(11分) (1)大漠孤烟直, ,隔江犹唱后庭花。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4)如果说,龚自珍是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那 么,李商隐在《无题》中则用“ ”来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 指柔肠 (5)在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7)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 成为一束, 7名着考查。(7分) (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 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 荣、戴宗,回答问题。(4分)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2分)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 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2分) (2)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 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 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 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 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①这个片段出自小说《 (1分) ②文中的“我”是指( )。(2分 伊凡B、米哈伊尔C、阿廖沙 D、雅科夫 8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 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己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 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2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3分)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3分) 答 二阅读(54分)
6.默写 (11 分) (1)大漠孤烟直, 。 (2) ,隔江犹唱后庭花。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 (4)如果说,龚自珍是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那 么,李商隐在《无题》中则用“ , ”来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 指柔肠。 (5) 在 晏 殊 的 《 浣 溪 沙 · 一 曲 新 词 酒 一 杯 》 中 , 被 誉 为 “ 天 然 奇 偶 ”, 传 诵 千 古 的 佳 句 是 : “ , 。” (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7)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 , ,成为一束, 。 7 名著考查。(7 分) (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 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 荣、戴宗,回答问题。(4 分)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 (2 分)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一位,说 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2 分) (2)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 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 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 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 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①这个片段出自小说《 》。(1 分) ②文中的“我”是指( )。(2 分) A、伊凡 B、米哈伊尔 C、阿廖沙 D、雅科夫 8 综合性学习(8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 5 月 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 5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 8 月 12 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 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2 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答: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3 分) 答: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3 分) 答: 。 二 阅读 (54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9-13题(14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侍而 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 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②汝之不惠惠: ③帝感其诚感 ④越明年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君之力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公亦以此自矜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D.告之于帝 义不杀少而杀众 皆以美于徐公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 9- 13 题 (14 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 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 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 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以.君之力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公亦以.此自矜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D. 告之于.帝 义不杀少而.杀众 皆以美于.徐公 11.翻译下面句子。(3 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二)精读下列文章回答14-19题(18分) 棉花糖 周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响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 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 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 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 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 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 分) (二)精读下列文章回答 14-19 题(18 分) 棉 花 糖 周 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 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 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 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 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 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 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 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 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 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6期) 14.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3分) 15.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3分) 16.“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17.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呆呆地看着 18.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3分)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 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 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 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 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 年第 6 期) 14.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3 分) 15.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3 分) 16.“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2 分) 17.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18.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