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件++++ ++++++ +++++ 十十+++-=----- +++++++\- ++++++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电位变化 图中A代表静息电位,由于K外流,膜电位为内负外正。 图中B代表动作电位,由于Na内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 2.电位变化 图中 A 代表静息电位,由于 外流,膜电位为 。 图中 B 代表动作电位,由于 Na+内流,膜电位为 。 电信号 K + 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3.局部电流 (1形成原因:在兴奋部分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 膜外:由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 方向 膜内:由兴奋部分向未兴奋部位 4.传导方向特点:双向传导
3.局部电流 (1)形成原因:在兴奋部分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 ,形成局部电流。 (2)方向 膜外:由 向 膜内:由 向 4.传导方向特点: 。 电位差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兴奋部分 未兴奋部位 双向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突触 轴突 线粒亻 突触小泡 9Q9突触前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传递过程 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丛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 经元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突触 2.传递过程 轴 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释放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 经元)。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3.传递特点及原因 (1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2原因 ①神经递质存在的部位: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 ②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传递特点及原因 (1)传递特点: 。 (2)原因 ①神经递质存在的部位: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 内。 ②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 。 单向传递 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 BC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