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环境污染程度来说,目前主要的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在使用时会对环境产生 较严重的污染,属于不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清洁能源。 3.化石燃料 燃料是由可燃物质、不可燃成分和水分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常规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化石燃料是由于地壳内部深处的动植物残骸,历经数千万年漫 长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而形成的,如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最 初来源于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收集、转化了太阳能,接着转存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成为化 石燃料的原料。由于形成的原因、地质条件与年代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化石燃料。 煤主要是远古时代的高等植物在地壳运动中被深埋在地下或水中,其残体在缺氧条件下被厌 氧细菌生化降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被分解并聚缩,形成胶体状的腐殖酸。其余具有抗 腐能力的部分如树脂、角质、孢子等保留原有形态分散在腐殖酸中,逐步变成含水很多、黑褐色 的泥炭。这是成煤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泥炭在地热和泥沙覆盖层 不断增厚或地壳下沉而受压增大的作用下,泥炭层被压实、失水,其化学性质和成分发生变化 泥炭的密度和碳含量相对增加,腐殖酸、水分、氧、氢和甲烷等挥发物逐渐减少。随着泥炭的质 变由浅到深,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褐煤、烟煤、无烟煤等。这是成煤的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石油的生成过程与煤相似。它的形成物质主要是低等动、植物遗体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 化合物。这些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在地壳长期缓慢下降中不断增厚,或在深水中被沉积保存。同样 经历了缺氧或强还原环境中的细菌分解阶段和温度、压力增加条件下的转化阶段,碳和氢的含量 富集,形成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性液体。石油的生成条件要求较严格,沉积过程初期,温度 和压力不够,不能生成石油。当沉积深度达到1000~4000m,温度达到60~50℃时有机质生成 大量石油。若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增加,有机质被热分解,如深度超过4000m,温度超过150~200℃ 后几乎不能生成石油 天然气的形成物质非常广泛。除石油有机物质可以产气外,高等植物中的木质纤维腐烂分 解,无机物质如地下深处碳钙等各种矿物的分解,都可以生成天然气。天然气的生成过程比石油 容易、简单,除生成石油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外,在常温、常压、高温、高压下均能产生气体。同 时,天然气除在强还原环境外,有氧气存在的弱还原条件下,如沼泽地带也可生成。天然气中富 集了有机物质被菌化或分解后形成的分散碳氢化合物,成为可燃气体。 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物是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能源资源 (一)综合能源资源 1.中国一次能源资源丰富 中国常规能源包括煤、油、气和水能,水能为可再生能源。按使用100年计算,探明(技术 可开发)总资源量超过8231亿tce(吨标准煤),占世界同类资源总量的2.5%,按200年能源产 量计算的能源资源保证程度超过760年。同时,还有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波 浪能以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供开发利用。中国常规能源探明(经济可开发)剩余可
从对环境污染程度来说,目前主要的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在使用时会对环境产生 较严重的污染,属于不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清洁能源。 3. 化石燃料 燃料是由可燃物质、不可燃成分和水分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常规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化石燃料是由于地壳内部深处的动植物残骸,历经数千万年漫 长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而形成的,如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最 初来源于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收集、转化了太阳能,接着转存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成为化 石燃料的原料。由于形成的原因、地质条件与年代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化石燃料。 煤主要是远古时代的高等植物在地壳运动中被深埋在地下或水中,其残体在缺氧条件下被厌 氧细菌生化降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被分解并聚缩,形成胶体状的腐殖酸。其余具有抗 腐能力的部分如树脂、角质、孢子等保留原有形态分散在腐殖酸中,逐步变成含水很多、黑褐色 的泥炭。这是成煤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泥炭在地热和泥沙覆盖层 不断增厚或地壳下沉而受压增大的作用下,泥炭层被压实、失水,其化学性质和成分发生变化。 泥炭的密度和碳含量相对增加,腐殖酸、水分、氧、氢和甲烷等挥发物逐渐减少。随着泥炭的质 变由浅到深,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褐煤、烟煤、无烟煤等。这是成煤的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石油的生成过程与煤相似。它的形成物质主要是低等动、植物遗体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 化合物。这些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在地壳长期缓慢下降中不断增厚,或在深水中被沉积保存。同样 经历了缺氧或强还原环境中的细菌分解阶段和温度、压力增加条件下的转化阶段,碳和氢的含量 富集,形成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性液体。石油的生成条件要求较严格,沉积过程初期,温度 和压力不够,不能生成石油。当沉积深度达到 1 000~4000m,温度达到 60~50℃时有机质生成 大量石油。若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增加,有机质被热分解,如深度超过 4000m,温度超过 150~200℃ 后几乎不能生成石油。 天然气的形成物质非常广泛。除石油有机物质可以产气外,高等植物中的木质纤维腐烂分 解,无机物质如地下深处碳钙等各种矿物的分解,都可以生成天然气。天然气的生成过程比石油 容易、简单,除生成石油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外,在常温、常压、高温、高压下均能产生气体。同 时,天然气除在强还原环境外,有氧气存在的弱还原条件下,如沼泽地带也可生成。天然气中富 集了有机物质被菌化或分解后形成的分散碳氢化合物,成为可燃气体。 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物是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二、中国能源资源 (一)综合能源资源 1. 中国一次能源资源丰富 中国常规能源包括煤、油、气和水能,水能为可再生能源。按使用 100 年计算,探明(技术 可开发)总资源量超过 8231 亿 tce(吨标准煤),占世界同类资源总量的 2.5%,按 2000 年能源产 量计算的能源资源保证程度超过 760 年。同时,还有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波 浪能以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供开发利用。中国常规能源探明(经济可开发)剩余可
采总储量1392亿tce,约占世界总量的10.1%能源探明总储量的结构为:原煤87.4%,原油2.8%, 天然气0.3%,水能9.5%。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结构为:原煤58.8%,原油3.4%,天然气1.3% 水能36.5%。中国常规能源资源储量及结构见表2--1 表2—1中国常规能源资源储量及结构 能源总量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化 能源 /亿t 亿 kW.h 总资源量 404466.4 0592210000381400.059221.8 结构(%) 100.0 89.3 3.5 13 5.9 世界总量 10488097119574845112.8793308274130950 中国所占比例%) 3.9 4.2 2.0 探明总储量(技术可开发) 8231.0 100770160.0206060192330 结构(%) 100 874 2.8 世界总量 3296975352749625674626630075.21175490 中国所占比例(%) 2.5 2.9 0.6 16.4 资源探明率(%) 20.3 19.9 16.0 5.4 资源保证年限 766.8 10077982 74.3 剩余可采储量(经济可开发) 1391.9 1145.0 32.7 13668912600.0 结构(%) 100.0 3.4 1.3 36.5 世界总量 13832.9 9842.11402.81493811.0730530 中国所占比例(%) 10.1 11.6 2.3 0.9 17.2 资源保证年限 1297 114.5 49.3 2.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能源资源总量列于世界前列,水能资源 居世界第一,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但是,按人口平均的能源资源占有量分析,中国 200年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ot,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3t,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080m° 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4.9%、11.0%和4.3%;是美国的9.7%、23.1%和6.3%。从这个角度来说
采总储量 1392 亿 tce,约占世界总量的 10.1%。能源探明总储量的结构为:原煤 87.4%,原油 2.8%, 天然气 0.3%,水能 9.5%。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结构为:原煤 58.8%,原油 3.4%,天然气 1.3%, 水能 36.5%。中国常规能源资源储量及结构见表 2—1。 表 2—1 中国常规能源资源储量及结构 能 源 能源总量 /亿 tce 原 煤 /亿 t 原 油 /亿 t 天然气 /亿 m3 水 能/亿 kW·h 总资源量 404466.4 50592.2 1000.0 381400.0 59221.8 结构(%) 100.0 89.3 3.5 1.3 5.9 世界总量 1048809.7 1195748.4 51172.8 79330827.1 413095.0 中国所占比例(%) 3.9 4.2 2.0 0.5 14.3 探明总储量(技术可开发) 8231.0 10077.0 160.0 20606.0 19233.0 结构(%) 100 87.4 2.8 0.3 9.5 世界总量 329697.5 352749.6 25674.6 26630075.2 117549.0 中国所占比例(%) 2.5 2.9 0.6 0.1 16.4 资源探明率(%) 20.3 19.9 16.0 5.4 资源保证年限 766.8 1007.7 98.2 74.3 剩余可采储量(经济可开发) 1391.9 1145.0 32.7 13668.9 12600.0 结构(%) 100.0 58.8 3.4 1.3 36.5 世界总量 13832.9 9842.1 1402.8 1493811.0 73053.0 中国所占比例(%) 10.1 11.6 2.3 0.9 17.2 资源保证年限 129.7 114.5 20.1 49.3 2. 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能源资源总量列于世界前列,水能资源 居世界第一,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但是,按人口平均的能源资源占有量分析,中国 2000 年人均煤炭可采储量 90t,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 3 t,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 1080m3, 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54.9%、11.0%和 4.3%;是美国的 9.7%、23.1%和 6.3%。从这个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