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道管径的因素:(1)跨壁压:跨壁压个→管径↑→阻力1(2)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3)自主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使气道平滑肌收缩,阝阻力增加,交感神经则相反。(4)化学因素
影响气道管径的因素: (1)跨壁压:跨壁压↑→管径↑→阻力↓ (2)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 (3)自主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使气道平滑肌收缩,阻力增加,交 感神经则相反。 (4)化学因素
(F)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F)(L)肺容积(Pulmonaryvolume)1.潮气量:500ml2.补吸气量(1500-2000ml)3.补呼气量(900-1200ml)4.残气量(1000-1500ml)(二)肺容量(Pulmonarycapacities)1.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2.功能残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一)肺容积 (Pulmonary volume) (F) 1.潮气量:500ml 2.补吸气量(1500-2000ml) 3. 补呼气量(900-1200ml) 4.残气量(1000-1500ml) 1.深吸气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 2.功能残气量= 补呼气量+残气量 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F ) (二)肺容量(Pulmonary capacities)
(F)3.肺活量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男:3.5L,女:2.5L用力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用力呼气量: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占用力肺活量分比(F)正常值:(83%、96%、99%)
3.肺活量( F ) 肺活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男:3.5L,女:2.5L 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 用力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 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用力呼气量: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 在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占用力肺活量分比。 正常值:(83%、96%、99%) (F) 4.肺总量
(三)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1.肺通气量(pulmonaryventilation)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最大随意通气量:在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三)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 = 潮气量 呼吸频率 最大随意通气量:在尽力作深、快呼吸时,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1.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 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2.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1D无效腔(Deadspace)(F)生理无效腔一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2)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定义:每分钟肺泡吸入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2.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1)无效腔(Dead space)( F ) 2)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定义:每分钟肺泡吸入的新鲜空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