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04050931学分4总学时64讲课学时60实验学时4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形式 讲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 教学目的 门专业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机械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 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具备最基本的技能, 为学习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间关系 及其变化规律: 2.初步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并初步具备选用常用材 料的能力; 3.初步具备正确选定一般机械零件的热处理工艺及确定其工序位置 教学要求的能力: 4.掌握铸造、锻压、焊接这三种工艺方法的基础理论、工艺特点和应 用范围: 5.初步掌握毛坯(或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并且具有初步设计毛坯(或 零件)结构的能力: 6.具有选择简单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 7.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实验时数小计备注 绪论 1 0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0 金属与合金的品体结构 3 0 3 金属与合金的结晶 6 2 8 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品 4 0 钢的热处理 5 2 7 常用工程金属材料 8 0 铸造成形工艺 16 0 16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案 塑性成形工艺 6 0 6 焊接成形工艺 8 0 8 材料的其它成形工艺简介 0 2 合 计 60 4 64 主讲教材 《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史雪婷等,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工程材料及热成型技术》,张新平,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12月 2.《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王彦平,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3.《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徐立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参考教材 4.《机械工程材料》,王运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2月 5.《工程材料》,郑明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 6.《机械工程材料》,石子源,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11月 7.《机械工程材料及选用》,何庆复,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8月 8.《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沈其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案 授课章节第0章绪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形式讲投授课学时1 (1)了解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 用: 教学目的 (2)了解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技术的分类: (3)熟悉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和学习要求。 (1)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的发展历史: (2)工程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内容 (3)材料成形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5)教材与学时安排 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技术的分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习题 备注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案 授课章节第1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形式 讲授 授课学时 1 (1)了解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力学性能: 教学目的 (2)掌握力学性能指标、实际意义及测试方法。 (1)应力-应变曲线及金属材料常见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强度指标、刚 度指标和塑性指标; (2)金属材料的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3)金属材料的疲劳:疲劳的概念,疲劳强度指标及提高疲劳强度的途 教学内容 径: (4)冲击韧性:冲击试验原理及应用: (5)断裂韧性:裂纹的扩展形式,断裂判据及应用: (6)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 和热处理性能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力学性能指标、实际意义及测试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学握力学性能指标、实际意义及测试方法。 1、4、6、7 习题 备注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案 授课章节第2章金属与合金的品体结构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形式讲投授课学时3 (1)使学生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掌握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明 教学目的 确金属缺陷的类型: (2)掌握合金的概念及合金的相结构。 (1)品体学基础:晶体与非品体,品格与品胞,晶面与品向; (2)金属的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金 属: 教学内容 (3)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多晶体,晶体缺陷: (4)合金的晶体结构: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1)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 教学重点 (2)合金的相结构: (1)金属的晶体结构: 教学难点 (2)对晶体缺陷的理。 1、2、3、4、6 习题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