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山墙立柱 山墙立柱即棚头立柱,常见的为直立 型,在多风强风地区则适于采用圆拱型和斜 撑型。后两种山墙立柱对风压的阻力较小, 同时抵抗风压的强度大,棚架纵向稳定度 高,但其自身结构或与其关联的门的结构比 较复杂,材料用量较大。除水泥结构塑料大 棚基本采用直立型山墙立柱外,竹木结构和 图3引山墙立柱的形式 钢管结构塑料大棚则直立、圆拱、斜撑三种 1,直2数2明93得四 克解车,W为 形式都有采用。 5.骨架连接卡具 塑料大棚的骨架之间连接,如拱架与山墙立柱之间、拱架与拱架之间、拱架与山墙立体之 间,除竹木结构塑料大棚采用线绳和铁丝捆绑之外,装配式镀锌钢管结构塑料大棚和钢筋一玻 璃纤维增强水泥结构塑料大棚均由专门预制的卡具连接。这些卡具分别由弹簧钢丝、钢板、钢 管等加工制造,具有使用方便、拆装迅速、固定可靠等优点。 6.门 塑料大棚的门,既是管理与运输的出人口,又可兼作通风换气口。单栋大棚的门一般设在 棚头中央。为了保温,棚门可开在南端棚头。气温升高后,为加强通风,可在北端再开一扇 门。棚门的形式有合叶门、吊轨推拉门等。为了减少建棚投资,也可在门口吊挂草帘或棉帘代 替门。 (三)塑料大棚的性能 1.温度 大棚有明显的增温效果,这是由于地面接受太阳辐射,而地面有效辐射受到覆盖物阻隔而 使气温升高,称为“温室效应”。同时,地面热量也向地中传导,使土壤贮热。 (1)气温 大棚的温度常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棚内气温的昼夜变化比外界剧烈。在晴天或多云天气日出前出现最低温度迟于露地,且持 续时间短:日出后1一2h气温即迅速升高,日最高温度出现在12:00一13:00:14:00-15:00 以后棚温开始下降,平均每小时下降3一5C。夜间棚温变化情况和外界基本一致,通常比露地 高3一6C。棚内昼夜温差,11月下旬一2月中旬多在10C以上,3一9月昼夜温差常在20C左 右,甚至达30C。阴天日变化较晴日平稳。 大棚内不同部位的温度也有差异。日出后棚体接受阳光。先由东侧开始,逐渐转向南侧
4.山墙立柱 山墙立柱即棚头立柱,常见的为直立 型,在多风强风地区则适于采用圆拱型和斜 撑型。后两种山墙立柱对风压的阻力较小, 同时抵抗风压的强度大,棚架纵向稳定度 高,但其自身结构或与其关联的门的结构比 较复杂,材料用量较大。除水泥结构塑料大 棚基本采用直立型山墙立柱外,竹木结构和 钢管结构塑料大棚则直立、圆拱、斜撑三种 形式都有采用。 5.骨架连接卡具 塑料大棚的骨架之间连接,如拱架与山墙立柱之间、拱架与拱架之间、拱架与山墙立体之 间,除竹木结构塑料大棚采用线绳和铁丝捆绑之外,装配式镀锌钢管结构塑料大棚和钢筋—玻 璃纤维增强水泥结构塑料大棚均由专门预制的卡具连接。这些卡具分别由弹簧钢丝、钢板、钢 管等加工制造,具有使用方便、拆装迅速、固定可靠等优点。 6.门 塑料大棚的门,既是管理与运输的出人口,又可兼作通风换气口。单栋大棚的门一般设在 棚头中央。为了保温,棚门可开在南端棚头。气温升高后,为加强通风,可在北端再开一扇 门。棚门的形式有合叶门、吊轨推拉门等。为了减少建棚投资,也可在门口吊挂草帘或棉帘代 替门。 (三)塑料大棚的性能 1.温度 大棚有明显的增温效果,这是由于地面接受太阳辐射,而地面有效辐射受到覆盖物阻隔而 使气温升高,称为“温室效应”。同时,地面热量也向地中传导,使土壤贮热。 (1)气温 大棚的温度常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棚内气温的昼夜变化比外界剧烈。在晴天或多云天气日出前出现最低温度迟于露地,且持 续时间短;日出后 1-2h 气温即迅速升高,日最高温度出现在 12:00—13:00;14:00-15:00 以后棚温开始下降,平均每小时下降 3—5C。夜间棚温变化情况和外界基本一致,通常比露地 高 3—6C。棚内昼夜温差,11 月下旬-2 月中旬多在 10C 以上,3—9 月昼夜温差常在 20C 左 右,甚至达 30C。阴天日变化较晴日平稳。 大棚内不同部位的温度也有差异。日出后棚体接受阳光。先由东侧开始,逐渐转向南侧
再转向西侧,所以,上午棚东侧温度高,中午棚顶和南侧高,下午西侧稍高,差值一般在1℃ 左右。棚内上下部温度,白天棚顶一般高于底部和地面3一4C,而夜间正相反,土壤深层高于 地表2一4C,四周温度较低。 (2)地温 一天中棚内最高地温比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晚h,最低地温也比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晚 2h。 棚内土壤温度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季节和天气外,又因棚的大小、覆盖保温状况、施 肥、中耕、灌水、通风及地膜覆盖等因素而受到影响。 2.光照 大棚的采光面大,所以棚内光质、光照强度及光照时数基本上能满足需要。棚内光照状况 因季节、天气、时间、覆盖方式、薄膜质量及使用情况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垂直光照差别为:高处照度强,下部照度弱,棚架越高,下层的光照强度越弱。 水平照度差异为:南北延长的大棚东侧照度为29.1%,中部为28%,西侧29%,光差仅 1%,东西延长的大棚,南侧50%,北侧为30%,不如南北延长的大棚光照均匀。 由于建棚所用的材料不同,钢架大棚受光条件较好,仅比露地减少28%:竹木结构棚立 柱多,遮阳面大,受光量减少37.5%。棚架材料越粗大,棚顶结构越复杂,遮阳面积就越 大。 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因质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好的薄膜透光率可达90%,一般为 80%一85%,较差的仅为70%左右。使用过程中老化变质、灰尘和水滴的污染,会大大降低 透光率。 3.湿度 由于薄膜气密性强,当棚内土壤水分蒸发、蔬菜蒸腾作用加强时,水分难以逸出,常使棚 内空气湿度很高。若不进行通风,白天棚内相对湿度为80%一90%,夜间常达100%,呈现饱 和状态。 湿度的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晴天、有风相对湿度低,阴天、雨(雪)天 相对湿度显著上升。空气湿度大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因此,大棚内必须通风排湿、中耕、灌 水,防止出现高温多湿、低温多湿等现象。大棚内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为50%一 60%,夜间为80%左右。 (四)塑料大棚的应用 塑料大棚主要用作园艺作物的冬春季和夏季育苗:蔬菜花木的春提早、秋延后栽培或从春 到秋的长季节栽培(南方地区夏季去掉裙膜,换上防虫网,再覆盖遮阳网):果树的促成、避雨 栽培
再转向西侧,所以,上午棚东侧温度高,中午棚顶和南侧高,下午西侧稍高,差值一般在 1℃ 左右。棚内上下部温度,白天棚顶一般高于底部和地面 3-4C,而夜间正相反,土壤深层高于 地表 2—4C,四周温度较低。 (2)地温 一天中棚内最高地温比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晚 2h,最低地温也比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晚 2h。 棚内土壤温度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季节和天气外,又因棚的大小、覆盖保温状况、施 肥、中耕、灌水、通风及地膜覆盖等因素而受到影响。 2.光照 大棚的采光面大,所以棚内光质、光照强度及光照时数基本上能满足需要。棚内光照状况 因季节、天气、时间、覆盖方式、薄膜质量及使用情况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垂直光照差别为:高处照度强,下部照度弱,棚架越高,下层的光照强度越弱。 水平照度差异为:南北延长的大棚东侧照度为 29.1%,中部为 28%,西侧 29%,光差仅 1%,东西延长的大棚,南侧 50%,北侧为 30%,不如南北延长的大棚光照均匀。 由于建棚所用的材料不同,钢架大棚受光条件较好,仅比露地减少 28%;竹木结构棚立 柱多,遮阳面大,受光量减少 37.5%。棚架材料越粗大,棚顶结构越复杂,遮阳面积就越 大。 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因质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好的薄膜透光率可达 90%,一般为 80%一 85%,较差的仅为 70%左右。使用过程中老化变质、灰尘和水滴的污染,会大大降低 透光率。 3.湿度 由于薄膜气密性强,当棚内土壤水分蒸发、蔬菜蒸腾作用加强时,水分难以逸出,常使棚 内空气湿度很高。若不进行通风,白天棚内相对湿度为 80%-90%,夜间常达 100%,呈现饱 和状态。 湿度的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晴天、有风相对湿度低,阴天、雨(雪)天 相对湿度显著上升。空气湿度大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因此,大棚内必须通风排湿、中耕、灌 水,防止出现高温多湿、低温多湿等现象。大棚内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为 50%一 60%,夜间为 80%左右。 (四)塑料大棚的应用 塑料大棚主要用作园艺作物的冬春季和夏季育苗;蔬菜花木的春提早、秋延后栽培或从春 到秋的长季节栽培(南方地区夏季去掉裙膜,换上防虫网,再覆盖遮阳网);果树的促成、避雨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