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超滤 1、原理 2、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 3、应用
二、超滤 1、原理 2、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 3、应用
1、原理 ■与反渗透一样是在压力差下工作,但由于膜孔较 大,无渗透压,可在较低压力下工作。一般几公斤。 分离机理:小孔筛分作用。一般以截留分子量来表 示孔径特征,此外也与物质形状和性质有关。 分离范围:截留分子量1000-100000的物质,如 细菌、蛋白质、颜料、油类等 ■膜组件形式与反渗透类似。但既有有机膜,也有无 机膜
1、原理 与反渗透一样是在压力差下工作,但由于膜孔较 大,无渗透压,可在较低压力下工作。一般几公斤。 分离机理:小孔筛分作用。一般以截留分子量来表 示孔径特征,此外也与物质形状和性质有关。 分离范围:截留分子量1000-1000000的物质,如 细菌、蛋白质、颜料、油类等 膜组件形式与反渗透类似。但既有有机膜,也有无 机膜
2、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 ■在膜分离过程中,大分子 溶质被膜所截留并不断累 积在膜表面上,使溶质在 膜面处的浓度Cm高于主体0 溶液中的浓度C,从而形 成浓度差CnCb,并促使 溶质的反向扩散。这种现 象称为浓差极化
2、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 在膜分离过程中,大分子 溶质被膜所截留并不断累 积在膜表面上,使溶质在 膜面处的浓度Cm高于主体 溶液中的浓度Cb,从而形 成浓度差Cm-Cb,并促使 溶质的反向扩散。这种现 象称为浓差极化。 δm Cb Cm
=KIn :水通量K:传质系数=D/6m 当Cn增加到C时,膜面大分子物质生成凝胶层。 旦凝胶层形成,透水量并不因压力的增加而 增加。 △P Rn膜阻力;Ra:凝胶层阻力
Jw:水通量 K:传质系数 =D/δm 当Cm增加到Cg时,膜面大分子物质生成凝胶层。 一旦凝胶层形成,透水量并不因压力的增加而 增加。 b m w C C J = K ln m g w R R P J + Δ = Rm:膜阻力; Rg:凝胶层阻力
■减缓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 (1)提高料液流速,增加膜面的紊动程度; ■(2)对膜面不断清洗; ■(3)控制料液浓度
减缓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 (1)提高料液流速,增加膜面的紊动程度; (2)对膜面不断清洗; (3)控制料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