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圯上敬履
一五 圯上敬履
口一、关于作者 囗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生在汉景帝 中元五年(前145),一种认为他生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 135)。第二种说法一般认为更妥。卒年不能确定,但是汉武 帝征和三年(前90)以后,他就没有什么活动了。他可能逝世 于武帝末年和昭帝初年,活了50多岁。他的一生是和汉武帝相 终始的。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史官家庭。其父司马谈, 做过30余年的太史令。司马谈学识渊博,他曾“学天官于唐都, 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他的《论六家要旨》批判 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充分肯定了道家。《史记》 有关诸子的评价,不少保留了他的观点。司马谈逝世时嘱司马 迁要做第二个孔子,写第二部《春秋》,这正是司马迁矢志写 《史记》的动力
一、关于作者 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生在汉景帝 中元五年(前145),一种认为他生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 135)。第二种说法一般认为更妥。卒年不能确定,但是汉武 帝征和三年(前90)以后,他就没有什么活动了。他可能逝世 于武帝末年和昭帝初年,活了50多岁。他的一生是和汉武帝相 终始的。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史官家庭。其父司马谈, 做过30余年的太史令。司马谈学识渊博,他曾“学天官于唐都, 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他的《论六家要旨》批判 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充分肯定了道家。《史记》 有关诸子的评价,不少保留了他的观点。司马谈逝世时嘱司马 迁要做第二个孔子,写第二部《春秋》,这正是司马迁矢志写 《史记》的动力
口司马迁10岁学“古文”,曾向孔安国学习《尚书》,从董仲舒 学习公羊派《春秋》,从中获取的学术滋养对他后来修《史记》 起到了奠基作用。司马迁20岁开始漫游,出武关,经南阳,渡 江到了长沙,吊屈原沉江遗迹;东南游会稽,谙勾践卧薪尝胆 故事,北到淮阳,搜寻韩信拜帅传说;又北上齐鲁,熟悉孔庙 的车服礼器;辗转到徐州,考察楚汉相争的战场;归途在大梁, 看了信陵君的史迹;入登封凭吊了传说中的许由。此次漫游 使他眼界大开,见识陡长,为修史积累了重要材料。此后他入 仕,做郎中,24岁曾侍武帝到西北的扶风、平凉、崆峒,搜集 了一些关于黄帝的传说。25岁又奉使巴、蜀、滇,27岁随武帝 在泰山封禅,后又随武帝东到海上,北至碣石,巡辽西,历九 原。这段经历使他又为修《史记》积累了极其宝贵的材料
司马迁10岁学“古文”,曾向孔安国学习《尚书》,从董仲舒 学习公羊派《春秋》,从中获取的学术滋养对他后来修《史记》 起到了奠基作用。司马迁20岁开始漫游,出武关,经南阳,渡 江到了长沙,吊屈原沉江遗迹;东南游会稽,谙勾践卧薪尝胆 故事,北到淮阳,搜寻韩信拜帅传说;又北上齐鲁,熟悉孔庙 的车服礼器;辗转到徐州,考察楚汉相争的战场;归途在大梁, 看了信陵君的史迹;入登封凭吊了传说中的许由。此次漫游, 使他眼界大开,见识陡长,为修史积累了重要材料。此后他入 仕,做郎中,24岁曾侍武帝到西北的扶风、平凉、崆峒,搜集 了一些关于黄帝的传说。25岁又奉使巴、蜀、滇,27岁随武帝 在泰山封禅,后又随武帝东到海上,北至碣石,巡辽西,历九 原。这段经历使他又为修《史记》积累了极其宝贵的材料
口司马迁28岁做太史令,32岁即太初元年着手写《史记》。正当 他潜心修史的时候,汉武帝却认为他替李陵辩护,处以腐刑。 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写作,“就极刑而无愠色”。囹圄的磨 难使司马迁对汉朝刑法,武帝的统治,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因此《酷吏列传》才能讥讽封建社会的刑吏入木三分。司马迁 出狱后,做了中书令,他又随从武帝到各地巡视。45岁写了 《报任安书》这篇著名的文章。这前后又写了《悲士不遇赋》 抒发了受腐刑后的愤激情绪。46岁写了《匈奴列传》,据王国 维考证,这是可信的最晚出自司马迁手笔的一篇。伟大史学家 的一生是个悲剧。司马迁忠于封建阶级,希望巩固封建制度 结果却被封建制度残害了。因此,他怀着愤懑和不平来揭露封 建社会。他的爱憎、思想、学说及个人操守,都集中体现在他 的伟大著作《史记》中。《史记》是他的魂,是一部伟大的悲 剧
司马迁28岁做太史令,32岁即太初元年着手写《史记》。正当 他潜心修史的时候,汉武帝却认为他替李陵辩护,处以腐刑。 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写作,“就极刑而无愠色”。囹圄的磨 难使司马迁对汉朝刑法,武帝的统治,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因此《酷吏列传》才能讥讽封建社会的刑吏入木三分。司马迁 出狱后,做了中书令,他又随从武帝到各地巡视。45岁写了 《报任安书》这篇著名的文章。这前后又写了《悲士不遇赋》, 抒发了受腐刑后的愤激情绪。46岁写了《匈奴列传》,据王国 维考证,这是可信的最晚出自司马迁手笔的一篇。伟大史学家 的一生是个悲剧。司马迁忠于封建阶级,希望巩固封建制度, 结果却被封建制度残害了。因此,他怀着愤懑和不平来揭露封 建社会。他的爱憎、思想、学说及个人操守,都集中体现在他 的伟大著作《史记》中。《史记》是他的魂,是一部伟大的悲 剧
口二、关于《史记》 口《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分为十二本纪、十表 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按帝王 的世代顺序记叙的政治军事等天下大事。表,是历代帝王和诸 侯国的政治军事大事的排列。书,叙述各种制度沿革,涉及经 济、文化、天文、历法等。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朝有功 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起过特殊作用和社会阶层代表人 物的传记。这五种不同的体例相互配合补充,构成了《史记》 全书的整体结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 明确提出了自己写《史记》的目的,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关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分为十二本纪、十表、 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按帝王 的世代顺序记叙的政治军事等天下大事。表,是历代帝王和诸 侯国的政治军事大事的排列。书,叙述各种制度沿革,涉及经 济、文化、天文、历法等。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朝有功 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起过特殊作用和社会阶层代表人 物的传记。这五种不同的体例相互配合补充,构成了《史记》 全书的整体结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 明确提出了自己写《史记》的目的,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成一家之言”